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45 道试题
1 . “新文化”的载体和媒介是“言文合一”的白话文,它是“新文化”思维、表达、沟通的形式和工具,也是自觉地使用它的中国人认识世界、建构内心世界的媒介。五四后的各种变革,无不在根本上得益于文学革命所取得的成果,无不在文学革命建立的全新语言结构和思维结构中运行。由此可知,文学革命(     
A.改变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方向B.全盘否定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C.促进了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D.增强了社会变革深度和广度
2024-05-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近代中国(部分)海图谱系整理。这说明甲午战后(     

名称

绘制时间(年)

绘制者

图幅数量

绘制区域

皇朝沿海图说

1869

黄维煊

32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沿海七省口岸险要图

1898

程鹂

_______

中国沿海

新译中国江海险要图志

1901

陈寿彭

208

中国沿海、长江中下游

A.国人民族危机意识增强B.中央权力下移趋势明显加强
C.近代海防建设拉开序幕D.清政府警惕周边的形势变化
2024-05-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出版的《六安州志》记载:“茶通贸迁,礼遣烹沦,其顺颇广,六安名亦最著,但自霍邑分治后,茶山数十处皆在霍……开市列肆,商贾骈迹者十不及一,乃人习而不察,尽曰之为六安,殊不知霍享其实,六当其名耳。”这一记载说明该地区(     
A.个体农户生产普及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C.人地矛盾日益突出D.商茶产销已经初具规模
2024-05-1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东汉光武帝刘秀曾多次下诏释放奴婢,“民有嫁妻卖子欲归父母者,恣听之。敢拘执,论如律。”“王莽时吏人没人为奴婢不应旧法者皆免为庶人”,“吏人遭饥乱,及为青、徐贼所略,为奴婢下妻,欲去留者,恣听之。敢拘制不还,以卖人法从事。”上述做法(     
A.维护了农民的根本利益B.反映了社会成员身份渐趋平等
C.利于小农经济恢复发展D.壮大了豪强地主田庄经济规模
2024-05-1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5 . 韩非子强调:“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者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不两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该言论(     
A.渗透了合乎时势立法原则B.体现了法的权威性与强制性
C.反映出当时社会礼崩乐坏D.说明变革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2024-05-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664年,日本天智天皇颁布诏令,将冠位(官衔)由十二级增至二十六级,再按照忠诚与贡献的标准,用新的阶位制适当调整贵族地位,即对贵族进行某种程度的重新排列。这一举措的主要意图是(     
A.加强封建君主集权体制B.仿照中国进行官制改革
C.彻底消除地方分裂势力D.维护封建贵族政治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早在1419年,葡萄牙的享利五世就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地理研究院,学员信仰自由,民族平等,研究院集中了一批最卓越的天文、地理学家。西班牙也不甘示弱,对哥伦布很是器重,在当时的财力、物力下,仍每年提供1.2万钱币给他维持生活。这体现出葡、西两国(     
A.重视航海人才培养B.教育水平普遍较高
C.商业竞争异常激烈D.经济实力大体相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下表可知,马克思主义在法国的传播(     
1864年马克思作为第一国际的领导者之一开始为法国人所认识
1879年后盖德主义成为法国马克思主义的一个特殊形式,强调组织要求和反对割裂政治运动与工人组织
1880年法国工人党成立,创始人朱尔斯·盖德和保罗·拉法格积极支持工会运动,领导罢工斗争,并传播马克思主义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著作开始在法国系统出版,哲学家索雷尔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并在社会主义者内部引发了激烈论战
A.为巴黎公社提供了思想武器B.结束了法国的社会动荡局面
C.推动了法国政治文明的进步D.指导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开展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工业革命前,英国对棉纺织业领域大力改良,这是英国基于其与东方国家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而对自身经济结构采取的一种主动调整。因为当时包括英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在与东方国家的贸易中,仅靠贵金属来平衡旷日持久的贸易逆差已经难以为继,西欧国家必须从进口转向生产,方能逆转此种态势。因而,与东方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张琼《试论东方贸易对工业革命的促生作用——以东西方贸易逆差为视角》

材料二   从大航海到1800年的近300年的时间里,在东西方贸易中大量的贵金属,特别是白银,流入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和印度。西欧国家在去往东方的航线上发现了“美洲”这块新大陆,新大陆为欧洲提供了与东方贸易交往过程中所需的大量白银。工业革命之前的东西方贸易基本上是欧洲白银对东方商品的贸易,然而这种贸易违背了西欧重商主义国家企图通过贸易获得贵金属的初衷。英国率先从关注商品的流通领域转到关注商品的生产领域,进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摘编自张琼《东西方贸易关系的演变与工业革命的缘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围绕“东西方贸易与工业革命”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史论结合,逻辑有序,表达清晰)
10 . 北魏占领淮河流域以后,江淮间南北贸易频繁。北魏边缘州郡官员“皆无防寇御贼之心,唯有通商聚敛之意”。南朝梁的“郁洲(江苏连云港)接边陲,民俗多与魏人交市”。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影响是(     
A.苻坚统一黄河流域促进南北交流B.北魏实行俸禄制有利于吏治清明
C.南方民族交融促进商品经济发展D.南北方之间经济沟通有利于统一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