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小说即使虚构,也要写上真实的年代、真实的地点,甚至真实的人名。故事是虚构的,故事发生的空间与时间却是真实的;人物是虚构的,人物的名字却是真实的。中国小说的书名常冠以记、传、志之类的字样,如《石头记《水浒传》《东周列国志》等,记、传、志本身就是史书体例的称谓。由此推知,古代小说(     
A.与历史著作具有同等史料价值B.能够准确记述历史人物的事迹
C.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史料运用D.反映出时代对历史叙述的影响
2023-06-01更新 | 1059次组卷 | 1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华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为陈独秀不同时期对义和团的评价。据此可知(       

1918年

1924年

产生义和团这怪物,原因在于:第一道教,第二佛教,第三孔教,第四以儒释道为精神的中国戏剧,第五“仇视新学妄自尊大之守旧党”。
——摘编自《克林德碑》,《新青年》第5卷第5期
他们只看见义和团排外,他们不看见义和团排外所以发生之原因——鸦片战争以来全中国所受外国军队、外交官、教士之欺压的血腥与怨气!
——《我们对于义和团两个错误的观念》,《向导》第81期
A.实物史料的价值高于文献史料B.口述史料应与学术研究相结合
C.多方史料互证可确认历史事实D.时代背景可能影响撰述者认识
2023-11-13更新 | 24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七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3 . 公元前59年,汉赋名家王褒在今四川成都附近写下了《僮约》,如“脍鱼炰鳖,烹茶尽具”“武阳买茶,杨氏担荷”“绵亭买席、牵犬贩鹅”“贩于小市、往来市聚”都是其中的名句。据此可以推知(     
A.汉赋的描写诙谐没有史料价值B.秦代政府鼓励商品经济发展
C.汉代庄园主具有强烈好斗风气D.西汉时期四川饮茶之风兴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8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把敦煌壁画的著名故事重新绘制并拍摄为动画片《九色鹿》。下图为今天看到的壁画原图(图1)和动画片的图画(图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图1属于第一手史料,图2属于第二手史料
B.图2真实地还原了图1的原貌
C.图1只有历史研究价值,图2只有传播价值
D.图1有助于图2的传播和普及
2023-10-17更新 | 73次组卷 | 7卷引用:全国百所名校大联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起点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宁波市区宋元时期城市生活类遗址出土瓷器基本情况

产地

时代

浙江地区

江西地区

福建地区

北方地区

海外地区

北宋

越窑、龙泉窑、婺州窑、泰顺窑

景德镇窑、吉州窑

建窑

定窑、磁州窑、耀州窑、临汝窑

高丽青瓷

南宋

龙泉窑、越窑、越窑仿官窑、南宋官窑、江山窑

景德镇窑、吉州窑

同安窑、德化窑

定窑、磁州窑、钧窑

高丽青瓷

元代

龙泉窑、永嘉窑、泰顺窑、临安天目窑、江山窑

景德镇窑、吉州窑

浦口窑、德化窑

磁州窑、钧窑

高丽青瓷

(说明:1.今浙江宁波地区即宋元时期的明州;2.在宋代瓷器中,官窑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和临安,由宫瑟设窑烧造的青瓷)

——摘编自吴敬、付亚瑞《明州城遗址出土宋元瓷器与明州港市的考古学观察》

材料二   宋代皇帝都喜欢饮茶,并常将北苑(属福建)进贡的建茶赏赐给皇亲贵族、近臣与功臣。这一时期,比试茶品高低的斗茶风气盛行,经过丁谓、蔡襄等士大夫的倡导,逐渐传播到上层社会,最终成为一种清新雅致的茶道艺术。当时以福建建州为中心烧制出的各种瓷器称“建盏”。宋初,当地一些窑工技师在黑釉盏中有意加点白釉烧造而成的“鹧鸪斑”,是当时生产工艺中的新技术,“点试茶家珍之”。此外还有免毫盏、油滴盏等种类,仅宋代建阳水吉一带就有龙窑99条,其窑炉的长度短则几十米,长则百余米,一窑的装烧量最高可达十万余件。

——摘编自杨静《宋代建茶的崛起与茶文化兴盛关系探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产地视角指出出土瓷器各自具有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项推动宋代建盏制造业发展的因素,并说明理由。
6 . 粮食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铭砖刻文有“有东门从南第廿三行从西第五窖”
苏州通天二年粗糙米白多一万三
xx十五石耗在内
“押仓使孙亮 监仓御史陆庆”
       

