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一 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之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据材料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解释“无根本之的变动”的含义。
(2)指出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2022-08-22更新 | 556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武昌首义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教育与社会发展】
教育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书院分布地区统计简表(部分)

今地区唐代五代宋代元代今地区唐代五代宋代元代
北京13江苏296
河北312上海44
山西1410浙江515649
山东123福建618511
河南221112四川6315
陕西717江西7822494
安徽2015湖北1710
广东21399湖南87021
港澳1广西101
贵州113海南2
云南1

——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制度研究》

材料二   到15世纪末,欧洲已有40多所大学,基本都设有四个学科:文艺、医学、法律和神学,其中文艺科目深受古希腊影响,内涵丰富。大学具有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性和司法权,能够控制自身的组织和成员;在经济上并不依赖于城市政府,反而对所在的城市经济繁荣大有好处;在大学内部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和各种事务进行管理。虽然宗教思想在中世纪教育中依然占主导地位,但是大学却为新时代文化的出现和知识的飞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王挺之《欧洲中世纪的教育》等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书院发展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书院发展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大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023-06-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的历史已经证明,甲午以后,这两个国家都输了。中国固然没有因此发愤图强;……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外,拿到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拿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

——摘自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

材料二   缔约国就本条约的实施随时进行协议。另外,在日本国的安全和远东地区国际和平与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在缔约国的任何一方的要求下随时可以进行协议。……在和约和本条约生效之日,由日本授予、并由美利坚合众国接受在日本国内及周围驻扎美国陆、海、空军的权利。……未经美利坚合众国事先同意,日本不得将任何基地给予任何第三国,亦不得将基地上或与基地有关之任何权利、权力或权限,或陆、海、空军驻防、演习,或边境之权利给予任何第三国。

——摘自《日美安全保障条约》(1951年)

材料三   近期美国一直高调宣扬“美国的太平洋世纪”,要重返亚太……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彭光谦认为,美国正在加紧进行针对中国的军事战略布局,意在遏制任何可能对美国构成挑战的对手,继续维持美国的全球霸权。

——摘自《希拉里: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甲午中日战争“没有赢家”的理解。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结束到5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遏制中国的主要原因,并指出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发展的基本趋势。
4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初年中国的政治发展其实应视为近现代中国史上的第一次民主转型。1895—1913年“民主”“共和”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频繁出现。
——《真假共和——1912中国宪政实验的台前幕后》
材料二:很清楚的,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2005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1895-1913年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重大政治事件有哪些?分析近代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失败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说出毛泽东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并简单说明我国是如何实现毛泽东所说的两个步骤的?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是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
2016-12-12更新 | 14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湖北省咸宁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2013-06-25更新 | 60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届湖北咸宁鄂南鄂州高级中学高三11月联考历史卷
6 . 【明清经济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化过程。在一些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就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情况。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全国作物生产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除了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全国耕地以外,更重要是由于复种和间、混、套种等多熟制的推广,提高了复种指数,扩大了增产途径。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

——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中国农业》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侵蚀自然经济的基础,“重本抑末”的传统观念开始动摇,等级森严的礼法制度和伦理规范受到强烈冲击,社会婚姻观念出现一些新动向,出身、门第在婚姻关系中被淡化,而财富却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时人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状况:“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姻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士大夫对女性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万历时吕坤指责礼教“严于妇人之守节,而疏于男子之纵欲”,乃是“圣人之偏”。

——摘编自荆晓燕《明中后期民间社会婚姻观念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农业发展的新气象。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
7 . 【中国民法与社会治理】
民法是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民法典。尽管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法典的编纂,但这些法典大都是刑法,其中虽涉及民事关系,如户、婚、钱债、赔偿等,亦采取刑罚的手段进行调整,本质上仍属刑法规范。纵观中国古代,没有成文的民法典,民刑不分,以刑事责任代替民事责任;民法观念不发达,民法中的平等、自由、权利等观念一直没有形成。

