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303 道试题
1 . 天津铁厂是天津市的飞地,其代号为6985工程,坐落在河北省邯郸市涉县更乐镇境内。196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在太行山深处投资4亿元建立,属“小三线”工厂,并且带保密性质。该厂的建立体现了新中国(       
A.过渡时期的方针政策B.全面建设时期的成果
C.国防建设的战略布局D.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就
2024-03-30更新 | 334次组卷 | 8卷引用:天津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暑假考试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禹贡》托名大禹所著,全书以地理为径,分当时天下为九州。《史记·夏本纪》全文征引,而不取当时更容易理解的其他说法,如《吕氏春秋》中比较纯粹的地理解释。这表明司马迁意在强调(       
A.天下一统的意识B.分封制度的历史传承C.华夏认同的观念D.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画家瓦诺克创作了漫画《最新的竞技运动》,并在作品上题词:“华尔街的战争贩子们,他们发动英国工党和社会民主党反对斯德哥尔摩和平签名运动,华尔街的主子命令他们对这个运动作竞赛。”该漫画(     

A.还原了朝鲜战争的原貌B.反映了世界和平运动的高涨
C.讽刺了美国的经济霸权D.揭示了美国垄断资本的本质
2024-03-29更新 | 156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2月开学收心考试历史试题
4 . 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广播管理委员会规定:保证英语在播音中的绝对地位,其他语言的播音时间不能超过总播音时间的2.5%,而且必须附有英文翻译。这一规定(     
A.是多元文化主义的体现B.给移民融入带来阻碍
C.促成英语主体地位确立D.有利于种族和谐共存
5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通过政府或民间渠道积极支持非洲国家的反帝、反殖运动,许多非洲民族解放运动组织把中国视为重要的支持力量,纷纷来华寻求物质和道义支持。由此可见中国(       
A.拓展在第三世界的外交空间B.推动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C.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合作关系D.全面展示出负责任大国担当
2024·全国·模拟预测
6 . 如表描述了古代中国君对臣的专用文种——诏敕类文书的演变过程。这一变化(     
朝代主要种类
秦代“制”(重大命令)和“诏”(一般命令)
汉代策书、制书、诏书、戒书、诏记(皇帝亲笔书写)
唐代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论事敕书、敕旨、敕牒,还有皇太子的“令”和亲王、公主的“教”
明清(在以前基础上)增加了“谕旨”;雍正年间明发谕旨和寄信谕旨,区分了例行文书和机密文书
A.影响了政府的行政效率B.体现了文书行政管理的严密
C.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D.反映了官僚政治的日益成熟
2024-03-26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4_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学术文化活动为王室所垄断,接受学术文化教育的群体也仅限于贵旌不弟春秋以降,则出现“畴人(掌管天文、历法的史官)子弟分散,或在诸夏,或在夷狄”的现象,伴西周礼乐文化流向社会,推动了民间教育的发展。儒、墨、道、法等学派思想家为宣传学说”也纷纷聚徒讲学,企图以自己的学说统一天下。

——摘编自刘爱敏《西周至汉初的学术发展脉络》

材料二   当时(魏晋南北朝时期)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亦因门第之培育,而得生长有发展。

——摘自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特点,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文化发展的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世界历史中,文明中心的产生是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公元前5~4世纪,雅典经济发达,政治上相对自由,公众参与政治,由此产生一种文化上的吸引力,最早成为欧洲的文明中心。继希腊之后,罗马成为欧洲文明的中心所在。罗马人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国家制度建设和法律上。14~17世纪意大利发展成为欧洲的文明中心,文艺复兴运动是其标志。然而,并不是每一个文明中心都能够维持不坠。随着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衰弱,文明中心由意大利转移到了英国、法国等新兴民族国家。欧洲历史上文明中心的转移,还见证了帝国模式的衰弱和民族国家的崛起。如果说1617世纪的欧洲是德意志、西班牙的天下,那么,1819世纪在欧洲舞台上独领风骚的则是英、法等新兴民族国家。一方衰亡,一方兴起,显示出大国间力量转移的清晰轨迹。

——摘编自朱孝远周施廷《全球化进程中文明重心的转移》

解读材料,围绕文明中心的形成和转移,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阐释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从1995年到2004年,农业各税的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4.6%到3.3%之间。以安徽省为例,3万多名农税人员,每个人征收的税额仅10余万元,扣除管理成本和工资,实际税收所剩无几。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废止《农业税条例》。这一改革措施(     

A.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B.反映了综合国力的增强
C.有利于消除城乡差别D.推动农业对工业的反哺
2024-03-22更新 | 276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名校教研联盟2024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47年4月,美国政府研究欧洲复兴政策的一个特别委员会认为,“德国被占领地区的经济计划应与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总目标协调一致。因此,提倡欧洲联合和经济一体化,必然将苏联排除在外而将西占区德国包括在内,这都是不言自明的”。上述认识可用以说明(     

①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模式             ②联邦德国建立的国际背景

③杜鲁门主义对欧洲的影响       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的影响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2024-03-22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4届高三下学期返校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