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康有为是戊戌变法运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提出了一整套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为实现这一主张采取了符合时代和其阶级特点的策略。这体现了康有为(     
A.得到了统治者支持B.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C.建立了严密的组织D.爱国革新的政治抱负
2024-05-13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2 . 两汉期间,天子数次出面干预学术,宣帝召开“石渠阁会议”,章帝召开“白虎观经学大会”,以皇帝的名义统一经义。据此可知,当时(     
A.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B.儒学意识形态化确立
C.专制政治的不断强化D.思想文化政策较宽松
2024-05-13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3 . 据《史记·晋世家》记载:“文公修政,施惠百姓。赏从亡者及功臣,大者封邑,小者尊爵。”而秦国以军功赐爵受田的做法更是打破了世禄、世业的传统秩序,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这反映出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建立B.社会阶层的新变化
C.官僚政治产生发展D.世卿世禄制度确立
2024-05-11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广西河池市普通高中毕业班适应性模拟测试 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在一些古希腊雕塑中,人物极度扭曲的身体表现出十分痛苦,或垂着头,或挣扎,或奄奄一息,但还是在做最后的抗争,并没有就此屈服,强烈的反差、瞬间的描写,完美体现悲剧色彩。由此可见,古希腊雕塑(     
A.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B.通常取材于神话故事
C.借鉴了东方艺术风格D.真实反映了社会现实
5 . “下南洋”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代,一直到明清时期才呈现大规模的迁徙潮。“下南洋”的华人与华侨或工或商,胼手胝足,打下了华人的一片天地。这客观上(     
A.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B.解决了明清的人地矛盾
C.为中国带来巨额收益D.促进中国江南地区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如图的雕刻表现了波斯帝国统治下的臣民向统治者纳贡的情景:赶着两只羊的是亚述人;他们身后的两位是希腊人,手里捧着的可能是某种手工业产品;最后那位是埃兰人,抱着一头幼鲁。据此可推知(     

A.帝国统治促进了文明交流B.君权神授思想深入人心
C.统治者重视保护私有财产D.帝国重视发展对外贸易
2024-04-2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罗马帝国的发展历程中,日耳曼民族居住在帝国北疆,莱茵河以东地区,在历史上与罗马帝国互动频繁。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2世纪罗马人与日耳受人冲突(浮雕)

材料二   “他们中间没有私有的、划开的土地……他们不大吃粮食,生活大部分都依靠乳类和家畜,特别着重打猎。”“日耳曼人是令人生畏的战士,他们觉得:可以用流血的方式获取的东西,如果以流汗的方式得之,未免太文弱无能了……小事由首帅们商议;大事则由全部落议决,如果人民不满意他的意见,就报之以喷喷的叹息声……他们天性纯朴,没有感染奸巧机诈,善待他人。”

——滴编自(古罗马)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1)指出两则材料在史料类型上的差异。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耳曼民族的特点。
2024-04-19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佛陀曾教化其门下弟子:“比丘们,出家人不可以追求两种极端。其一,纵情五欲享乐以贪爱为事。其二,过度自我折磨以苦行自虐,这是徒增痛苦之行。”由此可知,佛教提倡(     
A.众生平等B.禁欲苦行C.因果轮回D.持之有度
2024-04-19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8世纪,一系列的发明带来了一种新生产方式——工厂制度的产生。这些发明的丰富性和多样化几乎使我们难以——详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三个原则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第一个原则就是以机器——快速、规则、准确而且不知疲倦—替代人的技能和努力;第二个原则就是用没有生命的动力资源替代有生命的动力资源,特别是引进了能够将热转化为功的发动机,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并且几乎是无限的能源供应渠道;第三个原则是大量使用新的并且更加丰富的原材料,特别是用矿物资源替代了植物或者动物资源。这些改良就构成了工业革命,它们使人类的劳动生产率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而且凭借着这种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人均收入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工业革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它也改变了国内、国家之间以及文明之间政治力量的平衡,使社会秩序革命化;而且大幅度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摘编自H-J哈巴库克M·M·波斯坦主编《剑桥欧洲经济史》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达清晰)
2024-04-19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耳其人的劫夺、海盗、从商船、商队和市场而来的苛捐杂税,都使东部地中海的商业发生危机…西欧各国的商人和航海家,开始愈益关心来寻找一条绕过阿拉伯人并避过土耳其领土的通往印度的新航路。发展后的欧洲商业经济,需要更多的贵金属,黄金和白银,对于欧洲的封建领主和正在成长的资产阶级,愈益成为经济目标所必不可少之物……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二   

——摘编自《哥伦布之梦》萨尔瓦多·达利1958年

材料三   价格革命在欧洲具有重大的社会后果。由于价格革命,新兴的工商业阶级,以及与市场有关的大地主与富农,都占了便宜。反之,工人们因食用品价格的高涨,大大吃亏了…地主、领主,从自己佃户或租户收取传统的封建地租(货币形态)者,其实际收入数额也大大减少。

——节选自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2)假如你要研究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请你辨析一下材料一、二的史料价值。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对“价格革命推动欧洲社会转型”进行阐释。
2024-04-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十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