——在洛阳出土的隋唐时期含嘉仓的铭砖

凡凿客置屋,皆铭砖为庾斛之数,与其年月日,受领粟官吏姓名。又立牌如其铭。

——《唐六典》

材料二   《贞观政要》有言“今省徭赋,不夺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稼。此则富矣。”《全唐文》载:“如时当大稔,事至伤农,则优与价钱,广其籴数;谷若稍贵,籴亦便停。所余少多,与年上下,准平谷价,恒使得中。”《唐律疏议》规定:“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州、县以长官为首,监、署等亦准此。”

——据《新唐书》等

(1)材料一的铭砖记录了哪些信息?分别说明含嘉仓铭砖与《唐六典》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唐朝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举措,据此可得到哪些启示?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早期的航海家,曾记述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情景。春天,他们砍去树木,松平土地,每隔三英尺挖一穴,把玉米籽粒放在穴里。当成千上万条的青鱼和鲱鱼游到河溪上游产卵的时候,印第安人捕鱼肥田。他们曾比较用鱼肥田比未放鱼的玉米,其产量要高出三倍多。

——摘自佟屏亚《印第安人的贡献》

史料二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英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摘自汤丽清《种子漫谈》

史料三   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玉米是一种庄严的形象,人们崇敬地把玉米植株和果穗的图象绘画在庙宇上,塑造在神像上,编织在衣物上,镶嵌在陶器上。很多印第安部落都以玉米命名、称为“玉米族”或“青玉米族”,并以此尊称自己的酋长。

——摘自汤丽清《种子漫谈》

材料二   法国人最早种植玉米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公元十五世纪。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太久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选择培育的玉米就引进到欧洲。法国驻葡萄牙的一位外交官员把玉米做为珍品奉献给法王路易十六,受到王后的赞赏。玉米以它那翡翠碧绿的茎叶、璀灿绚丽的顶花和硕大丰满的果穗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最初被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在皇宫贵族的庭院里。公元十六世纪中期,欧洲各地遇到亘古未有的连年饥荒,玉米良好的食用价值立即被人们发现,并迅速在法国,也在欧洲很多地方作为粮食作物广泛传播开来。

——摘自张岳华《玉米史话》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玉米种植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分别作出对相关史实的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玉米传入法国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21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廊坊卓越艺术职业中学2024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封泥是古代信函文书封缄的实物遗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如图为秦“右丞相印”封泥,在下列研究主题中,它最适合用来研究秦代(     

A.中央政府机构的设置B.手工业经营发展水平
C.官僚政制的运作方式D.地方职官体系的变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明之初,朝廷编定民间户口、赋役,各给户由,我仁六公克当四五都一甲(甲首)。值壬年策应公务,计管甲三户:本都大帽刘玉,即今溪头张偷;德化石山吴隆;景山李早,即今柯舜、柯兴隆。顺治戊子年,依明制编户藉,吾族仍一甲之班。嗣是军兴旁午,最苦大当,荷先祖默佑,米产如故,实赖一、二贤子孙支持之力。康熙廿三年甲子以后,上宪严革里役之弊,至庚午,制台兴公又设均苗法,每班酌定五十三石零,吾族丁米不减于前。邑官吏……将户内管甲拨出他班,而本族依旧居四五都一甲十班之首。自古及今,大造编审,米有增减,户头易名,难以详载。康照辛丑年编审,尚有四十余石,配官丁二十丁,户名今称郑泰矣,嗣后又再易郑雄。

——摘自福建永春县荣华《郑氏族谱》


(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及清代前期基层治理的基本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及清代前期基层治理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族谱的史料价值。
10 . 陆游在《弊庐》一诗中声称自己的屋合是“欹倾(歪斜、歪倒)十许间,草覆实半之”,但学者通过对陆游诗文的综合考证,认为陆游的居所是一处占地颇广,有着数十间以瓦房为主的屋宇,外围还有十多亩园林地的乡间庄园。由此可见(     
A.诗歌因带有强烈的主观性不能作为史料
B.诗歌作为一手史料有较高的实证价值
C.“以诗证史”要注意文学性和历史性的关系
D.存世史料和后世研究的矛盾无法再现历史真相
2023-09-26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崇化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