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09 道试题
1 . 16世纪中期他在意大利时,曾经质疑过托勒密的理论;回到波兰后继续在天主教教会担任职务。他不敢攻击托勒密的理论,但在研究、思索与创作中,提出一项带有革命性的结论。这个结论是(     
A.任何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B.地球周围一切天体被地球重力所吸引
C.行星体系的核心是太阳而非地球D.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
2 . 《哈佛中国史》指出,“清朝赔上民族国家理应有的主权对于一个“追赶性工业化'的帝国来说,这造成了无法设置保护性关税来扶植新兴工业的严重后果”。这突出反映了(     
A.《南京条约》妨碍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B.《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遭到严重侵犯
C.《马关条约》使列强获取掠夺工矿之利D.《辛丑条约》标志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
3 . 下表为不同时期学者关于古希腊文明起源的观点。据表分析,古希腊文明(     
时代观点
古希腊哲学家赫勒泰乌斯希腊人长期以来是埃及文明的子孙。
近代哲学家黑格尔东方世界是希腊世界的基础。
现代学者乔治·萨顿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
A.滞后于东方古国文明B.是古埃及和苏美尔文明分枝
C.成为欧洲文明的源头D.得益于人类早期文明的交流
材料分析题 | 困难(0.1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时间

影响较大的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五月(1043年)

王伦领导的沂州(今山东)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八月(1043年)

张海、郭邈山等领导的京西路、陕南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三年十月(1043年)

邵兴领导京西路光化军和农民起义

仁宗庆历七年十一月(1047年)

王则领导河北东路贝州士兵和农民起义

——摘编自赵继颜《北宋仁宗时期的农民起义》

材料二 在王安石变法实施初期,苏轼就指出,骤行新法“其进锐者其退速”,欲速则不达,因此需要徐徐图之。再次,派遣专使推行新法,“事少而员多”,增加了冗员和冗费,“人轻而权重”,更是容易滋生弊端。苏轼经过长期实地考察,于元祐元年(1086年),写了《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他在奏状中说:“熙宁以来,行青苗、免役二法,至今二十余年,法日益弊,刑日益烦,盗日益炽,田日益贱,谷帛日益轻,细数其害,有不可胜言者。”因此,他建议朝廷“所有已请过钱斛,候丰熟日,分作五年十料(即十批、十次)随二税送纳。或乞圣慈念其累岁出息已多,自第四等以下人户,并与放免”。即是说,废除《青苗法》后,农民所欠官府的钱粮,允许分期分批归还,四等以下的贫困户应该全免。

——改编自莹光《苏轼为什么反对王安石变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中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苏轼对王安石变法的看法。
5 . 汉景帝采用晁错的《削藩策》,先后下诏削夺依托冶铁、铸钱、煮盐致富的楚、赵等诸侯国的封地。吴王刘濞就联合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等刘姓宗室诸侯王,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平定这次叛乱(     
A.为盐铁官营创造了条件B.增强了朝廷军队战斗力
C.出于“惩亡秦孤立之败”D.奠定了文景之治的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表中的唐诗作为史料,可以用来印证唐玄宗统治后期(     
诗句出处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杜甫《兵车行》
负薪老翁往北州,北望乡关生客愁。自言老翁有三子,两人已向黄沙死……在生本求多子孙,及有谁知更辛苦。近传天子尊武臣,强兵直欲静胡尘张谓《代北州老翁答》
注:张谓为天宝二年(743年)进士,生卒年不详。
A.边疆形势的严峻B.租庸调制的瓦解C.民族政策的开明D.藩镇割据的加剧
2023-10-09更新 | 132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下图漫画是布律泰尔的《嗤之以鼻》。漫画表现的是巴黎公社成员对威胁着自己的危险,采取了漠不关心、嗤之以鼻的态度。这一漫画反映出巴黎公社(     
   
     《嗤之以鼻》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B.践行了无产阶级专政思想
C.革命斗争策略存在失误D.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精神
2023-10-09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菁师联盟)榆林市靖边中学、绥德中学、府谷中学2024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他采用马谡“心战为上,兵战为下”的建议,严明军纪,不许烧杀欺辱当地少数民族。诸葛亮和夷族酋帅孟获作战,七擒七纵,直到孟获心服口服地说“南人不复反矣”。局面平定后,“皆即其渠帅(首领)而用之”,不留兵不置官。以下对诸葛亮处理民族问题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取得了对于孙吴的军事优势   ②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民族政策
③促进了西南地区的民族交融   ④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52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国家工作人员范围内实施公费医疗制度。该制度实行辖区管理,一般由区县政府统筹、审核和监督使用各单位的公费医疗经费。公费医疗保障的主要对象是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离退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残废军人,高校在校学生。与此同时,根据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逐步实行劳动保险制度的规定,针对城市企业职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劳保医疗制度,以解决工人的医疗保健问题。这种初级水平的医疗保障制度使得城镇劳动者第一次真正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的待遇。但在整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镇医疗保障也没有实现全覆盖,享有医保的城镇人口很可能在70%左右。

——摘编自邹长青、田月等《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的历史演进(19491978年)--兼论医疗保障政策史》


(1)根据材料,概括新中国医疗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实施医疗保障制度的意义。
10 . 习近平主席在非洲访问时,用“真、实、亲、诚”来表达中非之间以义至上的传统友谊;在韩国的演讲,则强调要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思想观念来妥善处理国际关系;访问蒙古国时,指出:“中国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坚持正确义利观,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以上材料说明了(       
A.我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我国致力于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C.我国把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作为外交工作的首要任务
D.我国把与发展中国家合作作为全方位对外开放策略的一部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