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7 道试题
1 . 考古成果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

材料一   

部分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夨(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

——摘编自齐吉祥主编《中国历代珍宝鉴赏辞典》

(1)从史料的表现形式上说出宜侯夨簋的史料类型。根据铭文释意并结合所学简述西周所实行的政治制度及其作用。

材料二   谈到中国的代表性文化遗产,不能不提及44年前的考古发现,考古工作者小心翼翼地用铲子、刷子和棉签打开已尘封两千多年的黄土,一个排列严整、气势恢宏的神秘地下军阵重现世界。谜一样的秦陵,谜一样的始皇帝。有学者从历史认识入手,认为秦兵马俑是秦帝国复杂而高效的管理系统的象征……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

——据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等整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秦帝国为了“高效的管理”在政治领域所采取的措施。

材料三   位于江西南昌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竹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农作物粮库内发现有水稻、粟、甜瓜、梅等多种可食用植物遗存。
钱币万贯五铢钱10余吨,近200万枚。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篱(jù),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3)从材料三中提取有关西汉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2023-11-0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温州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1862-1943年),在20世纪初进行过四次著名的中亚考察,考察重点是中国的新疆和甘肃。在第二次考察(1906-1908年)时,斯坦因从敦煌藏经洞运走了大量珍稀文物。如今,这批文物的文书部分入藏大英图书馆,绢画和丝织品则存放在大英博物馆的斯坦因密室内。源于此事,斯坦因受到来自两方面的不同评价:赞许者,誉之为“国际敦煌学开山鼻祖”;谴责者,贬之为“敦煌偷经大盗”。第三次考察(1913-1916年)时,斯坦因到阿斯塔那地区挖掘多座古墓,并在一座保存非常完好的唐墓中发现两块唐代布,布上有“婺州信安县租布”和“婺州兰溪县庸调布”题识。此事在斯坦因的《亚洲腹地考古图记》中有详细记载,并有这两块布的图片。

——摘编自《文史记忆.新疆出土的唐代婺州布》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斯坦因第三次考察时在唐墓中发现的两块唐布的史料价值。
(2)简要评价斯坦因在中国的考古挖掘活动。
2023-10-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湘豫名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法国便出现了对教堂等纪念性建筑物的修补和保护措施。当法国大革命使整个法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时,文化遗产保护意识随之产生,许多开明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通过著书立说、舆论演讲等方式进行呼吁。1830年,法国成立了专门研究历史建筑的机构,设立历史建筑总监的职位,并于1887年颁布第一部历史建筑保护法律,确定“历史建筑”为一个法定的概念,开启了社会对文化遗产的关注。至20世纪,《历史纪念物法》《历史街区保护法》《建筑、城市和风景遗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陆续出台,此外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图书,考古文物等也被纳入保护历史遗产范围。文化遗产保护学院,保护修复学院等教科研一体机构为20世纪法国遗产保护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其影响下,一大批专业人才和研究试验所不断涌现,形成了从调研考察、立项规划,修复及保护、重点宣传的体系。

——摘编自杨倪《论法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材料二   近代以来,对西方博物馆陈列品,保护与展览以及考古学等内容的深入了解与学习,使国人对文物范围及价值有了新认识,促进了对文化价值的重视,进而萌生文化保护意识乃至文物主权意识。康有为将文物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文物是了解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和文明演进的重要依据,更是全人类的共同文化财产,反对出售甚至贩卖文物。1914年,民国政府颁布了“限制古物出口”的大总统令,针对私售古物之事予以取缔,还令税务处拟定限制古物出口章程。随后,民间文物保护组织、文物保管委员会以及国际交流团队等组织相继成立,推动了近代文物保护工作的蓬勃发展。

——摘编自李建《我国近代文物保护法制化进程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现代法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文化保护意识萌生并发展的原因。
2023-06-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相关要求。

材料1912年,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成立,1926年定名为国立历史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当时,部分人士看到电影、幻灯等新技术的重要作用,遂提出将展览和相关内容拍摄制作成幻灯片和电影,面向公众放映。1932年,历史博物馆先后筹办了“明清重要档案”“洪承畴遗物及史料”“明代倭寇史料”等展览。总体上,民国时期的历史博物馆发展缓慢。

1951年,中央政府发布《对地方博物馆的方针、任务、性质及发展方向的意见》,明确提出:“博物馆事业的总任务是进行革命的爱国主义的教育。通过博物馆使人民大众正确的认识历史、认识自然、热爱祖国、提高政治觉悟与生产热情。”为贯彻指示精神,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借鉴苏联博物馆的模式,设立群众工作部担负起社会教育工作,开展宣传讲解、对外服务和联络。1966年,中国历史博物馆闭馆停业,改革开放后重新恢复运行。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组建成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数量143万余件,涵盖古代文物、近现当代文物、艺术品等多种门类,藏品系统完整,历史跨度巨大,材质形态多样,具有独特鲜明特点,成为一座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摘编自王京《1912—196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工作》等资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民国时期历史博物馆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的博物馆事业。
2023-04-12更新 | 25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探索“藏经洞”的那些人

