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4 道试题
1 . 《唐六典》,旧题唐玄宗撰、李林甫等注,实际参编的有张说、张九龄等多位高官,历时16年编纂完成,是现存最古老的国家行政组织法规专著。全书近三十万字,对唐初至开元官制建置沿革、周秦至唐以前诸制渊源,记载颇为详细。由此可知,该著作(     
A.兼具法学意义和史料价值B.以秦汉法制为隋唐律令蓝本
C.强调刑罚和教化并驾齐驱D.得益于君臣平等地参与创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尚书·禹贡》是战国时期托名大禹的一篇地理著作。文中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如图)并分成九个等级:雍州上上,徐州上中,青州上下,豫州中上,冀州中,兖州中下,梁州下上,荆州下中,扬州下下。据此分析,《尚书·禹贡》对以下哪种说法的史料价值最大
A.西周时期以都城为中心的分等级统治体制
B.“州”作为行政区划的历史开端
C.战国时期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统一观念
D.大禹时代的国家疆域及行政区划
3 . 1954年5月24日,世界和平理事会柏林特别会议召开,中国在这次会议上的发言稿(部分)如下表。作为中国外交关系的史料,其价值在于(     
主要内容
第一条着重指出日内瓦会议上两条道路的斗争,即我方的道路是和平的道路,而美方的道路是战争的道路
第二条着重揭露美国在日内瓦会议中的两面派手法,即一面在会内进行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的谈判,另一面又在会外加紧进行法务读判和组织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
第三条着重宣传我方真诚感意和平协商解决亚洲问题,强调亚洲各国要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及和平类处的原则上建主亚洲各国人民的集体安全

A.反映出中国外交始终以联合国为中心B.体现出中国致力于维护亚非国家的团结
C.用于印证中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揭示出建国初期中国外交的革命性特征
2022-08-27更新 | 59次组卷 | 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西汉初期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许多农民背井离乡、流离失所,成为流民,这沉重地打击了西汉农业的发展。另外,在小农经济的历史背景下,人类生产力水平很低,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也较低,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十分依赖自然而又受制于自然。同时,一些商人为了发财致富,趁着资源紧缺而囤积物资,并利用自己拥有的财产大肆兼并土地,从而影响社会秩序。西汉时期,汉武帝大力推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其目的之一就是让“鄙夷商人”成为深入人心的思想,从而加强国家对私营工商业的控制。

——摘编自张丽慧、郭家慧《“重农抑商”背景下西汉农业商业的发展》

材料二

在元杂剧《东堂老》中,富商赵国器在临终前将他的儿子扬州奴托付给好友李实(东堂老),但扬州奴在父亲死后肆意挥霍,把家财败光,最终沦为乞丐。之后因艰苦生活的磨练,他痛改前非,变得勤俭刻苦。最后,东堂老把赵家的产业交还给扬州奴。诚然,剧本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扬州奴“败子回头”的故事,引出俭成奢败的教训,也表彰了东堂老的信义行为,但剧本始终贯穿着更深刻、更值得重视的思想内涵——作者对商人阶层的认可。《东堂老》这种重商、颂商思想的形成无疑与元代的经济发展有重要关联。

——摘编自戴汝庆《从<东堂老>看元代中后期对商人态度的变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朝前中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元杂剧《东堂老》对研究元代商业史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真赝杂糅,几乎无- - 书无问题;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这表明梁启超认为《诗经》
A.具有史料价值B.充满了浪漫主义情怀
C.是编年体史书D.正确评判了历史人物
2021-10-19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喀什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对下列一组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查士丁尼法典》(手抄本)

《罗马民法大全》(17世纪印刷)

皇帝查士丁尼颁布罗马法典(拉斐尔所作壁画)
A.对研究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有重要价值B.史学家研究罗马法时必须要参阅的文献史料
C.法学家的活动推动罗马法发展和进一步传播D.体现了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演变过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表反映了不同时期对商鞅变法的总体评价,这体现了
价值维度主要代表
“富强王治”法家《商君书》《韩非子》
“富国强邦”(近代)钱穆《国史大纲》、张荫麟《中国史纲》
“阶级服务”(新中国)主张变法顺应了经济变革要求
A.历史认识的阶级性B.历史评价的时代性
C.历史解释的主观性D.史料实证的复杂性
2022-03-11更新 | 414次组卷 | 1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耕织图”是中国古代表现农业生产的图画。已发现的汉代牛耕图皆位于北方州郡,南方地区尚未发现牛耕图像。这些农耕图像的题材内容从表现人力锄耕逐渐变为“徙民屯田,皆与犁牛”。嘉峪关魏晋墓室耙地图有两幅,一幅系“二牛一人式”,一幅展现了另一种播种方式:前面一妇女播撒种子,其后一男以耰(yōu)打碎土块以覆盖播撤下的种子。唐五代时期的牛耕图多数展现了“二牛一人式”的耕作方式,少数为“一牛一人式”,主要发现于陕西三原李寿墓及甘肃莫高窟等地,且数量较多。宋代是我国耕织图发展的重要时期,楼璹(shú)绘制的《耕织图》系统描绘了南方农业耕作生产的全过程,后世依照楼图临摹和翻刻者众多。清代耕织图的创作最初由帝王命宫廷画师临摹楼图作画,再由帝王亲自题写诗文,装裱成为完整的书画作品后择其优者刊刻印行,刻立石碑,形成了形态各异的“耕织图”文献,或深藏清宫、或赏赐王公、或立碑长存、或流布民间、或广传海外。

——摘编自张铭《历代<耕织图>中农业生产技术时空错位研究》


(1)根据材料,概括历代耕织图呈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耕织图对研究古代百姓日常生活的史料价值。
2021-12-27更新 | 2936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历史研究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乌市八中高三某学生在进行《近代时期迪化女中对新疆女子解放意义》的课题研究过程中,运用了多种史料(见下表),明确得出迪化女中对于推动当时新疆女子教育、抗日斗争和妇女解放都起到巨大的作用的结论。这一历史研究表明(   )
不同类型史料引用数量表
A.史料如果单一就无法得出历史结论B.史料数量越多,历史结论会越真实
C.史料多元有利于相互论证形成结论D.照片的史料价值弱于档案史料价值
2021-06-20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认为北魏改革以公元490年为分期,前一阶段是冯太后主持,后一阶段是孝文帝主持;也有学者反对这种认识,认为北魏改革具有连续性,不能把孝文帝排除在前期改革之外。据此可知
A.北魏改革措施有阶段性区别
B.北魏改革措施具有连续性
C.对同一历史事件的历史理解不同
D.史料类型决定史料证史的价值
2021-06-13更新 | 281次组卷 | 4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市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