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26年4月,联共(布)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要求每一个党员,党内外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养成极大的责任感,节约每一个苏维埃卢布和戈比。同时,苏维埃国家尽量设法增加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实行严格的节约制度,发行公债,努力吸收居民的游资。这些举措出台的背景是(       
A.新经济政策开始全面实施B.政府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方针
C.计划经济模式已基本形成D.来自法西斯德国的威胁日益加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尧舜活动的晋南地区,出土了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陶寺都邑遗址,并在其中发现了已知最早的测日影、确定节气的天文观测设施和着意展示来自不同地区仪式用品的大型“王墓”。《尚书·尧典》对其亦有“协和万邦”“光被四表”等记载。这体现了,当时(     
A.部落战争的频现B.早期国家的萌芽C.官僚体制的确立D.多元格局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西周时,统治者提倡“敬天”“敬事上帝”,强调“四时致祭以常保天命”。但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敬鬼神而远之”,法家强调“敬上奉法”而不言“敬天”,庄子主张“时祀尽敬而不祈喜”。这一变化反映出,先秦诸子(     
A.注重关注人世现实B.沿袭西周天命思想
C.提倡融合百家精华D.着意迎合诸侯需求
4 . 从明朝后期到清朝前期,西方的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地理学和医学等逐渐传入中国。在同时期的法国,耶稣会士杜赫德根据海外传教士的书简、札记、日记中的有关材料,编写成《中华帝国全志》一书,此书涉及中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这说明该时期(     
A.殖民侵略客观上促进不同文化的碰撞B.基督教在华传播效果增强
C.文化活动依托于国家开辟的商业路线D.中西文化交流呈现双向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史学家亨利·皮朗曾写道:“天父难道没有说过罗马的存在与上帝的意志是一致的,而这对于基督教是必不可少的?教廷难道没有参照罗马的组织构架吗?难道没有使用帝国的语言吗?难道没有保留帝国的法律与文化吗?教廷的重要人物难道不是来自先前的元老院吗?”该史学家意在强调(     
A.蛮族入侵中断欧洲文明B.地中海文明具有连续性
C.罗马借助宗教进行扩张D.宗教改革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美国国家历史课程标准:世界史(节选)

5-12年级学生的世界史综述与内容
时代1人类社会的起源
时代2早期文明与游牧民族(公元前4000-前1000年)
时代3古典传统、主要宗教与伟大帝国(公元前1000- -300年 )
时代4交流与相遇的扩展性地带(300- -1000年)
时代5两半球交互作用的增强( 1000- -1500年 )
时代6第一次全球化时代的出现( 1450- -1770年)
时代7革命的时代( 1750- -1914年)
时代8半个世纪的危机与成就( 1900-1945年)
时代9 1945年 以来的20世纪:枫遇与挑战

——译编自《National Standards for World History》

(1)根据材料,指出编者进行历史分期的主要依据并说明你的判断理由。
(2)你认为将时代7命名为“革命的时代”合理吗?请结合所学知识作简要阐释。
(3)在不同史观指导下,人们会对历史产生不同认识。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对上述分期或时代主题提出一条修改意见并说明依据。
7 . “安立甘派”的托马斯·B·马考莱认为英国文化优越于印度文化,主张用英国文化取代印度文化;提拉克认为,印度的社会生活和政治统一就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得以维持的,主张继承并发扬印度文化,赋予印度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争论本质上体现了(     
A.文化殖民与民族文化复兴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B.马考莱的主张实际上是文化殖民的一种表现
C.提拉克借助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
D.英国文化侵略对印度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8 . 僧尼本应抛却俗家、割断情缘,但从唐代石刻文献可以发现,许多僧尼“崇空而不失其孝,割爱而不忘其哀”,当俗家父母去世时,僧尼会返回俗家为父母送葬。这反映了(     
A.佛教开始了中国化B.国家文化政策开明
C.儒家思想影响深刻D.理学思想成为主流
2024-05-18更新 | 180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聊城颐中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9 . 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认为,国家起源于家庭,是“主权力量对无数家庭及共同事务的公正处理”,是民族利益的集合整体;国家政权属于国王和议会,应当按照法律进行治理。据此推知,当时欧洲(     
A.法治观念深入人心B.代议制民主得到扩展
C.民族国家正在形成D.世俗王权已超越教权
2024-05-16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以下两则史料最能说明,此时边区应致力于(     

陕甘宁边区延川县禹居区三乡支部党员入党动机统计表
入党动机反对压迫改善生活莫名其妙为了抗日被宣传投机被迫
人数272917145133
百分比20%21.5%12.6%0.8%33.3%9.6%2.2%
A.加强根据地的政权建设B.开展党内马克思主义教育
C.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提高广大农民的政治觉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