——摘编自房绍坤《中国民法的历史、现状与未来》

材料二   法律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内部生活条件的集中体现。它反映了一国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状况。近代中国经历了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社会的转型是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的原动力。公丕祥在《中国法制现代化进程》中说:“推动中国法制变革的主要根源来自于近代中国社会内部存在着的处于变化状态中的经济和政治条件。在这些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中国法变革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向。”由于“中国近代政府经常陷于政治危机中,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无论清政府、民国北京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它们均需要通过全面的法典编纂工作,对外以期达到收回领事裁判权,对内以法典作为推行新政的基础,树立法治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摘编自张生《中国近代民法法典化研究》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民法不发达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制订民法典的作用。
8 . 【地图变化与政治变迁】
地图的变化能够反映政治变迁,下列地图分别是德国不同时期的领土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一(1870年)

   
图二(1919年)

图三(1947年)


   

图四(1990年)

任选两幅图,分别说明形成此时德国版图格局的原因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影响。
2023-06-30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书铺:透析宋朝司法纠纷

宋朝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城市经济繁荣。但其繁荣的背后也带来了相应的法律纠纷。书铺正是在这种社会变化与需求中确立的角色,在基层其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替民户书写状书。

材料一   词诉条目必经书铺,必守限日,诸厢收领,不许隔宿。

不经书铺不受,状无保识不受,状过二百字不受,一状诉两事不受,事不干己不受……

——《黄氏日抄》

材料二   宋末元初的邓文原在其文章中记载:郭公初到地方,有案件留系不能决,于是怀疑其中有冤情,“使索书铺元藁观之,知其入人之罪,宽者得雪”。

材料三   书铺代书是民间诉讼必须要经过的一道程序。根据史料记载,这种诉状有其统一的格式,格式如下:

某乡,某村,耆长某人,耆分,第几等人户,姓某,见住处去县衙几里(如是客户,即云是某人客户)。所人系某乡村居住,至县衙几里。
右某,年若干,在身有无疾䕃,(妇人即云有无孕及有无疾)。今为某事,伏乞县司施行。谨状。

年月日姓某押状

——以上材料均整理自张云梦《宋代书铺研究》


(1)简述书铺在地方司法体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产生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朝诉讼之风产生的原因。
10 . 【西方古代与近代移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8世纪以来,希腊发生了很大变化。当遇到外来的侵略者或者人口增多时,希腊人会大量地殖民到海外,许多农民因丧失了土地而陷于贫困或破产,也有一些自由民因为债务逐渐沦为奴隶、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纷纷移居海外,谋求出路。希腊工商业的发展,需要向海外输出商品,而原料也越来越缺乏,后来希腊就在海外设立商站并逐渐形成殖民地。也有不堪贵族压迫的平民或政治上失利的贵族远离本国,另觅新土。于是,公元前750年左右到公元前550年左右,希腊人在黑海和地中海沿岸地区开展殖民运动。早期的希腊殖民地具有农业性质,后来许多农业殖民地变为农业和商业殖民地。这种殖民地自己的手工业也有发展,它们把大部分商品转卖给邻近部落或者提取粮食和原料,同时增加对宗主国的输出。

——摘编自李天祐《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材料三   政党的意识形态定位决定了他们将从何种角度来阐释移民这个复杂的问题。对于主流政党来说,移民议题的挑战在于它是一个复合议题,涉及多个政策领域。首先,是否接纳外国人进入本国的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经济政策的问题;其次,外国人应该享有哪些权利涉及所在国的福利政策,选举制度等;此外,移民的融合还涉及教育政策、文化政策,关系到所在国的身份认同,价值观等因素。移民问题的复杂性给政党移民问题塑造提供了不同的方式。

——王丹逸《政党政治视角下的德国移民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希腊殖民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概括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主要从哪些方面考虑移民问题?
2023-07-16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