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2030年代,“救济农村”“建设农村”“复兴农村”成为中国社会的普遍呼声。一批知识分子,怀着救世济民的真诚愿望,发起乡村建设运动。他们认为乡村治理不只是简单的农村经济改良工作,而是一场民族文化复兴运动。晏阳初领导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梁漱溟领导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摘编自张忠民《略论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乡村治理实行了国家主导下的“政社合一”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后,政府的单一主体模式被打破,开始了政府与市场两元主体治理时期。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以后,在新农村建设的推动下,乡村治理形成了以广大农民为主体,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新乡贤等多种组织和个人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模式。新时代,为了推进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一个以农民为主体,政府、社会组织、新乡贤以及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的多元主体的乡村治理体系正在不断完善。这样的体系构建既保障了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其参与乡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也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果。

——摘编自蒋永穆等《新中国70年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20—30年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并对其进行简要评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取得成效的原因。
2024-06-05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亚历山大通过东征打通了由印度至尼罗河的广大贸易区,在广袤的地域内,西亚、中亚、小亚细亚、印度等各地区、各国的民族与希腊各城邦之间的经济贸易普遍加强,其统治区域内出现了众多东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亚历山大为加强其在东方的统治,还大力推行融合政策,在亚历山大帝国中沿袭了东方专制帝国的旧规,建造了一个同时具有东西方特色的大帝国。随亚历山大出征的不仅有士兵,还有希腊学者,他们搜集资料、采集标本,这种活动扩大了希腊人对东方的了解,也扩大了人们的地理空间概念,开阔了古代科学知识范围。但同时,亚历山大的东征还是一次希腊奴隶主阶级的侵略战争,战争给被征服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摘编自傅利华《略评亚历山大东征》

材料二   拿破仑当权后,用不断的战争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第三次反法同盟,签订《普莱斯堡和约》,占据了莱茵河左(西)岸及许多小邦国。在那里,他赶跑了封建的王公贵族和主教,取消了各种徭役和封建贡赋及教会的什一税,消灭了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宣布公民享有平等与自由。后来建立的莱茵同盟,有16个邦国加入。它们普遍进行了资产阶级改革,推行了《法国民法典》。同时,拿破仑还使德意志由300多个分裂的小邦合并成为30多个大邦。正如恩格斯所说:“拿破仑清扫了德国的奥吉亚斯牛圈,修筑了文明的交通大道。”

——摘编自张淑贤《略论拿破仑战争的国际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共同影响。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文明交流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马原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蕞尔小邦。在成功解决内部矛盾后,它凭借强大的由公民组成的军队首先征服了意大利;接着向地中海地区扩张,先后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扩张成为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把整个地中海变成了罗马的内海。在扩张过程中,罗马把被征服地区的大量居民卖为奴隶,奴隶制迅速发展起来,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进一步加强。罗马帝国在各征服地区设置行省,任命官吏,派驻军队,推广罗马法律体系。在罗马帝国统治下,地中海地区保持了200多年的和平。3世纪之后,官僚体系和职业军队使人民的负担不断加重,边境压力逐渐加大,罗马帝国陷入危机。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二:汉武帝统治时期,对内强化皇权、财权和中央集权。对外,汉武帝在稳固边疆的基础上积极开拓疆域。汉初,匈奴势力强大,多次袭击汉朝边境,汉武帝任用卫青、霍去病为将,经过三次战争,夺取了阴山以南和河西走廊的大片区域,在河西走廊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4郡。为配合对匈奴的战争,汉武帝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西交通道路,大大促进了西域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联系,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汉对东南沿海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也比以前更加稳定。经过汉武帝的经营,西汉大一统国家得以巩固加强,统治盛极一时。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帝国统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统治时期“盛极一时”的原因及其与罗马帝国统治的不同之处。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东西方文明的认识。
2024-06-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5月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521875年,大约20万中国人移民到了加利福尼亚。一些人,如陈兴发,买了船票,在淘金热中发了财;然而大多数人作为契约劳工从事种植业或者参加了中央太平洋铁路的修筑,还有5万中国移民去加拿大淘金,或去加拿大修筑太平洋铁路。日本和中国的移民来到秘鲁,或在沿海的棉花种植园中工作,或开采海鸟粪生产肥料,或修筑铁路……移民为美国社会带来了新鲜血液,他们的音乐、舞蹈、节日、运动和语言,丰富西半球的文化多样性。拖家带口的移民通常集中在特定地区。然而美国本土的白人公民对于如此多的新移民开始感到不堪重负。对外国人的厌嫌常常使本土白人对如潮水般涌入工业城市的移民产生敌意:1882年美国政府明令禁止中国移民进入美国,1907年禁止日本移民进入美国。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以后,台湾已不再是闽粤人口外迁的主要方向”,而海外移民则成为沿海地区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粤东生齿过繁,久有人满之患。三十年以来,谋生海外者,其数既逾百万。其始多不肖奸民,脱逃转徙,以外国糊口较易,稍稍艰衣缩食,便能捆载而归;后遂有正经商人,携本觅利者”。五口通商后,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爆发以后,闽粤地区向海外迁徙人口剧增,如福建“漳泉两府,地稀人稠,居民贫困者多无以为谋生之术,幸海禁大开,于是相率出洋谋食者近至四百万人之多,皆散见于南洋各埠,几于无处不有华人足迹,极一是时之盛已”。