在近代以来东西交往史的研究中,外国探险家或考古学家、地理学家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最吸引他们的无疑就是敦煌的“藏经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藏经洞封存了411世纪初的文献、绢画、纸画、法器等各类文物,约计5万余件。其中90%是宗教文书,非宗教文书占10%……(1900年)藏经洞文物发现后,……甘肃学政叶昌炽听闻藏经洞一事……叶氏建议藩台(注:清朝地方官)将此宝物运省妥藏,但因运费银五六千两无着落而作罢。

——罗华庆《发现藏经洞》

材料二

国籍探险者/学者获得敦煌文书的方式学术成果
斯坦因最先来到敦煌,利用买通和欺骗的手段从王道士手中盗走大藏品2万多件斯坦因出版《亚洲腹地—在中亚、甘肃和伊朗东部考察的详尽报告》,撰写《敦煌沙碛中汉代长城遗址所出古代汉文简牍》等考古报告。
伯希和盗走古书、佛教经文、民间文学等汉藏文卷子写本精华6000卷。伯希和编著《敦煌经卷图录》和《敦煌石窟图录》。《伯希和敦煌石窟笔记》《中国西部考古记·吐火罗语考》《中亚简史》等。
盗走文书600卷。出版发行《西域文化研究》《讲座敦煌》。石滨纯太郎首先提出“敦煌学”一词。

——根据《齐鲁晚报》《敦煌学:从国际走向国际》、张艳梅《游访敦煌莫高窟:未湮没的宝藏》整理

材料三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敦煌学者,今日世界学术之新潮流也。……或曰,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其发现之佳品,不流入于异国,即秘藏于私家。

——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


(1)“藏经洞”为何会保存如此众多的文物和宗教文书?
(2)结合材料二、三,敦煌学为何能成为世界学术之新潮流?
(3)结合材料,陈寅恪所言“吾国学术之伤心史”指的是什么?概述这段“伤心史”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4)结合材料和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外国人对"藏经洞"的探索?
2022-05-23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2022届等级考综合复习3历史试题
6 . 埃及学一般指研究古埃及文明的语言、文字、历史及文化艺术的学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埃及学是由拿破仑军事远征和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催生的产物。1798年,为了打击英国在北非和西亚的势力,并以此来威胁英国与印度之间的连线,拿破仑率军远征埃及,远征军中的百余位学者和专家以科学的眼光对埃及文化展开研究。1822年,法国学者商博良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破译了埃及象形文字,标志着科学埃及学的诞生。此后,伴随着铁路和蒸汽船的普及,游历埃及的欧美学者不断增多,埃及学在英、法、普鲁士等国收集文物、争夺考古发掘特权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

随着1922年埃及的独立,尤其是图坦卡蒙陵寝的发现,民族主义者要求在埃及学领域实现非殖民地化和本土化,这极大地促进了埃及学的本土化发展。然而,西方学者语境下的埃及学以及现代埃及人与古代埃及人之间横亘着巨大的文化断裂带。现今,尽管本土埃及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拓宽,但在某种程度上仍然落后于欧美国家。

——据金寿福《西方列强对外扩张和竞争中的埃及和埃及学》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推动19世纪埃及学兴起和发展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埃及独立以后埃及学发展的状况及现实意义。
7 . 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后,留下很多以“亚历山大”命名的城市。位于阿富汗的阿伊哈努姆是其中之一。城里有体育场、宫殿和圆形剧场,还出土了希腊雕塑、大量希腊样式的钱币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手稿等文物。右图中既有西布莉(小亚细亚女神)、尼姬(希腊胜利女神),也有穿着东方服饰的人物,狮子战车又是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样式。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亚历山大东征的意义。

材料二   除古印度人的数字之外,古代各民族的数字都很繁杂,认读和运算起来不方便。公元774年,一位印度学者将早期的印度数字介绍到巴格达学术界。大数学家花拉子密写了一部书,首次向阿拉伯世界介绍了印度数字体系,并对其优越性进行了全面论证。大约是阿拉伯人频繁的商业活动特别需要这种方便的印度数字,故其很快在阿拉伯世界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并在使用中渐渐演变为比较接近于现今通行形态的古巴尔字体。又由于阿拉伯商人的到处奔走,这种数字渐渐以“阿拉伯数字”的名称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印度数字能够“传遍当时的东西方世界”的原因。

材料三   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以马尼拉为中转的中国与拉美的贸易联系。从1575至1815年,每年驶往马尼拉的中国帆船通常在20~60艘。1636年出发的船,其中一艘载运的丝货就多达1200箱。有人估计,在1565至1820年间,墨西哥向马尼拉输送的白银约4亿比索,绝大部分流入了中国。随着中拉贸易的发展,阿卡普尔科由一个偏僻小镇一跃而为墨西哥著名港口。福建漳州的月港是丝银贸易的重要口岸,很快由一个小渔港发展成为沿海商业城市;广东澄海也迅速兴盛起来,成为“海隅一大都会”。

