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63 道试题
1 . 葡萄牙率先在欧洲建立起了高度集权并极其高效的中央政府,它可以发挥国家动员能力,使全国上下空前团结统一、领导国民高效开展大规模国家计划。该状况(     
A.使葡萄牙率先到达了美洲B.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政治前提
C.促使欧洲爆发了价格革命D.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动力
2024-05-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中世纪西欧,国王乃至每个等级的领主,在其领地范围内,均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即使是国王,其契约或法律的行使,也不应超出王室庄园的范畴。下列能为此提供佐证的是(     
A.天主教会权力的扩大B.庄园管家地位的提高
C.庄园法庭的普遍设立D.城市自治的逐渐形成
2024-05-14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波斯帝国兴起后,统治者基本接受了亚述和埃及的制度,实行君主专制,并利用官僚队伍管理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波斯还实行行省制,建立了统一的税收体系,发行货币,广修道路。这反映出(     
A.地中海区域实现统一B.古代文明的区域性扩张
C.商品经济的发展受阻D.亚非欧诸文明特质消失
2024-05-1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从公元前4500年到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人迁入两河流域河谷地区,与本土居民融合在一起,逐渐确立了统治地位。在这个历史进程中,两河流域(     
A.原始农业发端B.种姓制度出现C.法老权威确立D.城市国家形成
2024-05-1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参加文官考试的人员素养作出了具体规定。1924年广州国民政府公布了《考试院组织条例》《考试条例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第二十条中规定,荐任文官考试者必须满足:一、本国国立大学或者高等专门学校习各专门学校学科三年以上者;二、经政府认可之外国大学、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科学习三年以上者;三、经政府认可之本国公立、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习各专业学科三年以上毕业者;四、委任文官考试及格后,在行政官署服务三年以上者;五、习政治、经济、法律之学与第一款至第三款各学校毕业,有同等之学力,并有荐任以上相当资格,经考试院甄录试验及格者。

——摘编自杨芳《孙中山的文官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孙中山的文官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在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时期,总统不但任期长,还拥有任命总理、提起全民公决、解散议会及宪法委员会等专属权力。但自宪法颁布的第三年起,没有一个总统敢于解散议会;相反,多名总统迫于众议院和舆论压力而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的法国(     
A.封建政治残余犹存B.共和体制得到巩固
C.政体变更颇为频繁D.参众两院彼此掣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北方移民建立的政权东晋和南朝,将中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带到了南方,并给北方的非汉族政权带来示范作用。如北魏孝文帝改革朝仪的两位主持者,都是熟悉南朝典章制度的人物,改革的参照物也是南朝;秦朝至三国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部分土地和人口游离于汉族政权之外。永嘉之乱后,南迁的政权为了延续统治,不断扩大开发地区和设置新的行政区,汉族政权的实际疆域进一步扩大;北方移民的大量迁入和迅速繁衍,使得汉族逐渐成为南方地区的主体民族。

——摘编自葛剑雄《中国移民史·先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

材料二   陕南原以种植小麦为主,移民的到来,使汉中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大米逐渐成为汉中、安康河川地带的主食,但远离汉江沿岸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米面共存或者更偏向面食。面食兼具南北,其中蒸面、热干面等具有荆楚色彩。米食除了米饭,以米制面也是一个特色,汉中著名的热米皮就是以大米粉蒸制而成,这是大米的面条化吃法。陕南山区在明清以前主要种植大麦、小麦、燕麦、荞麦和豆类,移民的到来导致苞谷和洋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改写了传统的五谷种植结构,其中苞谷糊汤是商州人的最爱,爱用辣椒、生姜、花椒、酿造醋、酸菜、泡菜等,汉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泡菜坛子,这和湖南、四川人极其相似。汉中有“三天不吃酸,腿杆打闪闪”的俗语,在西南及两湖也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弯弯”“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转转”等说法,说明汉中与巴蜀、湖湘在饮食文化上有相通之处。

——摘编自田龙过《明清移民与陕南饮食文化的历史变迁》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北民南迁促进民族交融的主要表现。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陕南饮食文化的特点,分析中国古代移民潮形成的原因。
8 . 主营百货及皮毛生意的某山西商号,从天津等地采购货物,用驼队运往酒泉、敦煌(分号)后批发给当地商贩,再将分号收购的山货、皮毛运回包头(总号),继而转运天津。该商号不仅运送本家商号货物,还承办别家商号的代运业务。这类山西商号的活动(     
A.促进了西北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B.凸显晋商在经济领域的引领作用
C.推动了西北与国内外和平友好往来D.构建内地之间物质技术交流平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认为,罗马人不但用自己的劳动和心智创造了本地区文明,而且还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和气魄,在开放、融合中创造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发达文明。由此可知,罗马文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为(     
A.坚持本民族物质文化特色B.坚持开放并不断融合文化
C.激发民族创造力和自豪感D.地中海区域得天独厚优势
10 . 孔子主张“仁”“为政以德”“使民以时”;反对“暴政”,反对残酷剥削,反对“非礼”。孔子有关“仁”和“礼”的学说(     
A.成为封建时代政治和社会伦理的源泉
B.标志着儒家思想体系的逐步官方化
C.推动我国社会伦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D.阻滞了新的社会形态的孕育和诞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