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外界之势力之影响于学术,岂不大哉!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于内,政治之纷乱乘之于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于社会之要求,于是诸子九流各创其学说,于道德、政治、文学上,灿然放万丈之光焰,此为中国思想之能动时代。自汉以后,天下太平,武帝复以孔子之说统一之。其时新遭秦火,儒家唯以抱残守缺为事,其为诸子之学者,亦但守其师说,无创作之思想,学界稍稍停滞矣。佛教之东,适值吾国思想凋敝之后,当此之时,学者见之,如饥者之得食,渴者之得饮,担簦访道者,接武于葱岭之道,翻经译论者,云集于南北之都,自六朝至于唐室,而佛陀之教极千古之盛矣。此为吾国思想受动之时代。然当是时,吾国固有之思想与印度之思想互相并行而不相化合,至宋儒出而一调和之,此又由受动之时代出而稍带能动之性质者也。自宋以后以至本朝,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至今日而第二之佛教又见告矣,西洋之思想是也。

——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1905年)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明王国维所谓“能动时代”与“受动时代”的含义及表现。
(2)请证明自宋至晚清中国“思想之停滞略同于两汉”的观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加试题】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华盛顿被称为美国的国父,在两国的历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2月后)尽管孙中山名义上是领导人,他却未能控制全国。……实际权力掌握在官僚和军阀手中,……1926年以前的民国初期若干年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之一。以下几个因素可以解释这一悲惨结果。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这使得中国内地许多年来未受到与西方交往的影响。内地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贮藏所,几十年来注重传统的文官候选人一直是从那里产生。他们组成的官僚阶层由知识分子构成;而这些知识分子专心于儒家经典著作,因而,他们更强调的是伦理原则,而不是手工技艺或战争技术。其次,这一统治阶级因以下事实而进一步受到约束:除佛教外,中国没有或几乎没有借用国外东西的传统。……最后,年轻的、受过西方教育的中国人也应负部分责任。他们中的一些人虽然在民国初期起了主要作用,但他们却试图在中国建立一些与他们从国外、尤其是从美国观察到的制度完全一样的制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新建的美国首都就命名为华盛顿。1885年在美国首都正式建成高555英尺的纪念塔,内壁嵌有190块石碑雕刻。其中有一块是中国大清政府赠送的石碑,上面刻有徐继畲撰写的批颂辞。文曰:

“按华盛顿,异人也。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浸浸乎三代之遗志。

“其治国崇让善俗,不亦迥与诸国异。余尝见其画像,气貌雄毅绝伦。呜呼,可谓人杰矣哉!”

谢尊修罗永年编著《政治家卷——华盛顿》

(1)结合所学,指出辛亥革命后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做出的努力,并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资产阶级共和国名存实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别指出“开疆万里”“不僭位号、不传子孙”“创为推举之法”的主要内容。综合概括华盛顿的优秀品质。

2018-11-03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民族中学2019届高三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列宁认为: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植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探明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英国社会学家斯宾塞将达尔文的学说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他认为,人类社会也像自然界一样,存在着生存竞争。在竞争中,强者生存了下来,而弱者则被淘汰。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进步。20世纪30年代,德国学者认为,不同种族为生存空间而斗争,成功的种族必将扩大其生存空间,宣称“血是一切”,日耳曼人的血是“天下最好的血”,"德意志人天生要成为世界最高民族”。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三》教材和教师用书、资中筠《从社会进化论说起》

材料二   戊戌运动中,所有学科门类中,社会影响最大的当属生物学。1898年,严复节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出版了《天演论》,宣扬人类“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他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将进化论的适用范围推向极限,痛陈物竞天择、弱肉强食是万古不易的天演定律,中国已处在“弱肉”之命运,如再不自强,必将亡国灭种。1912年,中国工业建设会认为“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的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然而,晚年严复开始对所谓的“进化论”进行批判,他说:“不佞垂老亲见支那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此不独吾言为然,即泰西有思想人亦渐觉其为如此矣。”矛头直指西方国家以进化论为掩盖,在人类世界中弱肉强食、特强凌弱,同时也对传统中国文化给予充分肯定。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西方思想界对“进化论”的认识。
2021-08-3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2015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明朝前期,消费呈现尚检、务实特征,万历《通州志》卷2风俗载,南直隶通州“弘、德之间,枕有淳本务实之风。”成化《山西通志》卷2载,太原“工商务实勤俭”。然而,中期以降,消费发生嬗变,凸显奢靡之风尚,乾隆《震泽县志》卷25风俗序载,苏州府“万历以后迄于天崇,民多世富,其奢侈乃日甚一日焉。”上至皇室下至民间竞相奢靡,顾炎武认为:“自神宗以来,黩货之风日甚一日,国维不张,而人心大坏,教十年如此矣。”消费奢靡,对明代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张邦建《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与16世纪相比,这一时期欧洲消费竞争的特征发生了变化。首先,消费竞争的主体是家庭,竞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家族的地位和荣耀;到了18世纪,消费竞争的主体则成为个人,消费竞争的目的是为了个人的地位和荣耀。其次,16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政治,但18世纪消费竞争的动力主要在于文化与市场,其表现形式就是对时尚的追逐和竞争。而时尚的制造者不仅仅是贵族,市场也参与到时尚的制造中来……时尚的大众参与导致西方进入了“大批量需求”时期。

——李琴《从勤俭节约到消费至上对西方消费主义文化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中后期社会风尚嬗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明朝中后期与16-18世纪欧洲消费变化的相同之处,并分析由此产生的主要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英国学者爱德华卡尔认为:“民族主义通常被用来表示个人、群体和一个民族内部成员的一种意识,或者是增进自我民族的力量、自由或财富的一种望”

材料一:近代以来,随着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开始传人中国,并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兴起、发展和高涨。1901年梁启超指出:“今目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1903年101个留日的浙江籍学生创办的《浙江潮》开篇即言“今日者民族主义发达之时代也,而中国当其冲,故今日而再不以民族主义提倡于吾国,则吾中国乃真亡矣”孙中山先生也大声疾呼:“堂堂华国,不齿于列邦济济衣冠,被轻于异族”,他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振聋发聩。九一八事变后,空前的民族危机更加促进了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和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近代日本的有识之士在目晴了西方的崛起和中华帝国的逐渐袁败之后,产生了强烈的国家和民族的危机意识1868年明治政府建立,当局利用行政权力建立了国家神道,以天皇崇拜为主体,并为曾为天皇尽力的历代人物设立祭祀的神社,将神社制度纳入国家制度框架内,自上而下强行推广,竭力树立日本人的国家意识,谋求国民的统一及国民与国家的同一性。相对于欧洲的“群众性民族主义”而言,日本近代民族主义属于“官方民族主义”一类。其本质特征是“民族与王朝制帝国的刻意融合”,在“官方民族主义”的引导下,近代日本在明治以后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与侵略的道路

——摘自向《日本近代民族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日本官方民族主义的特点,并指出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主义的认识。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女学的兴起和女子受教育权利的确立,救亡图存的需要和女性自身的初步觉醒,使得女子将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妇亦有责焉”的口号。
——安徽人文讲坛《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梁启超曰:“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女学》
材料二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女学”兴起的原因,概括梁启超“女学观”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材料二反映新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从1952年或2000年中,选取一个发展阶段,概括其特点并说明原因。
2016-11-27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届贵州贵阳一中高三上第二次适应性考文综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