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19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学习小组为探究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搜集到以下材料。

材料一   1833年,曼彻斯特一位技术工人的妻子列出了这样一份她每周的消费清单:12个先令用于购买黄油、茶叶、面粉、食盐、燕麦片、咸肉、马铃薯、牛奶、糖、辣椒、芥末……早餐她们家吃的是粥、面包和牛奶;喝午茶的时候还会吃一些面包和黄油;晚餐时,他们吃燕麦粥、马铃薯、咸肉和她自己烘烤的白面包。

——摘编自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

材料二   新娘米勒曼特对新郎米拉贝尔说:没有经过我的允许,你决不能自作主张靠近(我的茶桌)。对此米拉贝尔只能作答说:我服从茶桌的统治权。

——[]威廉·康格里夫《如此世道》(喜剧)(1700年)

材料三   茶传入欧洲后,英国、荷兰等国成立了茶会、饮茶俱乐部,在文艺舞台上出现了茶舞,在文学创作方面出现了茶诗。诗人们写下了不少著名的咏茶诗篇,其中有《饮茶王后》《绿茶女神》《赞茶诗》《课业》《茶诗三章》《给我一杯茶》《可爱的茶》及《中国茶》等。英国还产生了喜剧歌曲《序中之茶》、小曲《一滴茶》等。

——摘编自孙云、张稚秀《西方茶文化溯源》

材料四   置身于这地地道道的家庭的舒适氛围中是多么令人愉快呀!那琥珀色的灯光和朱红的火光是多么温暖呀!为了使这幅画面显得更完美,桌子上连茶点都摆好了——英国的茶点,那一套闪闪发亮的茶具,从古色古香的银制茶壶和用同样金属制作的大水壶,到由于紫色和镀金显得色彩暗淡的小瓷杯,都或曾相识地向我眨着眼睛。

——摘自[]夏洛蒂·勃朗特《维莱特》(半自传体小说,首版于1853年)

(1)提取材料信息,说明茶叶和饮茶对英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2)小组成员中有人对以上一部分材料的史料价值提出质疑,你认为可能是哪些材料?说明理由。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契约的有关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369-1487年徽州427件土地买卖契约使用宝钞、谷物、绢布、白银情况


——据万明《明清徽州社会经济资料丛编》等整理

材料二   


——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明清福建经济契约文书选辑》

材料三   目前发现的契约文书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价值大等特点,是中国历史变迁最生动的载体,它们就像一个个的点,是古人经济交易活动最真实的写照。日本学者寺田浩明认为:只要接触过明清时期民间文书史料集的人都会认为,当时的一般民众的日常生活或日常的社会关系都是依靠这些相互性“契”或“约”来支撑的。

就契约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此出发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有更为深层的理解。

——摘编自仲伟民等《契约文书对中国历史研究的重要意义》


(1)写出材料一中反映白银使用情况图例的序号,说明判断的理由。
(2)根据材料一、二、提炼明朝土地买卖的相关信息。
(3)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概述契约在经济与社会中的作用。契约文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反映出中国文化有何特点?
2023-11-12更新 | 222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中国出现大量农业家庭将自有之相当比例的农产品售出,并依靠市场交易取得日常消费品。跨区域的大额贸易也开始包括了主食作物,与其他单位价格较低的项目,如棉花、谷物、豆类、植物油、林业产品、动物产品与肥料。曾经是帝国稻米主要生产区域的长江下游三角洲,现在忽然因为栽种棉花导致粮食作物短缺,因而开启了其他区域出口导向之商业化稻作的大门。大量来自新世界墨西哥,经由菲律宾藉朝贡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使晚明时期帝国逐渐转变为银本位制,且“一条鞭法”等税赋改革所形成的财务政策在康熙朝达到高峰,其主要特征是以白银来估算并征收田赋。

