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 . 同治五年(1866年),总理衙门派往欧洲考察的官员曾撰文盛赞:“(曼彻斯特纺织厂)棉花由弹而纺、而织、而染,皆用火轮法。总轮有四百匹马力纺纱织布,无虑千百人。织机万张,刻不停梭。”这段记载反映了(     
A.英国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B.西方开展文化侵略和策略选择
C.“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D.中国引进工业技术的舆论背景
2 . 梳理现代科技进步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本概况备注
现代科技核心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计算机:1946年美国“埃尼阿克”开启____时代
互联网:军用网络1969年美国防部建立→商业化互联网20世纪90年代实现
人工智能:20世纪50年代美科学家提出→至今机械手、机器人等生产中大量应用
航天技术:1957年____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俄美法中等
1970年东方红一号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海洋技术:
美国最先进行深海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马里亚纳海沟
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____”号载人潜水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
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新科技革命兴起背景
现代生产迅速发展根本动力
科学发展成就巨大____论量子论奠基
战争和国家间对抗客观重要因素
新科技革命特点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速度加快
科学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趋势一科学研究精细化方向
趋势一科学研究综合性方向
社会发展积极方面
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____制度逐步发展起来
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的模式
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技术可以轻松了解____与外界沟通
各种应用程序促进通信交流丰富文化生活推动____商务的发展
全媒体汇集各种渠道信息提供认识世界不同视角
人类视野新变化:交通通信网络技术普及地球成为“____
消极方面
网络犯罪、沉迷网络等;太空垃圾;生物工程伦理
对世界国际关系影响
推动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
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扩大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
第三次科技革命与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促进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50—70年代黄金时代
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
推动____产业服务业发展
推动“新经济”“____经济”90年代美国为代表
备注三次科技革命:蒸汽革命1765—1865‖____革命1865—1914‖信息革命1945—

2022-11-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现代技术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3 . 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瓦解殖民体系的概况 ,分析战后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的特点和表现     
战争概况政治文化的变化
现代战争改变世界政治文化第一次世界大战
背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程1914—1918年
结果民主自由与民族独立思想传播—①____自决原则确立
政治版图变化旧帝国解体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帝国瓦解奥匈奥斯曼德意志俄罗斯
新的国家波兰②____拉脱维亚爱沙尼亚捷斯洛伐克奥地利匈牙利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
殖民主义动摇民族民主意识觉醒
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世界殖民体系____
亚洲觉醒
中国: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越南:胡志明在法国参加了共产党,以民族解放斗争来争取国家独立
印度: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④____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
其他地区
非洲的埃及【⑤____会议是非洲觉醒的重要表现】
拉丁美洲的尼加拉瓜、墨西哥等地的民族民主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背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过程1931年局部—1939进攻波兰全面—1945年
结果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⑥____确立
政治版图变化法西斯衰败诞生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
殖民主义瓦解亚非拉经济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增强
民族民主意识增强——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瓦解
日本殖民体系解体—朝鲜独立中国收复台湾
英国殖民体系解体—英属殖民地独立浪潮
法国殖民体系解体—阿尔及利亚独立⑦____签署《埃维昂协议》承认独立
新兴民族国家文化发展新兴民族国家的新文化——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结合
印度文化——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并存呈现多样化特征
西方文化:⑧____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影响印度【学习英国中央与地方分享权力宗教与政治分离】
本土文化:崇尚甘地思想尊重宗教信仰的多样性:种姓因素仍然影响政治与社会生活
新加坡韩国——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现代东方文化
发扬儒家文化:如宽容和谐、重视教育、社会为先、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等
吸收西方文化:如⑨____技术、管理知识、竞争意识、高效率作风等
埃及文化——复兴民族文化:非洲特点的⑩____文化并带有欧洲和西亚等地的文化元素
政治:埃及成立共和国
宗教:伊斯兰教为官方宗教少数人信仰基督教等其他宗教
语言:阿拉伯语为官方语言但英语和法语也被广泛使用
文化遗产:古埃及留下的诸多名胜古迹成为埃及乃至世界的文化遗产