——摘编自陈振江主编《中国大通史·清(1840191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为排斥亚洲移民而采取的措施以及亚洲移民浪潮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海外移民不断增加的原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今若夫申、韩、商鞅之为治也,持拔其根,芜弃其本……凿五刑,为刻削,乃背道德之本,而争于锥刀之末,斩艾百姓,殚尽太半,而忻忻然常自以为治,是犹抱薪而救火。”

——摘自《淮南子》

(注:《淮南子》为西汉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于公元前139年献于即位第二年的汉武帝)

韩子不向民主主义去提倡,何耶?韩子亟于救韩之亡,思以极权振起,此其所以不言民主也……秦国强暴,韩与秦为近邻,秦人割其土地,夺其资源,奴其人民,侵略无已止……当时,六国之天下,唯韩子一人独延两间生气于衰绝之余,其有功于造化者大矣哉!

——摘编自熊十力《韩非子评论》(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中叶)

材料二   “公私之分明,则小人不疾贤,而不肖者不妒功。……故公私之交,存亡之本也。”

——摘自《商君书》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

“闻有吏虽乱而有独善之民,不闻有乱民而有独治之吏,故明主治吏不治民。”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摘自《韩非子》

材料三   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分析,对有益的东西、好的东西予以继承和发扬,对负面的、不好的东西加以抵御和克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能采取全盘接受或者.全盘抛弃的绝对主义态度。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淮南子》和近代学者对法家思想的评价,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评价提出的政治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家思想对当今国家治理的价值。
(3)结合上述材料,指出如何区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在北、西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和屯田,以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卫所长官。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新举措及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的欧洲,在政治上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双重压力,支配着整个西方基督教世界,而等级森严的教会组织机构又使各国失去了民族独立性。14世纪,英格兰著名的市民阶级宗教改革家约翰·威克里夫主张使用本民族语言做礼拜,抵制拉丁文的长期影响;他认为国家有权没收教会土地,教皇无权向英国征税;他否认教皇权高于教会,主张建立不依附任何外国势力的“廉俭的”民族教会。从16世纪开始,欧洲进入宗教改革时代,德国新教强烈地反对教皇特使在德意志境内兜售赎罪券。在反对教会统治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市民阶级利用方言文学传播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利用欧洲民族语言版《圣经》宣传反教会、反教皇的宗教主张。