——摘编自卜正民、罗威廉《哈佛中国史·大清》

材料二   史料1

史料   2


(1)根据材料一、二及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明清时期商业贸易的发展。
(2)根据材料二两则史料,自拟一个研究课题,并说明两则史料对该课题的研究价值。
2023-11-12更新 | 290次组卷 | 3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上海港口卷》扼要记载:“上海港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端,位于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居中国东部沿海岸线的中心,具有控江襟海的区位优势。南宋末年,上海港在上海浦旁孕育而成。……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港口迅速发展,自咸丰三年(1853年)超过广州港。”……“2010年上海港外贸吞吐量达到30225万吨,是1978年的19.2倍。”

——摘编自《上海市志·交通运输分志·港口卷(1978—2010)》

材料二   上海洋山港于2005年开港,短短10年,洋山由默默无闻的渔村小岛,发展成为如今全球最大的现代化集装箱港区。洋山港区在建设过程中产生了20多项具有技术产权的技术,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和世界之最。洋山深水港区的建成,洋山保税港区的封关启用,标志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得益于洋山港的支撑,上海港从2010年起超越新加坡港,连续五年位列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十三五”期间,洋山港将按照国家要求,为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作出贡献。

——摘编自黄少卿《洋山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海港口卷》的史料价值,并对上海港的发展作出相关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1世纪中国洋山港开通的意义。
5 . 据考证,如图是商朝武丁时期的甲骨。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内容涉及北方部族入侵和王命诸侯出征、田猎以及天象等。该图反映出(     

A.商王严密控制诸侯国B.决策体现了原始民主色彩
C.迷信活动,史料价值低D.商朝的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2023-11-08更新 | 56次组卷 | 3卷引用:天津市北辰区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

进入新千年以来,中国的发展一直牵动着世界各国的目光。“中国崛起”、“中国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近几年来以越来越高的频率出现在国际学术界和舆论界,成为人们谈论的热门话题。

材料一   

中国实际GDP增长率的变化

——据(日)关志雄《从GDP规模的国际比较来看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

材料二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最具实力的国家,而美国则落居第二。如今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超越了欧美等老牌的发达国家。中国新兴经济已经在全球领先,欧美等老牌发达国家已经深陷泥潭。如今,中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更为完善,甚至可能比美国的制度更具可持续性。

——据(美)伊恩·布雷默《中国经济是如何赢得未来的》

(1)材料一属于何种类型的史料,结合事实说明其证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经济赢得未来”的密码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证明这一密码实施的可行性。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审视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需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进行观察和分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静态看对义和团的态度

动态看对义和团的评价

八国联军侵华前,清廷内部在讨论义和团问题时出现了以下意见:

(太常寺卿袁昶)衅不可开,纵容乱民,祸至不可收拾,他日内讧外患相随而至,国何以堪?

(军机大臣刚毅)义民可恃,其术甚神,可以报仇雪耻。

(侍读学士刘永亨)乱民当早除,不然,祸不测。

(端王载漪)义民起田间,出万死不顾一生;以赴国家之难,今以为乱欲诛之,人心一解,国谁与图存?

评价一

1899年,御史黄桂鋆上奏:臣闻山东义和等团,非欲谋叛乱也。平日受侮教堂,久已痛深骨髓。自德人占据胶澳(今山东省青岛市),教焰益张,宵小恃为护符,籍端扰害乡里,民间不堪其苦,以致衅端屡起,地方官不论曲直,一味庇教而抑民。遂令控诉无门,保全无术,不得已自为团练,籍以捍卫身家。

——《义和团档案史料》

评价二

义和团的行为虽然愚昧,动机则不可一概抹杀。有识的外人亦承认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中国大梦将醒,已有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也的觉悟。赫德(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谓今后各国对待中国,应尊重而不可卑视。……中国终将成强国。处理中国问题必须慎重,使中国将来感激不致报复。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作为史料,清廷对义和团的态度对研究19世纪的晚清政局有何史料价值?
(2)指出评价一和评价二观察问题的视角有何明显异同,并结合材料说明导致不同的主要因素。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内容出处
史料一丧乱以来,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甚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曹操《建学令》
史料二太祖遣都护曹洪平下辩,使(辛)毗与曹休参之,令曰:“昔高祖贪财好色,而良、平匡其过失。今佐治(辛毗)、文烈(曹休)忧不轻矣”西晋陈寿
《三国志·辛毗传》
史料三神仙之书,道家之言,乃言传说上为辰尾宿,岁星降下为东方朔……其为虚妄,甚矣哉!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岂复欲观神仙于瀛洲,求安期于海岛,释金辂而履云舆,弃六骥而羡飞龙哉曹植《辩道论》

