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下边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有识之士的认识。面对这一现象先进中国人较明智的直接反映是
A.民主科学,思想解放
B.学习十月革命,建立劳工社会
C.内抚乱民,外各诸夷
D.师夷长技,富国强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
2 . 下图是一幅漫画,树干上写有“民国”二字,啄木鸟身上写有“义军”二字。漫画作者试图揭示的是(       )
A.民国成立后政权内部成分复杂
B.清政府腐朽没落行将就木
C.民主共和必将战胜专制腐朽
D.国民政府的统治必将被推翻
2013-06-28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十一高中高一上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地图上画长城现在已经无法确知,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最早标有长城的地图是宋代的。学者研究发现宋代并不是一个修筑长城和利用长城进行军事防御的朝代,但宋人却认真地在许多全国性舆图上都画上了长城。今天苏州碑刻博物馆藏有一块宋代图碑,上刻《地理图》一幅,图中就有长城。值得注意的是图下部的跋文说道:“中原土壤北属幽燕以长城为境,旧矣。至五代时,石敬塘弃十六州之地以赂契丹,而幽蓟朔易之境不复为吾有者三百余年。”长城虽不是边境,但长城的意义本是阻抗北方民族的南下,所以图的编制者仍画上实际上不起作用的长城以求理念上的不败。此幅地图的编制有当年的时代意义,如跋文的最后一句话所言:“庶几观者亦有所感发焉”。所谓观者的“感发”就是感怀华夏北方领土的失弃。

——摘编自唐晓峰《宋代地图上的长城》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在地图上标注长城的原因。
(2)据材料,概括指出地图在宋代国家治理中发挥的功能。
2024-05-07更新 | 320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如图为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展现了汉武帝(前140—前87年在位)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前73年一前49年在位)不知祭天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该壁画(     

A.内容虚构,不具有史料价值B.是实证汉代佛教传入中国的史料
C.内容真实,能反映历史事实D.是研究唐初佛教发展的重要史料
2024-03-29更新 | 258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南宋陈居中的《文姬归汉图》是根据汉代文学作品《胡笳十八拍》的母题“文姬归汉”创作的画卷。这不是南宋以“文姬归汉”为题材创作的唯一画作,还有(金)张瑀《文姬归汉图》等版本。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张瑀《文姬归汉图》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局部

A.三纲五常出现异化B.多民族政权交流密切
C.社会观念较为开放D.重文轻武观念较浓厚
6 .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唐朝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的管辖B.唐朝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正式确立
C.中原文化对周边少数民族具有向心力D.唐蕃互遣使者维持双方友好关系
2023-10-04更新 | 483次组卷 | 13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第二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如图所示为以总劳动收入(农业劳动者工资乘以人口)表示的18世纪60年代和19世纪30年代的英国地图(颜色越深代表收入越高)。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英国(     

A.社会经济发展助推贫富差距缩小B.工业革命深化普遍改善民众生活
C.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区域经济发展D.科技进步推动农业生产水平提高
8 . 图所示是汉晋年间西域楼兰东北郊的米兰佛寺有翼天使壁画,这些有翼天使的原型应为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厄洛斯,在公元前后融入佛教当中。由此可知,当时的丝绸之路(       

A.促使中国成为世界中心B.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
C.推动沿线地区经济发展D.是中西交通主要通道
9 . 有学者提出,黄河流域文明发展中存在“三条线”,以及原始社会末期夏商周三部族集中分布的“三大块”(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夏商周三代政治势力未超出部族板块B.先秦时期中原华夏势力向北进抵甲线
C.古代少数民族南下均定都甲乙线之间D.历代大一统王朝都建都于丙线的附近
10 . 据《三辅黄图》记载:“(汉代)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致九州之人在突门,夹横桥大道,市楼皆重屋,又曰旗亭楼。”汉代“市井”图砖显示,汉代集市四周有围墙,东、西、南三方设门,每门三开。这反映出汉代(     
A.城市集市较为开放B.注重城市集市规划
C.重农抑商政策废弛D.市场经营管理规范
2023-03-03更新 | 1165次组卷 | 10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新解放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