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殷商时期青铜器动物纹饰都是采用夸张而神秘的风格。即使是驯顺的牛羊之类的图像,也多是塑得狰狞可怕。而在西周晚期至战国时代的纹饰被相对灵动和温和的纹饰和几何纹饰所取代,甚至在纹饰上还出现了反映社会生活现实场景的画面。这种变化说明
A.青铜器具功能的变化B.民众审美标准的嬗变
C.青铜制造技术的提高D.关注现世观念的增强
2022-02-23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高考备考实用性联考历史试卷(四)文综历史试题
2 . 明清时期,皇帝直辖六部。六部的设置,基本上沿用唐宋旧制而略有变化。六部以吏部为首,吏、礼、兵三部,按职能各设四司,户、刑、工三部,则按省设司。清代为了统管少数民族和边疆事务,还设有理藩院,与六部并列。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习称堂官。这(  )
A.有利于提高皇权统治的效能B.推动了分权制衡体制的形成
C.使中央行政体系渐趋于紊乱D.表明六部成为最高政务机构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1年,教育部明确提出“5年内培养百万名小学教师目标,确定正规师范教育与大量短期训练相结合”的方式。1952年,教育部须发《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规定了不同层次的师范院校承担着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其他综合类高校则无法参与到教师培养过程中。1999年,《关于师范院校布局结构调整的几点意见》提出:到2010年左右,新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分别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调整师范学校的层次和布局、鼓励综合性高等学校和非师范类高等学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探索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2013年,国家发布《关于教育扶贫工程的实施意见》,从乡村教师培养计划、定向培养方式以及提高教师待遇等方面促进贫困偏远地区教师专业发展。

——摘编自张舒丽、张睦楚《新中国教师培养政策演变历程及其特征》


(1)根据材料,概括我国教师培养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1世纪我国教师培养政策调整的历史意义。
4 . 战国时期“范雎、蔡泽、苏秦、张仪等,徒步而为相;孙膑、白起、乐毅、廉颇、王翦等,自身而为将”;商鞅变法则实行“废井田,开阡陌”“奖励耕织”“奖励军功”等措施。这说明
A.个人奋斗决定社会关系变动
B.社会关系变化与商鞅变法相互推动
C.商鞅变法打击了旧贵族势力
D.战国时期的大变革造就了商鞅变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忠与孝分离,君可以选择臣,臣亦可以选择君;汉代宣扬忠孝一体,并将行孝对象在父母长辈之外又衍生出君主和师长。这种变化
A.适应了集权统治的需要B.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
C.削弱了宗法血缘的影响D.形成了家国一体的格局
2021-05-17更新 | 523次组卷 | 8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