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0 道试题
1 . 1925 年 12 月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形成了后来被称为“苏联模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以下对“苏联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④开创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材料   盛宣怀,字杏荪,清末官员,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从1870年开始充当李鸿章幕僚,迅速成为李鸿章手下的洋务干将.不遗余力地将代表现代科技的铁路,矿务,电讯等“夷技”由上而下推及全国。他是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和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创始人……1896年,盛宣怀在《自强大计折》中提出:“西人聚举国之财,为通商惠工之本,综其枢纽,皆在银行。中国亟宜仿办,毋任洋人银行,专我大利。……所谓挽外溢以足国者。”1897年,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商办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成立。……1910年初,就任邮传部大臣之后,盛宣怀提出“铁路国有”政策,下令将已经承诺由民间商办的川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路权收回作抵押,向英、法、美、德四国银行借款600万英镑,以统一全国的轨道。

——摘编自陈旭麓《盛宣怀传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盛宣怀的主要活动,并予以评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盛宣怀提出中国自办银行的理由
2019-11-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铜梁区第一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以水磨为主题的绘画兴盛于五代。下图《闸口盘车图》为画家卫贤于宋初绘制,描绘了河旁闸口的磨面作坊、堂屋和商船。对此画评述准确的是
A.面对战乱有感而发,寄托了作者的理想B.目的是详记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应用
C.将“格物”精神用于绘画,写实而严谨D.是再现当时生产和生活场景的风俗画卷
4 . 以下两幅图片(图1、图2)中的题字是我国近代两位著名人物的真迹。下列对他们两人的评述,错误的是(       
A.都参加过反对清王朝的斗争B.都具有向西方学习的思想
C.都担任过反清政权或组织的领导人D.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2020-02-11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届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对“中体西用”评价说:“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他的评述
A.忽视了当时封建顽固势力强大B.遵循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
C.排斥了资本主义文化对中国社会的作用D.运用了革命史观考察历史事物
6 . 1895年,英国《曼彻斯特卫报》在评述意大利公众舆论强烈反对俄德法三国施压日本时,简明扼要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本在最近的战争中为文明而战,打倒了野蛮,所有的文明国家都会从中受益。”这一观点最能说明
A.欧美舆论宣传影响战争进程B.英国力图支持中国的改良运动
C.西方列强在远东的矛盾加剧D.西方媒体掩盖日本的侵略罪行
2020-01-21更新 | 71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

——苏辙《栾城三集》

材料二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

——《续资治通鉴长编》


(1)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
(2)有关王安石变法的评价,目前史学界主要有两种意见。一是肯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是否定说,认为王安石变法是一场脱离实际的变法运动。请选择其中一种意见,发表评述。

材料三   下列是一组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相关的文字和图片。阅读并回答问题。


①如图描绘了被地主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

②一个目击者回忆农民听取“解放”法令的反应时说,“农民们愁容满面并且低下了头……农民中怨声和叫喊越来越高……”。


(3)关于农民获得“解放”,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描述?你认为上述哪一描述较为客观并说明理由。(任选一种描述理由)
2019-11-2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七校联盟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对书法字体的特色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秦朝标准字体的评述是
A.“状如龙蛇,钩连不断”
B.“结体扁平,方劲古拙”
C.“笔画圆弧,富有奇趣”
D.“不真不草,流动奔放”
2019-1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29卷引用:重庆市第十八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建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接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社会阶层,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款突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一一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总幼的总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宋朝的官方慈善事业。(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洗冤集录》的作者宋慈(1186~1249年),进士出身,曾4次担任南宋省一故的司法官:提刑。在他二十多年司法审判实践中,他特别重视检验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他62岁任湖南提刑期间,即宋理宋淳祐七年(1247年),广泛搜集了历代有关司法检验的著作,认真吸收总结了民间的实践经验,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上自己多年实际工作的心得体会,综合整理,编纂成《洗冤集录》一书,刊行于湖南任所。后世司法检验官吏、幕僚莫不以它作为案头必备之书,检验尸伤、认定案情,论罪科刑均以它为指南,成为我国司法检验的权威著作,而广泛持久地影响了将近七百年。欧洲却到16世纪才开始有法医的论著。宋慈的《洗冤集录》不仅比他们要早三百多年成书.而且内容也较为丰富,在病理.解剖、药理、伤科,骨科、检验等方面已有比较突出的成就。

——摘自《洗冤录今译·前言》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慈在法医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慈(洗冤集录)的历史作用。

2017-05-15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重庆市第八中学高三适应性月考(五)文综历史试卷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