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1 道试题
1 . 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判断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史料实证”的是
核心素养内涵
唯物史观通过唯物史观对所认识的史事全面客观进行考察
时空观念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史料实证依据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对史事进行推理和论证
历史解释所有历史叙述本质上都是对一种过去事情的解释
家国情怀任何历史阐释都蕴含一定的价值判断和人文情怀
A.北宋时期平民毕昇最早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B.《金史》中提到“火炮”,说明火药应用于战争
C.“四大发明”是古代中国对人类文化的重大贡献
D.指南针传入西方,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2020-11-21更新 | 713次组卷 | 25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玉溪一中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C.商朝最早奠定了国家的基本形态D.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2020-05-28更新 | 1088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普洱市景谷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知道历史上有个商王朝,而且这些文献无一是成于商代的。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将大量的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这说明
A.故事传说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B.甲骨文的发现使商朝历史成为信史
C.古代文献记载反映了真实历史D.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商朝
4 . 有研究表明:殷卜辞中绝大多数都是人们在求取神的庇护,是对于神灵的祈祷和贞问;而到了西周时期,彝器铭文则多载人事,多与当时的战争、政治、册封、训诰有关而少言神灵。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封建王权统治的不断加强B.青铜器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C.汉字的人文传承功能增强D.铭文较卜辞史料价值更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2020-07-08更新 | 12237次组卷 | 12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图是出土文物商鞅方升


材料二   “不农之征必多,市利之租必重”“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国待农战而安,主待农战而尊”“治国能转民力而壹民务者,强;能事本而禁末者,富”

——摘自《商君书》

材料三   用商鞅之法……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见税什十五,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大彘之食,重以贪暴之吏,刑戮妄加。

——班固《汉书·食货志》


(1)比较三则史料,说明其在研究“商鞅经济改革”中各自的史料价值。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商鞅的经济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竹书纪年》记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而《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是:“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材料说明
A.第二手资料根本没有史料价值
B.历史上的禅让制本身不存在
C.历史结论与研究立场密切相关
D.历史记载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2020-03-26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人研究指出,吴承恩(江苏淮安人)的小说《西游记》中有多场宴会,而饭菜几乎都是如米饭、蘑菇、香蕈、木耳、豆腐、面筋、芋头、萝卜等名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准确描述了玄奘取经途中遇见的食物B.中国的饮食文化已经影响到周边国家
C.反映了作者生活时代的南方饮食文化D.说明小说因其艺术性不具备史料价值
9 . 日军军机电报第一号:“(1931年9月18日)晚上10点钟,暴戾的中国军队在北大营西侧,破坏南满铁路,袭击守备队,双方正冲突中……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因素引起的。”这段电文
A.真实记录了当时的历史事实
B.是后人的“伪造”史料
C.是研究中国抗战相持阶段的珍贵史料
D.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2019-10-18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泸西县泸源普通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宋人话本中很多故事涉及王安石变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
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或准与他,
或烹来款待他,自家不曾尝一块肉。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
——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
(1)据材料,概括说明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2)研究王安石变法时,你如何看待宋人话本的史料价值。
2019-01-30更新 | 2046次组卷 | 18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第五中学2017—2018学年下学期3月份高二历史月考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