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舟行在蓬莱山之后,水深碧色如玻璃,浪势益大,洋中有石,曰半洋礁……若晦冥,则用浮针以揆(掌握)南北。”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A.指南针B.火药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欧洲人来到新大陆后,陆续带来的旧大陆的农作物能够成功传播的并不多,但小麦的特性决定其必将在新大陆得到推广。小麦是欧洲人的主食,白人离不开面包(小麦制成),同时往来于新旧大陆的交通工具只有船,但欧洲人不可能长期跨洋运送面粉,这样成本太高,运输量也有限,要解决面粉的供应问题,就只能在新大陆种植小麦。传教士需用面粉制作圣餐中的面包,于是在传教区附近广泛试种小麦。西班牙征服秘鲁之后,便在潮湿的低地试种稻、麦、甘蔗、香蕉等作物,西班牙人迪里昂曾谈道:“在阿雷基帕一带,小麦长势极佳,用其做出的面包非常好吃。”1776年,《美国农业》(杂志)也提道:“种烟草需要大量肥土。而谷物却不同,我们在原先种烟草的土地上继续种小麦,再适当施肥,便可获得丰收。”当地农民在1697年谈道:“小麦在此长势良好收割后,被大量卖到巴巴多斯、里沃德岛、新英格兰等地,是获利的好产品。”对于美洲印第安人而言,最初种植小麦的原因有两点:一是补充本地食物及营养的不足;二是利用其冬天的闲暇时间,扩充作物种类。

——摘编自张兰星《旧大陆小麦在新大陆的栽种及传播

材料二   明清时期正是我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给粮食供给造成了极大的压力。而从美洲传入的玉米、番薯和马铃薯都是耐旱、耐瘠的作物,一般粮食作物难以生存的贫瘠土壤、深山苦寒地区均可种植,而且产量高。同时,牲畜饲养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饲料,玉米粒含热量高,可消化性好,是发展畜禽养殖业理想的精饲料。据《氾胜之书》和《四民月令》的统计,我国汉代栽培的蔬菜有21种,魏晋时期增加到35种(见《齐民要术》),至清代进一步增至176种(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其中有不少是新近引种的美洲作物,如南瓜、辣椒、番茄、菜豆、洋葱、荷兰豆等。我国原有蔬菜适宜夏季高温季节栽培供应的较少,一些美洲原产蔬菜种类的引种,改变了我国蔬菜供应短缺的问题,形成了大部分地区夏季以茄瓜果为主的蔬菜生产格局。明清时期美洲花生和向日葵的传入,为我国油料生产增添了新的原料,进一步丰富了我国的食用油品种。因这些农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导致花生、烟草、棉花等作物市场价格远高于粮食作物,因此美洲作物商品性生产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成为农民谋生致富的一种重要手段。

——摘编自王思明《美洲原产作物的引种栽培及其对中国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小麦能够在美洲大陆传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洲作物传播对中国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

①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 ②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
③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 ④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21-09-06更新 | 7479次组卷 | 77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读1867—1935年中国机制棉纱进口量变化曲线图(单位:海关担。据《中国旧海关史料》整理)。依据此图分析,20世纪以来,中国机制棉纱量增长停滞并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抵制外货已逐渐深入人心B.政府对棉纺织业较为重视
C.西方经济侵略模式的变化D.近代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
2021-04-06更新 | 454次组卷 | 7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吉林油田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明清是中国古代最后两个王朝,这一时期,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引入中国,不仅提高了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还使农业经营发生了变化。隆庆元年(1567)部分开放海禁后,海外贸易勃发展。中国精美的丝绸和瓷器等产在世界市场上有着极好的销路,白银便源源不断地往中国内流。到万历年间,白银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手中握有大量白银的徽商几乎遍布全国各地,进行大宗的商品长途贩卖。明朝后期,许多富带着大量资本经营起矿冶业等产业。在这种历史潮流推动下,徽州的士人十之七八“以而贾”甚至“左儒而右贾”,习以为常。

——摘编自中《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材料二     清代,仅江宁丝织业中的缎业一行中,一手工工场就有织机五云百架,即以每架织机用工二人计,一家手工工场雇佣机工也达千人以上,这还不包括为之直接和间接服务的家庭络工和染坊等工作人数在内。山东济宁六家制烟工场就有雇工人四千之多。唐英在《陶冶图编中写道:“景德一镇,僻处浮梁邑境,周袤十余里……缘瓷产其地,商贩毕集,民窑二三百区,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余方,靡不借瓷资生。”…每一瓷器的生产要顺次经过二十多个加工阶段,并且在这每一个加工阶段中,还有更细致的分工。

                                                                                             ——摘编自晁中辰《明后期白银的大量内流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产农作物引进给明朝农业带来的变化和明中期白银内流推动商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手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工商业发展给思想文化领域带来的影响。
6 . 下图是哪一朝代的疆域图
A.西晋B.东晋C.北宋D.南宋
2021-11-08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所示为国际货币基组织对近期世界经济发展的统计及预测、由图可知
A.发达国家丧失经济竞争优势B.世界经済重心已经发生转移
C.发展中国家经济争力增强D.丝济全球化改变国际政治楴局
2021-03-18更新 | 202次组卷 | 4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63-1914年的一个半世纪,欧洲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并不是平行或独立地进行的。它们互相依赖,相互之间不断起作用。这种连锁反应如下图所示: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图中“一系列重大变革”中的一对关系或多个关系的内在联系,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10 . 下图为古代主要文明分布示意图,据此图可得知古代世界的文明
A.多元分散,独立共存B.相对孤立,毫无交流
C.起源中东,不断扩散D.欧亚领先,非洲落后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