材料二   唐太宗时,魏征在《理狱听谏疏》称:“臣闻尧有敢谏之鼓,舜有诽谤之木……上下无私,君臣合德者也。魏武帝云:‘有德之君,乐闻逆耳之言,犯颜之净(净)’”。唐太宗在《祭魏太祖文》中写道:“帝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初盛唐时期关于曹操的诗歌中,也多为文人对魏武帝的凭吊,如张说的“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自中唐起,许多作家开始将藩镇权贵比为曹操或用臣子与曹操对比,如:刘长卿“西征开幕府,早晚用陈琳”(《送崔载华、张起之闽中》),将闽中长官比附曹操,友人比附陈琳;元稹的“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董逃行》),则将同属东汉末年的名臣刘虞与曹操做了对比。

——摘编自高子倩《中唐曹操形象新变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则史料对研究曹操的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唐以来曹操形象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5-24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密卷(三)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诗经》:“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公羊传隐公元年》载:“春王正月。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唐)徐彦疏曰:“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考古研究发现,在龙山文化时代,从北方到南方很广大的范围里,多种文化都有其共同点。不同文化之间呈现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以玉器、象牙器、绿松石、特殊的彩陶器、大口缸等精致奢侈品为代表的象征物品的交换。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一统”思想的孕育萌发时期。维护以“天子”为天下核心的政治观、“天下统一”的疆域观及“华夷有别”的族群观,构成了“大一统”思想的三大基石。秦朝“大一统”思想的政治实践:疆域统一与华夏的整合。公元前221年,秦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疆域一统。西汉“大一统”思想发展的表现为确立华为正统。自此"华夷之辨"演变为立国合法性的正统之争与疆域治理的华夷分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大一统”思想发生变革。此时期,一些入主中原的边疆民族统治者也纷纷认同华夏传统,主动将自己纳入华夏的历史序列,打破自西汉以来正统体系中的“华夷之别”,从而获得正统身份,使北朝历史呈现出继承华夏正统的强劲态势。隋唐“大一统”思想提升。唐太宗曾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唐太宗认识到了“华夷”虽不同,但可通过“德泽”达到亲如“一家”的效果。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大一统”思想发展。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又一个民族大互动大交流的阶段。辽和金,逐渐接受华夏文化,以“中国”“正统”自居。元朝不仅实现了疆域的“一统”,而且编订《大元一统志》,正式将“一统”列入全国地理总志之名。明代大一统回归。明太祖朱元璋继承了先世“大一统”的思想,更加看重疆域统一的重要性。清代“大一统”突破。顺治帝多次指出:“满汉官民,俱为一家”;康熙帝强调“朕统一寰区,无分中外,凡尔民人,咸吾赤子”。在清代诸多碑刻及匾额中,清朝特别撰写汉、满、藏、 蒙、回五种文字,或者其中的两种、三种、四种或五种。清朝对“大一统”的贡献不仅体现在对 “中外一体”的阐释和深化上,更体现在实践方面,具体表现为实现疆域统一和中华民族主体 构建及权力边疆治理向边疆内地化的探索。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跃《论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发展演变》等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历史演变,指出其史料价值,并作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大一统”内涵的历史演变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10 . 某一历史学习小组探究隋唐时期的佛教中国化问题,找到了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史料一

史料二   洛阳龙门石窟之卢舍那大佛(始建于唐高宗咸亨三年(672年)四月)史料二开皇元年,高祖普召天下,任听出家,仍令计口出钱,营造佛像。

——《隋志》

史料三   落日山水好,漾舟信归风。探奇不觉远,因以缘源穷。

——王维《蓝田山石门精舍》

(1)指出材料中的三则史料对研究魏晋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佛教中国化的原因。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