2023-04-20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3课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公元前4世纪末,希腊斯多亚学派在对事物的认识问题上,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城邦范畴,而是放眼于整个世界,提出应建立一个由理性所统治的世界国家,在这种国家中,“人人皆兄弟”。斯多亚学派的这一观念形成的重要背景是(     
A.亚历山大东征B.罗马帝国的扩张C.基督教的传播D.丝绸之路的开通
22-23高二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列举古代主要的商路有哪些?列举商路贸易活动推动文化交流的例子   
主要例子
欧亚商路陆上丝绸之路
地理: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欧亚大陆的商路
条件: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制造丝绸的国家;中国丝绸广受欧亚大陆其他地区欢迎
演变:汉朝开辟【公元前①____年张骞凿空西域西域分中线南线】→隋唐发展【开辟北线】→唐朝中期重要性渐趋下降【割据战乱影响】
草原丝绸之路
地理:欧洲←小亚细亚←咸海里海以北←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匈奴②____游牧西迁路线】
西南丝绸之路
地理关中平原→③____平原→云贵地区【横断山去跨越澜沧江怒江】→缅甸和印度→中亚、西亚
演变根据张骞通西域获得的信息④____派人对这条道路进行探索沟通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长期发挥重要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
背景西夏宋等政权并立西北政局不稳∥经济中心南移∥宋朝造船航海技术进步【⑤____用于航海】
演变西汉中国开辟通往印度洋海路→宋元频繁【中国与东南亚、南亚、西亚和东非建立广泛联系;广州泉州明州重要交易枢纽】→明初郑和下西洋达到⑥____峰→清朝闭关锁管逐步衰落
中西文化交流____
物质技术交流
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
漆器及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
瓷器外销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⑦____等地
精神文化交流
中医中医药知识随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
____
物质技术交流
西汉获得大宛国“汗血马”同时引进优良饲草苜蓿,以及葡萄等水果
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的如胡桃、胡瓜、胡葱、胡椒、胡萝卜等
中亚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
棉花陆海两个渠道传入中国宋元成为重要⑧____作物
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
精神文化交流
宗教佛教⑨____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佛教汉朝从印度经中亚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影响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丝绸之路沿线佛教石窟融汇东西艺术风格的瑰宝】
艺术中亚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

2023-04-20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课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邓小平在会见基辛格时说,“在建立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基础上的旧秩序”,使得“贫国与富国的差距越来越大”。而“新的政治秩序就是要结束霸权主义,实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经得住考验的不是霸权政治,不是集团政治,而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只有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才能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使它同国际经济新秩序相适应”。

——摘编自罗昱《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

材料二   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全球殖民体系土崩瓦解,发展中国家作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逐渐崛起……西方列强不甘心将殖民利益拱手相让,不断打压发展中国家……因此,加强相互间的团结合作,反对新老殖民主义,捍卫民族独立,维护世界和平与合作,既是亚非独立国家的迫切愿望,也是万隆会议召开的根本宗旨。

——摘编自余建华《万隆会议与中国亚非外交》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提出并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必要性。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万隆会议召开的背景,并指出中国对万隆会议的贡献。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中国初期外交的认识。
7 . “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易其俗,劝民耕农利土。"材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     
A.背景B.目的C.内容D.影响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部刺史奉诏条察州,惟一条察强宗豪右,其五条皆察二千石。(张敞)拜冀州刺史,既到部,而广川王国群辈不道,贼发不得,敞围王宫搜得之,捕格断头,悬王宫门外。因劾奏广川王削其户。盖自贾谊自文帝时已虑诸国难制,吴楚反后防禁益严,部刺史总率一州,总以此为要务。

——摘编自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材料二   益州刺史王襄欲宣风化于众庶,闻王褒有俊材,请与相见,使褒作《中和》《乐职》《宣布》诗,选好事者令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

(何)武为刺史,二千石有罪,应时举奏,其余贤与不肖敬之如一,是以郡国各重其守相,州中清平。行部必先即学宫见诸生,试其诵论,问以得失,然后入传舍,出记问垦田顷亩、五谷美恶,已乃见二千石,以为常。

——摘编自班固《汉书》


(1)根据材料,概括刺史的职责并说明其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刺史制度建立的背景并归纳其性质。
2023-03-0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获得独立的北美人民在以开拓者的姿态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同时,又以主人翁的身份追求政治现代化,美国政治现代化由此起步。鉴于松散的邦联无法解决国内重大问题的实际, 1787年5月25日,55名代表聚集费城,就邦联条例的修改和联邦宪法的制定等问题展开讨论,并产生了联邦宪法。后来,在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下,美国于1789年9月通过了10条宪法修正案,并将其作为联邦宪法的补充条款。联邦宪法和宪法修正案,巩固了北美人民在独立战争中争得的民主成果,构造了美国现代化的政治框架。

——摘编自吴海晶《美国政治现代化若干问题探析》

材料二   1871年建立起来的德意志帝国是普鲁士势力的放大版。其早期政治现代化进程与英、 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到一战前夕,德国在经济上已成为欧洲第 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政治上却仍然是传统的容克贵族占主导地位,资产阶级只是通过没有实权的帝国议会在参与意义上加入了统治阶级行列。总之,以普鲁士容克地主为代表 的传统统治阶级牢牢地控制着德国的政治生活。除了各种法律规定的特权外,他们还享有 许多实际特权,并在政治、行政、军事等领域占据领导职位。

——摘编自邢来顺《论德国政治现代化初期的“防御性”特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政治现代化得以起步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帝国政治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及其影响。
2023-02-02更新 | 26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平顶山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是某同学整理的“16~19世纪人口迁徙情况表(部分)”。表格中①②③处填写最恰当(     

迁入地

迁出地

时间

主要背景

美洲

欧洲

16世纪

 

非洲

16世纪

亚洲

19世纪中叶

大洋洲

欧洲

18世纪中后期

亚洲

19世纪中叶

 
A.殖民扩张 苦力贸易 开采金矿
B.黑奴贸易 苦力贸易 流放罪犯
C.殖民扩张 苦力贸易 流放罪犯
D.黑奴贸易 殖民扩张 开采金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