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拉丁美洲,西班牙广泛推行反动的殖民政策,对殖民地实行“分地”和“监护”制,任意用抓“加勒比人”的名义逼印第安人成为奴隶或去矿井、种植园服苦役。16世纪上半叶,印第安人每年被屠杀1200至1500万人;西班牙入侵时,海地人口约6万人,至1548年时仅剩600人。西班牙殖民者在1545—1560年平均每年从美洲运到西班牙的黄金达5500公斤、白银达246000公斤。殖民者还利用天主教和所谓的“异端法庭”来奴役、压迫印第安人。

——摘编刘明翰、陈月清《郑和七下西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贡献》

材料二   地理大发现以及随之发生的商业革命和殖民扩张所造成的各种后果,集中到一点,便是资本势力的增长,一个新兴的拥有资本的阶级——资产阶级——首先从西方登上历史舞台。西欧国家的银行家、商人和工场主的地位蒸蒸日上,他们注定要通过政治革命和工业革命,建立自己的政治经济统治,由此加速西方社会经济的根本变革,并且影响整个世界。世界市场的突然扩大、流通商品种类的增多、欧洲各国竭力想占有亚洲产品和美洲资源的竞争热、殖民制度,所有这一切为打破生产的封建束缚起了重大的作用。

——摘编自吴于、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班牙殖民者在美洲殖民的手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试析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对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 . 1884年11月,德国首相俾斯麦主持召开了柏林会议。他指出,这次会议的目的在于促进非洲土著“文明化”,使非洲内陆地区更为开放。英、法、美等各国代表经过秘密谈判,最后达成了“有效占领”原则。据此可知,柏林会议(     
A.意在改变非洲封闭的社会环境B.刺激了列强加速瓜分非洲
C.使得列强之间冲突进一步加剧D.奠定了德国殖民大国地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3 . 《独立宣言》指责英王乔治三世在殖民地实施“长期虐政”,并详细描述了《印花法》等税收法案如何剥夺殖民地的财产和自主权。这反映出英属北美殖民地(     
A.主权受到侵犯B.经济受到严重剥削
C.民众生活贫困D.人民完全没有自由
4 . 随着原始社会的逐步发展,人们开始驯化动物,如牛、羊等,畜牧业由此形成。人们通过分工来照顾和繁殖牛、羊等,同时从中获得剩余产品,如奶、羊毛等。这一现象(     
A.激化了阶级矛盾B.推动了部落的形成
C.缩小了贫富差距D.有利于私有制产生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航路开辟”是世界历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中外学者对此有过许多论述,也存在一些不同看法。那么,开辟新航路仅仅是为了寻求黄金、白银、珍珠、宝石和香料,还是也有占地移民、寻找销售市场和争夺霸权等目的?哥伦布代表的是封建阶级,还是新兴资产阶级?对哥伦布的“发现”应怎样评价?是“全盘否定,坚决骂倒”,还是“基本肯定”?哥伦布是“殖民主义海盗”,还是“伟大的航海家”?

——摘编自赵瑞芳《“新航路开辟”研究中的几个问题——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新航路的开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所占用的劳动力占21.7%,1901年降为8.7%。制造业、矿业和建筑业所占用的劳动力从1801年的29.7%上升到1901年的46.3%。城市就业机会增加,把大批农村人口吸引到城镇和工矿区,随着工业集中化趋势的出现,一大批工业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工业城市的发展促进了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的发展。在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25%,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比重则相应降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在新型的工业区出现了像曼彻斯特、格拉斯哥、伯明翰这样的大城市。

——摘编自纪晓岚《英国城市化历史过程分析与启示》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中国城市化平稳发展,19581960年“大跃进”时期,城市化上升很快,尤其是从19581959年,城镇人口比重从16.3%骤然跃升两个多百分点,达到18.4%。1961年城市化水平开始下降,虽然1963年到1964年有短暂的回升,但总体趋势是下降的,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1978年。1978年以后,中国城市化水平开始稳步上升,2004年达到41.76%。

——摘编自胡爱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分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英国城市化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工业革命与城市化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因素。
7 . 治安官是美国各个县(county)的执法者,负责维持县域内的治安,常被译为“警长”。治安官由民选产生,可连任。据不完全统计,自1924年威斯康星州产生该州第一位女性治安官以来,州内已有超过1/3的县出现女性候选人,有的人被提名不止一次。这反映出,美国基层治理(     
A.凸显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B.以维护地方的治安为核心
C.体现了现代性与传统的交织D.注重激发女性的参政意识
8 . 《乌尔纳姆法典》(约前21世纪末颁布于苏美尔人建立的某王朝)的制定者以人民之父自居,鼓励臣民将国家视为家庭,将他的法律视为家规。前20世纪后期,苏美尔国家君主颁布的改革条例、债务免除命令和单行法令,往往都以书面形式记录在案,也被称为法典。这说明,苏美尔人(     
A.没有经历习惯法时代B.统一了两河流域法制
C.商品债务关系较发达D.法制建设服务于王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山顶洞人时期,我国开始出现捕鱼,主要地点是在附近的池沼;新石器时代捕鱼开始普及;周代有海上捕鱼,并对捕鱼实行管理,限制破坏水产资源的渔具;明代海洋捕捞业继续受到重视,出现了大渔船及禁海期。由此可知,推动我国古代捕鱼业发展的因素是(     
A.商业的发展B.集体劳作的方式
C.国家的推动D.生产工具的进步
10 . 唐中期,长安城内修建了专门给流动人口居住的“客户坊”,到五代时“又听人入财拜官,以财多少为官高卑之差。富商大贾,布在列位”。这些做法有利于(     
A.商人社会地位的提高B.都市建设规模的扩大
C.财政收入结构的转变D.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