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166月,北洋政府恢复《临时约法》,在反对袁世凯复辟中表现积极的孙洪伊被任命为内务总长。孙洪伊认为内务部官员参与复辟大典特别积极,所以要整顿部务、清理之前“附逆”者,将参与帝制的64人停职。此前,新任交通总长许世英擅以部令将交通部三十余名官员停职更换。被停职官员向平政院提起行政诉讼。孙洪伊未依据平政院要求提出正式答辩书,而以部门间咨文的形式回复,根本质疑平政院管辖权:其一,“平政院只能受理人民与官吏之诉讼,不能受理属员与上官之诉讼”,故而被解职文官不具备行政诉讼的主体资格;其二,“《文官保障法》未经国会通过,不得依为根据”,故而受处分官员起诉所依据的实体法无效;其三,平政院乃是袁世凯的政治遗产,《平政院编制令》的法律效力值得怀疑。

孙洪伊抗辩理由并非全然无理,但平政院裁判书指出“被告对于原告经本院咨送诉状副本迄今未依式提出答辩,应认为自行抛弃答辩之权利”。据此,平政院在判决书中不必回答《文官保障法草案》法律效力问题,也不需提及《行政诉讼法》是否可适用于官吏的争议问题。平政院抓住内务部处分违反法令且超越权限(“蔑视大总统职权”)的软肋,裁判取消内务部的处分,并宣告:“虽依据通常行政法理,部长于所属贤否,行使其监督权以为考核固非所禁,如认有必须解除其职者,则应于法律上有正当明确之事由;系荐、简任各职又应呈奉大总统令公布照准;即职属委任,亦不得无故勒停。”平政院裁判后,孙不肯配合,总统黎元洪、总理段祺瑞及多名国会议员均卷入此政治难题,最终以孙洪伊免职,连带国务院秘书长、总统府秘书长(与孙同一派系)去职而告终。

——摘编自聂鑫《平政院裁判与近代中国文官保障制度的司法实践》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内务部停职案出现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洪伊败诉的原因,并简析内务部停职案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当今世界,民用航空的发展已成为现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2000年国际民航组织预计未来5年世界航空运输市场需求将保持客运5%、货运6%左右的增长率。1978年美国实行放松管制和开放天空,在此影响下,20世纪80年代欧盟17个成员国航空市场完全自由化,随之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开放了天空。1997年全球有363个航空公司联盟,2000年达美航、法航、大韩航和墨西哥航宣布共同组建“天合联盟”,这是现今世界航空运输业已形成五大联盟中涵盖航线最多的联盟。日航、墨西哥国际航、加拿大航、新西兰航、德国汉莎航、法航等相继实施了私有化。为了使航空公司的销售信息迅速、广泛地被消费者掌握,因特网作为高效优质的传播媒介、低成本的通讯手段、崭新的促销方式被航空公司广泛应用。

——摘编自杨国庆《中国民航发展展望》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仅为157万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万人,货邮运输量767吨,仅有12架小型飞机,12条短程航线。2004年,全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230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1.2亿人,货邮运输量273万吨,年平均分别增长19.4%19.0%16.4%,高出世界平均水平两倍多。截至2004年,我国民航定期航线航班达到1200条,其中国内航线(包括港澳航线)975条,国际航线225条,定期航班国内通航136个城市、国外通航38个国家的80个城市,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中心,干支线相结合的航空运输网络。特别是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民航重点改建、扩建、迁建和新建了北京、上海、广州等80多个大中型机场,机场设施越来越接近航空发达国家的水平,2004年,全国共有通航机场137个。200210月,民航总局直属航空运输及服务保障企业联合重组,成立了三个航空运输集团和三个航空服务保障集团,并与民航总局脱钩;200310月,组建了空中警察部队;20047月,完成了90多个机场的属地化管理移交工作。

——摘编自王志清《我国民航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21世纪初世界民航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21世纪初我国民航业发展的主要表现。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民航业发展的建议。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40年,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这次革命是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矛盾激化、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权力和利益冲突的结果,最终以资产阶级的妥协、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而告终。由于革命的不彻底性,英国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不是在彻底推翻封建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是在继承和改造原有的封建法律制度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

英国资产阶级法律一方面继承了封建法的形式和诉讼程序,保留了财产法、契约法、侵权行为法的结构体系;沿用封建法中的一些具体诉讼制度和司法原则,如陪审制度巡回审判制度、遵循先例制度等。另一方面对封建法律体系也进行了许多改造,大批法官和法学家在总结16世纪以前法律的基础上,对部分法律原理和原则重新作出解释,使之逐步适合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的发展,并撰写了大量普通法著作和案例汇编。

