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中期以前,西方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学徒制。19世纪中期以后学校教育成为其主要模式,西方主要国家建立了大量的职业学校,学习内容以实践经验为主转为以科学理论为主。这一变化说明
A.工业革命要求提高劳动者素质B.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开始转型
C.技术进步推动科学理论的创新D.科技革命推动学校教育产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世纪中后期,酗酒之风在英国日益滋长。“1872年售酒法”规定,严格限制酒馆的营业时间,对于无照经营、酒水掺假、向未满16岁的青少年出售烈性酒的店主施以罚款乃至没收营业执照的处罚。这反映了
A.经济的发展推动法律体系走向完善B.工业革命促使阶级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C.售酒法的颁布限制青少年恣意妄为D.服务业的经济效益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2021-12-27更新 | 4590次组卷 | 38卷引用: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2022届高三独立作业(11)历史试题
3 . 18世纪,呢绒是英国对华贸易的主要货物。到1840年鸦片战争时,英国棉货出口中国已超过其呢绒对华出口。英国输华产品结构变化的原因是
A.呢绒产品不符合中国人生活习惯B.呢绒制作因缺乏原料而日益萎缩
C.中国小农经济顽强抵制商品倾销D.棉纺织技术在英国获得突破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早期罗马法规定:家庭内父权支配着妻子、子女,对他们握有生杀之权。帝国时代,儿子担任国家高级公职,即可一定程度上脱离家父权的控制;如果父亲禁止子女的嫁娶,子女有权通过行省总督强制父亲同意他们的婚姻和给予女儿以嫁资。这种变化反映了古罗马
A.行政权力强力压制司法实践B.商品经济瓦解伦常秩序
C.地方势力超越帝国统一管辖D.法律进步保障公民权利
2021-05-09更新 | 290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1届高三仿真模拟(六)历史试题
5 . 【西方的思想解放运动】

材料   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了两场重要的文化运动,一场是南方拉丁文化圈的文艺复兴运动,另一场是北方日耳曼文化圈的宗教改革运动,这两场运动构成了从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向西方现代文化转化的重要标志。但是从时代精神的角度来看,这两场运动虽然在客观上导致了西欧社会的一系列变化,它们却并没有开创出西方现代文化赖以生长的理性精神。文艺复兴提倡一种感性的快乐,宗教改革则弘扬一种虔诚的信仰,这两场运动的推动者们对于理性都不感兴趣。西方文化的理性精神是从17世纪开始茁壮成长的,1718世纪对于西方文化来说,才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两个世纪,而启蒙运动则构成了这两个世纪的重要标志。正是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西方现代文化才得以产生。

——摘编自赵林《西欧启蒙思想的发展历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西方思想解放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对近代西方所产生的影响。
2021-05-08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终极猜题卷(新高考版湖北地区专用)
7 . 19世纪60年代初,俄国人在汉口建起了一座加工厂,使用人力加工,把预定运往西伯利亚的茶叶压缩成砖块以便利于运输。1871年,俄国人把十年前在茶乡崇阳县建立的一座蒸汽动力的工厂搬迁到汉口的英租界,随后又陆续增建了几个蒸汽动力工厂。这一现象表明
A.中国茶在国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B.汉口成为中外经济联系的主要纽带
C.近代的生产方式在中国缓慢发展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
2021-04-23更新 | 447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1届高三4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1958年,为更好的带动经济建设,河北省会迁到工商业发达的天津;1966年为了备战备荒、以防万一,河北省会又从滨海的天津内迁回保定。这种变化的外交背景是(   )
A.社会主义阵营形势变化B.美日由敌对转向合作反华
C.我国参加了不结盟运动D.我国迎来了第三次建交高潮
9 . 和抗战前相比,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春节民俗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往过年图的是“家庭团结”“福气财气”,现在多了“民族团结”、“阶级斗争”;以往祭祀的是天地各路神灵,现在有了中国共产党、八路军;正月初一也多是党政军民的团拜大会、拥军优抗等政治性活动。这表明当地
A.政治性活动成为春节民俗主题
B.传统的春节习俗不再受到重视
C.春节民俗受到革命文化的影响
D.春节民俗因抗战发生根本改变
2021-06-02更新 | 354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21届高三高考冲刺联合押题(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明朝初期政治性和教化性读物在江南出版物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到了清代,通俗文艺作品、童蒙课本、时文选本、年画、日历等已成为江南出版物的主流。这一变化反映了
A.经世致用思想得到传播B.江南印刷技术领先全国
C.世俗文学达到新的高度D.江南地区商品经济繁荣
2021-05-17更新 | 532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第六次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