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71 道试题
1 . 北宋欧阳修认为,“窃以国家取士之制,比于前世、最号至公。盖累圣留心,讲求曲尽,以谓王者无外,天下一家,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各糊名、誊录”而考之,使主司莫知为何方之人、谁氏之子,不得有所憎爱薄厚于其间。这说明(     
A.宋科举制相较前代更加严苛B.宋科举制选拔人才品质更高
C.科举制在宋朝发生质的变化D.宋科举制在选官上更加公平
2024-05-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2 . 诗是唐朝最文雅、最时尚的事,上至帝王公卿,下到平民百姓,旁及僧、道,各个阶层的人都喜欢诗。从皇宫到酒巷,一首好诗到处流传。初出茅庐,为了被人赏识递上自荐诗。离别了,好友来相送,留下一首感念诗,抒发感情最好的形式就是作诗。喝酒喝美了要作诗,喝茶喝舒服了也要作诗。这反映出(     
A.诗歌在唐朝发展到鼎盛时期B.唐诗成为当时流行的文学体裁
C.唐诗因统治者喜爱而广受传播D.唐朝涌现出很多优秀的诗人
2024-05-1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3 .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主张为政以德、实行仁政、轻徭薄赋,强调“礼法并施”,法家思想主张实行法治、赏罚分明、以法为师、以吏为师,从本质上来看他们的主张(     
A.法家思想更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B.儒家思想更符合当时统治者的诉求
C.儒家思想的仁政理念符合民众的要求
D.都为了服务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
2024-05-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4 . 私有财产的出现和阶级分化是原始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重要标志。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用来作为私有财产已出现证据的是(     
A.马家窑遗址中有较多种类彩陶的出现
B.仰韶文化多人合葬墓随葬品有陶钵、陶罐、骨器等
C.单人墓随葬品有陶器、石磬、玉钺等百余件
D.马厂文化遗址中出现大量动物骨骼
2024-05-12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5 . 19世纪后期以来,英国内阁的决策权日益增强,议会对政府的议案很难加以否决或修改。据统计,在1906年之前的20年内,议会只通过了九次针对政府议案的修正案。有人戏称,议会成了内阁的御用议事会。这一现象反映了(     
A.内阁逐渐走向集权B.内阁议会改革效果明显
C.政党政治渐趋成熟D.议会体制尚未完全建立
2024-05-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定西市高三下学期诊断模拟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在古巴导弹危机之后说:“没有苏美之间的相互谅解,就不能解决任何一个国际冲突,不能就任何一个重要国际问题达成协议……如果苏联和美国共同努力来调解,初起的战争火苗就会熄灭,紧张局势就会走向和平。”这表明当时的苏联(     
A.成为匹敌美国的超级大国B.谋求与美国实现合作共赢
C.放弃与美国争夺军事优势D.力图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末清初,在儒生明确意识到理学和心学的缺陷时,吸收外部思想资源就成为必要,格致之学由此勃兴,成为广泛引进西方科技知识的载体。而明末清初西方科技被译作“格致”,正可作为其标志。从1902年起,中国出现了一股放弃“格致”而改用“科学”的潮流。下图所示为1894年至1915年报刊言论中“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和“科学”的使用次数。

——摘编自金观涛《观念史研究》

材料二   19011902年出版的严复译作《原富》一书中,开始出现了“格致”“格物”和“科学”三词并用的现象。对这三个概念的分别使用,体现了严复对这三个概念的不同认识:“格致”和“格物”主要指代物理、化学等具体的自然科学,而“科学”则指向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内的各门理论学科。严复在为《群学肆言》作序时,就提出了“群学何?用科学之律令,察民群之变端,以明既往,测方来也”。这表明他主张将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运用于社会问题的研究,严复还认为政治学也应该被纳入科学的范畴。

——摘编自郑军《从“格致”到“科学”——近代国人科学观的演进》

材料三   中国人对“科学”所作的最早的权威性界说,见之于任鸿隽的文章。1915年,他在《科学》杂志的第一篇文章中说:“科学者,智识而有统系之大命。就广义言之,凡智识之分别部居,以类相从,井然独绎一事物者,皆得谓之科学。自狭义言之,则智识之关于某一现象,其推理重实验,其察物有条贯,而又能分别关联抽举其大例者,谓之科学。”至此,科学在中国,终于被确定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社会现象的变化规律的系统学问;而科学的地位,也得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认同,被安放在神圣的学术殿堂里了。

——摘编自李双璧《从“格致”到“科学”:中国近代科技观的演变轨迹》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以来报刊言论中“科学”相对于“格致”(包括格物与致知)使用次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一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国人科学观演进的影响。
8 . 如图所示为1893—1920年生产资料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甘肃庆阳南佐遗址是一处距今5200—4600年的仰韶文化聚落遗址,出土了陶器残片及石斧、石刀、纺轮、骨笄、匕、镞、针等。陶器主要有平沿小口尖底瓶、宽平沿盆、盘、罐、缸、瓮等。通常在宽沿盆内会画着各种图案。陶器纹饰则多为横篮纹和绳纹,有少量为方格纹。这些物品可用来研究当时南佐地区(     
A.生活方式和文明风貌B.文明的对外辐射范围
C.社会等级秩序的确立D.早期国家的政治形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启蒙思想家们将可能作恶的权力称为“无赖”“非天使”“有限理性”等,核心指向一点:即权力领域充满危险和变数,统治者的道德、人品并不可靠。为此,他们主张(     
A.推翻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的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进行权力制约D.削弱中央权力,实现公民自治
2024-04-27更新 | 118次组卷 | 63卷引用:甘肃省通渭县第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