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7 道试题
1 . 徽州《湾里裴氏宗谱》卷二“鹤山图记” 中记载:“鹤山之阳黔北之胜地也……惟裴氏相其宜,度其原,卜筑于是,以为发祥之地。”这表明村落的规划注重(     
A.宗法礼制B.宗教信仰
C.自然环境D.防御意识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2年11月7日,北京市文物局、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办公室主办的“数字传承,链接未来”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50周年主题活动拉开帷幕,此活动分别展现了几代人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保护、创新与传承的故事,同时一系列数字化成果也于当天发布。该活动旨在(   
A.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推动文化遗产和数字化的融合
C.建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D.确保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申报》的媒介影响力在国统区屈指可数,西安事变发生后,《申报》进行了跟踪报道。以抗战爆发为节点,国统区的社会舆论对西安事变态度亦迥然相异: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及国统区民众对西安事变持否定态度;抗战爆发后,西安事变在舆论中成为促进民族统一与团结的转折点。而在1949年5月27日终刊前的5月1日,《申报》最后一次提及西安事变:“中共至是,已穷无所之,又另为一次之阴谋,用抗日号召为烟幕,以煽动西安事变,卒赖全国民众之维护蒋委员长,始得还都主政,然后抗战,准备工作,未至中断。”然而,此时的《申报》影响力已大不如往昔,对中共的各种谩骂只是苟延残喘而已。

——摘编自单明明《西安事变在国统区的影响分析》


(1)根据材料,概括《申报》在不同时期对西安事变的态度,并说明造成态度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2023-02-17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朝南迁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南宋的建立,使政治重心南移,加快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同时,人口的大规模南迁使得中国古代文化的重心也随之南移,深刻地影响了此后的南北格局。毫无疑问,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影响深远,并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和最终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二   宋朝南迁之后,以岳飞为代表的汉族政权优 秀将领一直都在进行着收复失地的战斗。“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体现了汉民族抵抗外侵、维护统一的民族意志。南宋最终被元朝所灭,蒙古族政权战胜了汉族政权,却最终没有征服汉民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舍生取义、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紫璇《宋朝南迁对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宋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重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文化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明代小说“三言二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理想、愿望和要求.其中许多描写反映了市民们日趋膨胀的消费意识和人生态度,追逐金钱成为人们生活的重心,整个社会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促使这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       
A.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B.政府的大力倡导
C.西方学说传人的刺激D.自然经济的解体
2023-02-17更新 | 21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1636年清政府设立蒙古衙门,主要管理蒙古事务,1638年改为理藩院,负责少数民族事务,直接受皇帝领导。康熙年间,修订《理藩院则例》,用法规固定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各项措施。这表明(       
A.少数民族地区自主权扩大B.清政府对民族关系的重视
C.清朝中央机构的日益完善D.民族平等互惠原则的实现
2023-02-1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明朝时期,土司赴京城朝贡被看作是一种荣耀,土司用马和各地特产朝贡,能获得当地没有的物品,还有丰厚的经济回报,朝廷认可是其继续统治的基础。可见,明朝的土司制度(       
A.导致明朝出现了财政危机B.是当时民族交往主要方式
C.促进了多民族国家的形成D.利于巩固边疆地区的统治
8 . 安史之乱爆发后,朝廷失去了对东北部大部分地区的控制权,那些原忠于朝廷的藩镇也不再将大量钱粮上缴长安,朝廷只能依靠富裕的南方提供的补给勉力维持。正如杜牧所述,“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这说明(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藩镇割据加重农民负担
C.唐朝财政已经入不敷出D.南方经济地位不断提升
2023-02-17更新 | 12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考古工作者在规模宏大的良渚遗址群出土了大批精美的良诸玉器,上面雕刻着千篇一律、此前文化不曾出现过的神人兽面纹神微(如下图),该神微体现了良渚文化中神秘的信仰崇拜。这一现象说明良渚文化(       
A.社会生活复杂丰富B.以使用玉器为主要的特征
C.统一宗教意识形成D.是神权与王权的紧密结合
2023-02-1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河池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在中世纪时期,法国.德国两个国家却走上了完全不同的道路,一个走向了统一,另一个却走向了分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国德国
王权自卡佩王朝(987~1328年)开始确止王位世袭制,历代法王都不必担心自己死后王权会落到其他家族的手中神圣罗马帝国采敢的“君主选举制"导致帝国长期陷于分裂局面。在该制度下,幸国中的强大势力并非是幸国皇帝,而是拥有选举并成为帝国皇帝的大贵族
语言在法兰西民族国家形成的基础上,法语迅速发展起来,逐步在各个领域排挤掉拉丁语,1539年规定,必须用法语来撰写各种司法文件,这就宣告了法语为国语。民族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宗教战争导致德语几乎成为人们所不齿的语言.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在欧洲大陆占了优势,不知不觉中法语成为德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德语与拉丁语的较量也持续了很长时间,在科学界,长期是拉丁语的天下。

——摘编自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


联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法德两国不同的发展道路自拟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