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9 道试题
1 . 劳劳车马
晚清重臣李鸿章(1823-1901年)自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中进士后步入仕途,亲历晚清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上褒贬不一。

材料一 李鸿章生平大事年表

时间事件
1861组建淮军,抵抗起义军队
1872创办轮船招商局,投身运动。
1885与法国签订中法
1895甲午战争失败,与日本签订
19019月,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11月,去世。

材料二 劳劳车马未离鞍,帖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犹未息,请君英作等闲看。

——【清】李鸿章《临终诗》

材料三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彼非无鞠躬尽死而后已之心,后彼弥缝偷安以待死者也。彼于未死之前,当责任而不辞,然未尝有立百年大计以遗后人之志。请所谓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中国朝野上下之人心,莫不皆然,而李亦其代表人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


(1)根据所学,完成材料一表格中的填空。如獨补充有关李鸿章参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内容,还可补充哪些史实?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如何理解李鸿章所说的“海外尘氛犹未息”。
(3)根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对李鸿章境遇的价?
(4)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你对李鸿章有何评价?
2021-05-14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司马迁修史

司马迁运用的皇家图书主要有:其一,六经(即《诗》《书》《礼》《易》《乐》《春秋》)。其二,上古典籍,如《国语》《司马兵法》《孙子》等。其三,秦汉图书律令。秦朝焚毁了官藏图书,而民间藏书却不能尽毁。司马迁整理了这些材料,譬如在《世家》中时常出现的第一人称的情况,就是司马迁运用诸侯史记的明证。

《史记》中共收录乐府诗赋15条,儿童歌谣8条,俚语俗谚38条,共计61条。乐府诗赋如《高祖本纪》中的《大风歌》;儿童歌谣如《淮南民歌》;俚语俗谚如《孙子吴起列传》中: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司马迁20岁南游江淮,后又奉命出使巴蜀等地,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对许多地方风土人情的描写都来源于自己的感受。他的调查,包括战国故事、汉初故事、古战场形势、人物遗事等。

司马迁与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或其后代有直接接触,并从与他们的交往中获得了很多信息。如《项羽本纪赞》: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即一个眼睛里有两个瞳孔),又闻项羽亦重瞳子。

——吕昕娱《试析司马迁<史记>与希罗多德<历史>的史料来源》


(1)司马迁编写《史记》参考了哪些类型的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司马迁具有史学家的哪些优秀精神品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前后清代科举考选表

童试乡试会试殿试
时间每年一次三年一次乡试后次年春天会试后初为3月,后为4
地点府、州或县省城礼部故宫保和殿
应试资份童生秀才举人贡士
主考机关知县、知府、学政朝廷派员临试朝廷派大臣任总裁,再派会试同考官皇帝主持,亲王大臣临试,大学士、院部大臣阅卷
形式笔试笔试笔试笔试
内容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经文五篇,策问五道、并问经史时务、政治

——摘编自李铁著《中国文官制度》

材料二   1833年,英国政府各部纷纷设立常务次官,于是英国的文官制度中开始有了政务官和事务官之区分。政务官一般都是从政治活动家中选举产生,或由代议制机关选任的。政务官有一定的任期,以首相(总理)为代表,通常随内阁而进退;与政务官不同,事务官是指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招进政府机关,无重大过失而长期任职的文官。文官考选根据需要随招随考,考试一般分为笔试和口试两项,考试内容涉及英语、数学、经济、地理、历史、普通知识、日用科学、文学等。1855年和1870年,议会分别通过两项枢密院令,正式确立了公开竞争考试作为进入枢密院供职的原则,并强令所有部门举行任职考试,标志着英国文官制度的最终确立。

——摘编自詹筱茹《从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看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叶前后中国选官考试制度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与清朝选官考试制度的不同,并简评英国的文官考试制度。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肆虐之初,来自世界各地的抗疫物资带着各国人民的深情厚谊先后运抵中国。当时,来自日本的援助物资上书写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成为网友的热议话题,中日两国人民携手抗疫之心也由此连在了一起。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在社会遭遇大灾大难时人们往往更渴望用深邃动情的诗句抒发和表达内心的郁结。这次中日合作在这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共振和共鸣。这份感动不仅仅是由于日本友人的慷慨捐赠,更因为汉字古诗唤醒了人们对东方传统文化和中日两国源远流长文化交流的集体记忆。