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法律或废止法律,不得在和平时期征集或维持常备军,不得对臣民使用酷刑,不得对臣民征收超额的捐税和罚款,不得设立宗教法院和特别法院,议员在议会中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臣民享有包括不受法律追究地向国王请愿、自由选举议员等一系列权利。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进一步规定,一切法律非经议会通过、国王批准均属无效。

——摘编自何勤华等主编《西方法律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资产阶级法律制度建立和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的意义。
2024-01-2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3—1957年,我国运输网有了很大发展。经过5年建设,新建铁路33条,恢复铁路3条,新建和修复铁路干线、复线、支线和企业专用线共达9300多公里,铁路通车里程比1952年增加22%;海拔高、工程极其艰巨的康藏、青藏、新藏公路先后建成通车,全国公路通车里程比1952年增加1倍:内河通航里程由1952年的9.5万公里增加到1957年的14.41万公里,增加了0.5倍;民航航线里程1957年则比1952年增加1倍。

——摘编自《中国经济发展史(1949—2010)》

材料二   铁路迎来了史无前例的跨越式发展,高谏铁路从无到有飞速发展,生产出时速高达350公里的动车组,标志着中国铁路运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和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械至2012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7万公里,比2002年增长34.7%;公路里程达到423.8万公里,增长1.4倍;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达到328.0万公里,增长1.0倍。旅客周转量由2002年的1.4万亿人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3.3万亿人公里,货物周转量由2002年的5.1万亿吨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17.4万亿吨公里,沿海规模以上的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由2002年的16.7亿吨增加到2012年的66.5亿吨。

----摘编自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1949—2012)》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3-1957年我国运输网建设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1世纪初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2024-01-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明代中后期,“商贾之家,策肥而乘坚,衣文绣绮……其富与王侯同也”。扬州商人因资本雄厚,更是“无不盛宫室,美衣服、侈饮食、饰舆马及诸摊钱之戏”。商贾们的美衣服风俗很快就蔓延到了整个社会,“中外臣僚士庶之家,靡丽有华,彼此相尚,而借贷费用,习以为常……首饰则滥用金宝,娼优下贱以绫缎为约,市井光棍以锦绣缘袜,工匠技艺之人任意制造,殊不畏惮。虽蒙朝廷禁止之诏屡下,而民间僭用之俗自如”,使得原本民风非常淳朴的地区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晚明服饰的变化中,以苏州为代表的吴中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经济条件,服饰最为新潮,引起周围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的关注,遂成为时代风尚播布的策源地。时人谓苏州“善操海内上下进退之权,苏人以为雅者,则四方随而雅之,俗者,则随而俗之”。“吴俗习奢华,乐奇异,人情皆观赴焉。吴制服而华,以为非是弗文……四方重吴服,而吴益工于服”,以至于有“吴俗奢靡为天下之最”的说法。

——摘编自毛佩琦主编《中国大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服饰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服饰变化的趋向及其影响。
2024-01-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如图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材料四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同时,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
(2)图一中国古代和图四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的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
(4)结合材料四回答建国初我国建立了哪些“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
2024-01-1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坤舆万国全图》是明万历年间利玛窦和李之藻合作绘制的世界地图,通幅纵168.7厘来,横380.2厘米,全图完全用中文标注地名。主图为椭圆形的世界地图,包括欧洲、非洲、南北美洲、南极洲以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此外,还附有一些小幅的天文图和地理图,例如天地仪图、日月食图等。主图采用了16世纪世界地图编绘时流行的椭圆投影,大洲轮廓与实际海陆轮廓基本一致,但中国、美洲的经度误差较大,并且改变了欧洲以本初子午线置于地图中央的传统,使中国正好出现在地图中央,迎合了当时中国“天下中心”的观念。图中的中国部分,主要参考了《大明一统志》中的附图以及《广舆图》《古今形胜之图》等中国地图。

——摘编自故宫博物院《图文天下——明清舆地学要籍》等

材料二   对于中世纪前期的法国人来说,世界上只存在希伯来语、希腊语和拉丁语,它们都是《圣经》所使用的语言。相比之下,只适用于以巴黎为中心的法兰西岛范围之内的法语,只是一个小的支流,属于方言土语。1330年,巴黎的法兰西岛方言被腓力六世指定为国王语言,王权所在地巴黎的地区方言演变成具有高于其他方言地位的共同日常交际用语。法国在路易十四之后发展成为欧洲强权,18世纪欧洲各国贵族也欣赏法国贵族的生活方式,法语变成欧洲各国的宫廷语言。如1714年《拉斯塔特条约》签订以后,欧洲的一切国际条约都以法语书写为主。

