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战国时期,各国国君大都采用论功行赏、因能授官的办法委任职官,添设爵位,招徕四方贤能。同时,设立作为“百官之长”的“相”和“将军”之类的武官,逐渐实现文武分职。这反映了当时(     
A.君主集权渐成趋势B.贵族政治日益巩固
C.官僚制度较为成熟D.宗法等级得到强化
2023-02-21更新 | 686次组卷 | 7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壁画是佛教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在宣扬教义的同时也是佛寺中重要的装饰艺术品。下表是山东地区现存明清佛寺壁画情况统计。据下表可知,山东地区(     
佛寺名称年代内容
光化寺明清西游记故事题材
唐李庵清代三国演义故事题材
灵岩寺清代罗汉题材
大圣寺清代西游记故事、花鸟、建筑
A.市民文化冲击宗教信仰B.佛教传播的世俗化趋势
C.社会生活的地域特点D.三教并行的政策影响
2023-02-03更新 | 288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2023届高三3+3+3诊断性联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2021年12月15日,美国影片《蜘蛛侠:英雄无归》在英国、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15个市场提前上映,均拿下了单日票房冠军。上映三天,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与地区贡献了3.4亿美元的票房,远远超出了美国本土的2.6亿美元票房。这折射出
A.美国电影科技水平比较高超B.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动摇
C.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D.世界经济出现多极化发展趋势
2022-04-17更新 | 237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从20世纪60年代起,苏联经济增长速度递减趋势已十分明显。下面为20世纪70年代末苏联产出每单位国民收入需投入的资源统计图(美国为100)。由此可知,苏联
A.经济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美国B.国民经济的结构性矛盾突出
C.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弊端显露D.社会主义经济改革陷入停滞
2022-04-09更新 | 318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四)
5 . 18世纪中叶,荷兰莱顿城的呢绒工业产量竟没有达到17世纪末的1/10。18世纪8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垮台,后来阿姆斯特丹银行也倒闭了。上述现象的出现折射出
A.英荷战争中荷兰最终失败B.蒸汽动力尚未传到荷兰
C.欧洲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势D.荷兰工业发展相对落后
2022-04-16更新 | 216次组卷 | 4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九)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6 . 鸦片战争后,有人批评中医不懂人体结构,管理松散,肯定西医考试录取医生,精于解剖。李鸿章认为中西医有别,希望“合中西之说而会其通”。这表明当时
A.中体西用思想日益盛行B.西学在中国的影响扩大
C.中西医融合的趋势加速D.传统观念影响社会进步
2021-04-22更新 | 1529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西周后期,王室大臣虢文公为了规劝周宣王行籍田之礼说过:“夫民之大事在农,上帝之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于是乎出,民之蕃庶(繁衍)于是乎生,事之共给于是乎在,和协辑睦于是乎兴,财用蕃殖(繁殖)于是乎始,孰庞纯固于是乎成。”

这可以看作中国古代最早系统地阐述重农思想的开端。商鞅是把重农思想发展到重农抑商思想的第一人,在《商君书》中,他提出了“本”“末”二字,认为“治国能持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作为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指出“仓廪之所以实者,耕农之本务也,而綦组(杂色丝带)锦绣刻画为末作者富”,同时斥责“商官技艺之士”不劳而获,是不生产财富的社会寄生虫,也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是故服事者简其业,而游学者日众,是世之所以乱也”。从韩非起,我国就明确提出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的思想。

——摘编自王辉《重农学派与中国古代重农思想的比较》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产业化的推进,农业资源日益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11年聚焦“三农”问题。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学者周诚大胆提出了“新重农主义论”。该理论的核心观点是,承认并遵循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规律,但是要彻底摈弃农业是社会财富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源泉的古典重农主义观点;在明确农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贡献的根本前提下,正视农业的先天困境,进而确认实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唯农业独尊”的传统农本思想势必被农工商一体化趋势取代,即由农业、工业、商业这三个产业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农工商一体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整个农村走向富裕的经济保障,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项涉及“三农”的重大制度变革。

——摘编自徐敬《论现代化视野下我国农本思想变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农本思想产生的条件,并简评中国古代的农本思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当代“新重农主义论”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理论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和当代重农思想在内容上的异同。
2022-04-10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2022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测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四)
8 . 《系辞传》中的“天下--致面百虑,殊途而同归”与《中庸》里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
A.“百家争鸣”格局B.思想领域呈现融合统一趋势
C.“天下合归于儒”D.世间万物发展中的相生相克
9 .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我们所知道的全球化正在走向终结”,而未来所开启的则是一个新的全球化时代。之所以有这样的断言,是出于对人类所发现的经济学规律和理性逻辑的信心,是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趋势的信心。这表明新的全球化是以
A.各国经济完全开放为前提B.西方世界理性精神为基础
C.全面突破传统模式为核心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依托
10 . 2015年年底,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将正式成立,体现出中国尝试在外交战略中发挥资本在国际金融中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是商业繁盛,尤其是棉布、粮食、食盐等日常生活用品远距离贩销的结果。明朝中叶以后出现的商帮和江南市镇群落,正是在白银成为通货和计价标准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当时,欧洲人的东来,刺激和吸引东南沿海的商人到南海诸国自由贸易,与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商人的贸易,均用银钱易货。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中国通过“丝一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1/3的白银,总数达到2亿两。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有力地促进了市场繁荣,加速经济的白银化。人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二   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各国先后组成了相互对立的货币集团,实行外汇倾销,进行激烈的货币战,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当时,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放弃金本位制,美元贬值30%左右,增强了英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二战期间,罗斯福设想的“世界蓝图”之一,就是战后建立一个以美国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1944年,美、英、苏、中等44国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通过使投资更好地用于生产事业的办法以协助会员国境内的复兴与建设……以及鼓励欠发达国家的生产设施与资源开发。固定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据统计,世界贸易出口总额年平均增长率19481960年为6.8%,1960-1965年为7.9%,19651970年为11%。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2教师用书》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9%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到21世纪初,我国已有95%以上的商品资源实行市场配置,国家定价商品不足5%,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建立起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国的进出口总值占世界8.73%,居第三’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对外投资2012年同比增长17.6%,创下了878亿美元的新高。而且,经过30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中国在基础设施装备制造方面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同时在公路、桥梁、隧道、铁路等方面的工程建造能力在世界上也已经是首屈一指。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产业期望更快地走向国际。

——摘编自人教版教材、教师用书《历史·必修2》、人民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罗斯福采取的金融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立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倡导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历史条件。
2021-08-31更新 | 399次组卷 | 5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