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大化改新于646年开始,它试图以中国唐朝为模式,将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国家。按照中国的模式,日本也分成若干省和地区,由从天皇和国家议会那里取得权力的总督和地方行政官统治。此外,以天皇名义将所有土地收归国有,分给农户耕种。新的拥有土地的耕种者需向中央政府纳土地税和劳务税,前者以稻米的形式支付,后者有时包括服兵役。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化改新产生的影响。
2021-04-25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金世宗,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自幼习诗书,具有较高的汉文化修养。金世宗即位之初,时局极不稳定。世宗以海陵王为鉴,调整纠正海陵王之失。在用人上不论是女真宗室贵族,还是汉人、渤海人等,只要有才能,一视同仁,予以任用。将被征南侵的军士放免还家,又派使臣与宋和谈。五年(1165年)正月,双方正式议和,史称“隆兴和议”。媾和以后,双方三十余年无大战争。与宋和议后,金朝恢复和增设了与南宋、西夏的榷场。金世宗务施宽政,虚心纳谏,屡次下诏内外大小职官上书直言。世宗还利用、吸收汉文化以提高女真民族的文化水平,以女真大、小字译儒家经史,颁行之。在京师设女真国子学,诸路设女真府学,择猛安谋克子弟为学生入学学习。十三年,开设女真进士科,以策、诗取士。金代以农为本,世宗采取措施以保护和发展农业生产,诏复各地流民还乡,官给以田。地狭处,则将召辑的流民,安置于他乡种田。弛放牧地,令民开垦。同时蠲免苛捐杂税,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世宗大定年间,由于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仓廪有余,人民生活较为安定,文化也昌盛起来,故被后人誉为金朝的“小尧舜”。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指出金世宗被后人誉为“小尧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金世宗的历史功绩。
2021-06-0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1届高三最后一卷文综历史试题
6 . 科举制是中国古代一种通过分科考试形式选拔官员的制度,由隋朝开创,至清末废除,历1300多年。阅读下列材料内容,请将材料前字母填入时间轴对应的空格内。

A.姑苏自祥符间定制,秋举以四人为额,庆历中,就举者止二百人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一

B.自丙午科为始,年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

——《奏定学堂章程》(1905年)

C.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D.以上一切考试,凡四书、五经义,均不准用八股文程式,策论均应切实敷陈。

——《清德宗实录》卷485

E.科目者,沿唐、宋之旧,而稍变其试士之法,专取四子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命题试士。

——《七史选举志》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儒家"六经"《书》《诗》《礼》《易》《乐》《春秋》形成于先秦。清代史学家章学诚提出,"六经皆史""一代之实录",拓宽了中国传统史料学范围。

材料一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诗经》

材料二   既克商二年,(武)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为坛于南方,北面,周公立焉。植壁秉珪,乃告太王、王季、文王。史(官)乃册……乃卜三龟,一习吉。启裔见书,乃并是吉。

——《书经》

材料三   礼以道其志,乐以和其声,政以一其行,刑以防其奸。

——《礼经》

材料四   楚国令尹恭贺楚惠王,"臣闻'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王有仁德,天之所奉也,病不为伤。"

——《春秋》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六经" 的史料价值,并概括先秦社会的政治特征。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珠算源自于中国古代,开始于何时,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关于算盘的部分诗文

作者作品内容
刘因
(河北徐水县人)
《算盘诗》
1279年)
不作瓮商舞,休停饼民歌。
执筹仍蔽麓,辛苦欲如何?
陶宗仪
(浙江天台人)
《井珠》
1366年)
凡纳婢仆,初来时,曰擂盘珠,言不拨自动。
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

材料三   日本最早的算盘是从中国传入的明式算盘。明代虽经几次“海禁”,漳州月港一带仍与吕宋(菲律宾古国之一)保持密切的联系。明自倭乱后与日本断交,中国和日本的商品贸易往来主要是通过吕宋转运。算盘传入日本亦可能有其他途径,如通过侵略朝鲜,从朝鲜获得了大量中国古代数学典籍,有学者认为《算法统宗》就是在丰臣秀吉对朝鲜作战期间传入日本的。此外,珠算甚至还远播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地区。

——摘编自陈玲《中国古代与东亚世界的珠算文化研究》


(1)指出材料一、二的史料类型及其反映的历史史实,分析该材料在研究珠算起源问题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中国算盘传入日本的路径,并结合所学分析珠算传播的意义。
2021·全国·一模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范仲淹(989—1052),自小勤奋好学,善诗能文。仁宗时,吕夷简为相,重用亲信,吏治腐败。范仲淹对此深怀不满,谏言仁宗,但仁宗偏听吕相,将其贬黜饶州,然而他的才干和胆识却深受朝中一些大臣的赞赏。明道二年,许多地区发生严重虫灾和旱灾,范仲淹治理灾情,所到之处,开仓赈济,还奏请朝廷减免赋税。宝元元年,夏、宋之间的关系骤然紧张。仁宗命范仲淹负责对夏作战事务。范仲淹修筑城寨,团结羌族,选拔将校,训练士兵,边防日益巩固。庆历三年,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政,举国上下都期望新政能够改变国困民穷的面貌,但改革触犯了权贵官僚的利益。庆历五年,范仲淹被解除职务。皇祐四年,范仲淹逝世,百姓悲叹。仁宗为其墓碑亲撰“褒贤之碑”。

——摘编自蒋筱波《中国宰相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仲淹的政绩。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范仲淹为一代贤臣所具备的品质。
2021-04-20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2021学年学科网大联考高三3月历史试题(新课标Ⅱ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