19世纪中期,美国新式汽轮取代了陈旧的马尼拉帆船,直接抵达中国东南沿海口岸,成为美洲与亚洲之间贸易的主要转运者。由于拉美种植园和矿场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西方殖民者乘中国被西方的炮火打开大门之机大肆掠卖华工。从1849到1875年,运至秘鲁的华工约10万人,仅次于古巴。有两万名华工为修筑巴拿马铁路和运河两大工程而牺牲。


(3)结合所学,围绕“16至19世纪中国与拉丁美洲的联系与交流”这一主题,对材料三进行解读。(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海一号”是迄今为止在环中国海区域发现的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南宋远洋贸易商船,于2007年开始打捞。以下是“南海一号”水下考古发掘出的部分文物及其说明。


出水文物以瓷器为主,有瓶、碗、盘、碟等,主要产自浙江、福建、江西等地,品种超过30种。图示德化窑青白釉刻花鼓钉纹四系兽纽盖罐在东南亚发现较多,可能用作盛放香料或药物,也有可能用作祭祀容器。

铜钱达.上万枚。其中年代最老的是汉代的五铢钱,年代最晚的是南宋高宗时期的绍兴元宝。

图示为歙石雕瓶纹砚,墨池近似高脚杯形状,脚杯底部呈现出“鸡冠花”形状的纹饰。专家分析,这个砚台具有红海地区阿拉伯文化的特征。

(1)简要说明以上考古发现的历史价值。
(2)“南海一号”在诸如船主身份、船上人员是否逃生、当时船上生活如何、木质船为何长年不腐等方面仍存在谜团,专家如果继续深入研究,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2022-01-2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考古成果与历史遗迹都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来源

材料一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部分文化情况简表

仰韶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齐家文化
时间
跨度
距今
7000-5000
距今
6000-5000
距今
5300-4300
距今
4500-4000
距今
4200-3600
特色
文物
彩陶盆
玉龙
玉琮
蛋壳黑陶杯
铜镜
分布
范围
黄河中游辽河上游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黄河上游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



宜侯夨簋

部分铭文释意:“在四月丁未这一天,周康王对宜地进行占卜之后,命令虞侯夨(cè)说:把你迁到宜地,赐给你好酒一卣、圭瓒一陈……赐给你土地和人口。”

材料三



里耶秦简

部分内容释意:“秦始皇二十七年二月,洞庭郡政府下达到所辖各县的政令文书,由各县负责传达到有关官吏与部门,并予以执行……”


(2)分别指出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政治制度,并简述其作用。

材料四


悬空寺三教殿,位于山西大同,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五年(公元491年)。殿阁内雕塑中间为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左边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右边为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

韩愈痛感于儒学的衰弱,著《原道》一文。一方面竭力排佛,另一方面又在自己的学说中糅进了不少佛学的成果……

——卜宪群总撰稿《中国通史·隋唐五代两宋》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概括魏晋至唐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特点。

材料五 明中叶以后,粮食、棉布、生丝、食盐、烟草、瓷器等都成为主要的商品。手工业发达的城市,如苏、杭是丝织业的中心,景德镇是拥有数十万人的瓷都。商业大城市有三十余个。北方的工商业城市比较少,南方则占了绝大多数。民间大小交易多用银,政府的田赋、徭役、工商业税、海关税乃至官吏俸禄、国库开支,也大都是以银折价,以银计算。

——摘编自张传玺《简明中国古代史》



皖南民居——徽商曾经辉煌的印记
(4)依据材料五,概述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强调研究古物的机构与协会开始在西欧出现。19世纪,学者们提出按照石器、铜器、铁器三个依次发展的时代对古代文物进行分类,加上地质科学的突破与进化论的风靡,西欧考古学正式独立并成为一门研究人类及其历史发展进化的学科。至20世纪初,西欧大量基建工程动土,人们从各地考古发掘中认识到文化的地理差异,考古学研究逐渐具有了分辨族群身份的功能。1949年,美国化学家公布放射性碳测年技术,将考古学从断代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关注更为重要的文化变迁问题。

——据陈淳《考古学之演变》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外考古团队、探险家们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完成一些重要的考古发掘的同时,也掠走了大量古物。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群在西方接受过田野考古法训练的中国学者毅然回国,与本土历史学者一同开启以探寻中国文明起源为追求的考古研究。1928年开始的安阳殷商考古首次证实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存在,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依然流行,直到30-40年代龙山文化的发现与西北地区考察研究的深入才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学更新指导思想,增设考古研究机构,新办考古学期刊。随着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现的面世,“中原中心说”受到挑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愈加注重对多区域发展的考察,“满天星斗说”“相互作用圈说”等观点陆续出现。改革开放至今,考古学界秉承“重建国史”的旨趣,从事区域历史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赋予考古学科更加国际化的前景。

——据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考古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古学研究对历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2-03-22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