——摘编自陈文海《民族语言民族文化民族国家——法国中世纪后期语言文化的民族化进程探析》

材料三   二战后,法国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新中国支持越南人民抗击法国的解放战争取得胜利。1954年中法两国总理首次会晤,打开了两国关系的新起点。进入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大,中法关系迎来历史性转折。1963年,正值中法两国核武器试验最关键的时候,《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共同声明在伦敦、莫斯科和华盛顿签署,这加速了两国接触。同时,毛泽东多次强调争取“间接同盟军”的重要性并重新解释他的中间地带思想。19641月,中法发布联合公报建交。

——摘编自张锡昌《影响世界格局的“外交核爆炸”》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坤舆万国全图》绘制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分析该图具备这些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法语发展的影响。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法两国由敌对到建交的原因。
2024-01-0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试题
8 . 农业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农作物栽培出现了一些新气象。根据《史记》、《汉书》等文献记载,从西域诸地传入的作物主要有首蓿、葡萄、石榴、胡麻(芝麻和亚麻)大蒜、葱、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豌豆等。另外一种重要的作物高粱(非洲高粱)也是大约四世纪前后从非洲经印度传入我国的。

——整编自吴存浩《中国农业史》

材料二   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浙江多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玉米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畜兼资”。

——摘编自郑楠《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三   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

——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战国秦汉时期我国北方食物栽培的“新气象”。结合所学,从保障北方交通畅通的角度列举西汉政府为上述“新气象”出现所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明清时期玉米引入对饮食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是以农立国的农本国家,十分重视基层组织的建设。从周之乡遂到明清保甲,代有兴革,为确保基层的和谐稳定和实现国家的稳固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代统治者一贯的重视乡宴制度,通过定期举行乡宴,以和乡党之情,以明长幼之序,以叙伦常之亲。古之政治家、思想家.都积极主张设学校以育人才、以兴文治,西汉成帝时下诏仿古之太学,选通达之士为博士,以传先王之道。唐太宗在《颁示礼乐诏》中阐述了礼乐对于安民治国、移风易俗的重要价值。唐宋以后.社会上广泛流行大家族的家法族规、家训族语,还有大量的乡规民约.成为解决乡里事务的重要依据.是国法的重要补充。形成了以基层政权为主干,充分调动了德高望重的老人、族长、士大夫的积极性,使之各展所长,共同治理基层社会。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古代乡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史鉴管窥》

材料二   英国的地方自治是自生的,但作为宪政意义上的地方自治却是以11世纪初期伦敦地方自治为标志的。英国地方区域均为自治单位,由人民推选代表,组织地方议会。地方议会兼为立法与执行机关,自行决议,自行执行,中央机关衬地方议会,予以监督,而不横加干涉。国家和地方虽为一体,但二者之间权责明确,权力适当。载泽等人认为“一国之大,情形之复杂,绝非一个中央政府、一种政策所能应付自如、适宜一切。”“盖自治者,使社会有势力之各阶级,各担任国家之行政,由是义务之思想,政治之知识,浸润于社会各元素之中,而代议政治之基础乃固。故自治者国家与社会之连锁也”。这种自治制度锻炼了民众的政治能力,提高了他们的合作水平,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摘编自陈红《近代中国对英国地方自治的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人眼中英国地方自治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简述中西方基层治理给你带来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时期,“(洛阳南市)东西南北居二坊之地,其内一百二十行,后历经两宋明清的发展,古代商业行会达到了顶峰。古代行会规定,均可优于其他从业者,商业行会在行业活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古代行会的发展离不开强力机构的支持。传统中国,遇事即互帮互助,商会作为工商业者的组织便承担起了这方面的职责,在司法上享有部分的自决权,有很多习惯法就是行会组织通过与地方政权的密切配合而议订的,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其实施。

——摘编自张宇丞《古代商业行会的现代借鉴意义》

材料二   商业组织的革新是城市近代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商会是在清末出现的最为普及的新式商人组织。1896年,张謇议设的商会是包括各行各业的综合机构,也是介于官商之间的桥梁机构,至1912年,全国商会达998所。1930年年初,仅徐州就陆续改组或新成立同业公会36个,1930年冬,选出15人为执行委员,组成委员会,组成监委会。1932年,县商会设立了小额贷款处,无息借用,发放无息贷款的对象是小摊贩。19498月,要求在“一些大中城市改组、改造旧商会,旧工业会、旧同业公会

——摘编自赵良字《近代商业组织的嬗变与城市社会变迁》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商业行会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商会组织的主要功能。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析商业组织与商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3-11-0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白鹭洲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