——摘编自姜守明《欧洲宗教改革与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

材料二   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面对着西方列强的步步紧逼,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着艰苦卓绝地斗争,民族意识从无到有、不断加深却也举步维艰。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在巨大的威胁面前,国人的民族意识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彻底觉醒了,所有爱国志士把反抗日寇、拯救民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日战争之中。19379月,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谈话》,承认中国共产党合法地位,标志着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宣告成立。抗日时期,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并为抗战提供物质支持,农民积极保障战争的粮食需求,大批青壮年积极应征入伍……正是这种源于强烈民族意识的爱国主义情怀成为了支持中国持久抗战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呈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

——摘编自郭金鑫《浅论近代国人民族意识的觉醒——中华民族何以浴火重生》

(1)根据材料一、简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西方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及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意识的认识。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大陆”发现后,传统家庭手工业极速瓦解和分化,一种以资本雇佣劳动关系为基础的新生产组织形式——工场手工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商业资本家在利润的驱使下,为摆脱国内市场的束缚,不断开辟国外大市场,于是,生产和消费开始在一个更广阔的时空上得以分离。这种为满足国外市场需求所从事的专业化生产活动的出现,标志着国际分工进入萌芽阶段。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等早期殖民主义者用超经济手段在亚、非、拉等地开疆拓土、搜刮掠夺,通过驱赶奴隶劳动、开山采矿、创建种植园,建立起了农场主制度,正是这种特别的殖民制度使早期的国际分工体系即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分工体系得以确立。

——摘编自杨文武罗文宝《国际分工体系的演进动因及启示》

材料二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进行的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使人类从手工劳动时代正式进入大机器生产时代,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也由此建立,并确立了此时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使大量的剩余产品越来越多地分散到遍布世界的各个殖民地国家,进一步加强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分工由此形成。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相继完成,并于19世纪60年代以电力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海底电缆、电灯、电气化铁路等电气化设备被迅速应用于全世界,进一步拉近了全球各国之间的空间距离。石油化工、电力与汽车工业等要求大规模集中生产的行业特征,促进了垄断组织的出现。垄断经营下的企业生产在推动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的同时,也催生了其向外扩张,进行跨国控制的野心,各资本主义国家试图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借此争夺世界霸主的地位。

——摘编自胡丹婷徐志远《国际贸易理论与务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际分工体系萌芽时期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推动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国际分工体系演进的因素。
2024-06-0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B卷)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石油危机

时间

概况

第一次

1973~1974年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每桶10.651美元

第二次

1978~1980年

1978年底,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的政局发生剧烈变化,伊朗亲美的温和派国王巴列维下台,引发第二次石油危机。此时又爆发了两伊战争,全球石油产量受到影响,从每天580万桶骤降到100万桶以下。随着产量的剧减,油价在1979年开始暴涨,从每桶14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每桶35美元

第三次

1990~1991年

1990年8月初,伊拉克攻占科威特以后,伊拉克遭受国际经济制裁,使得伊拉克的原油供应中断,当时油价一路飞涨,仅3个月的时间石油从每桶14美元急升至每桶42美元的高点

材料二:为了应对石油危机和提高石油利用效率,促进替代能源的发展。19759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75年能源政策与节约法案》。在提高汽车燃油效率方面,美国制定了《公司平均燃料经济标准》,对汽车燃油效率进行了强制性规定。19775月和6月,美国国会两院一致通过了《1977年能源部组织法案》,并由此在当年101日成立了美国能源部。其职责主要是通过可靠的、可负担的和环境友好的多元化的能源供应和输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并且开发创新性的能源科学和技术等。197811月,美国国会通过了《发电厂和工业燃料使用法案》,目的是限制以石油(包括油品)和天然气为燃料的发电厂的建设,鼓励发电厂使用煤炭和替代燃料。19811月的《解除石油价格和分配管制法案》结束了政府对油价的控制,使美国国内油价首次与世界市场价格接轨。

——摘编自杜征征杜巍巍《历次石油危机回顾及对中国的警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石油危机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应对石油危机的主要措施,并谈谈这对于中国应对当今石油价格上涨的启示。
2024-06-02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县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联考(A卷)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的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往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2024-06-02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段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