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2018·上海·高考真题
1 . 地理学与“世界观”地理学被称为“历史之眼”,从中可以管窥不同时代、不同文明对世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图



材料二   西方地理学传入中国大事记

年代重要事件
1583传教士利玛窦在广东介绍世界五大洲和地图论
1602利玛窦绘成《坤余万国全图》北京刊印
1623传教士艾儒略著成《职方外纪》系统介绍五大洲知识
1668康熙帝命令传教士南怀仁等编成《御览西方要纪》介绍西方风俗、国土流传颇广
1782纪昀编成《四库全书》,书中怀疑《职方外纪》所载为妄说
1848徐继畲《瀛寰志略》刊行,因弃华夷之说,被士大夫视为异端
(1)地图C没有标明时间,推测地图的大致时间并说明理由。
(2)三幅地图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有何异同?
(3)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传统世界观的看法。
2021-08-13更新 | 903次组卷 | 4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文明的转型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的重大变革推动文明转型。但在特定情况下,某些文明地区因冲突而逐渐转型。

材料一   几百年前……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向工业化之路。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

——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促成西方文明转型的因素。
(2)归纳近代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表现。
(3)有学者认为:“19世纪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几乎没有给中国的政治体制、社会结构和经济制度带来任何影响,真正的近代化遥遥无期。”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是历史研究的基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68年,住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市统治后期的诸侯王)墓中首次发现金缕玉衣,玉衣为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的效服,一般用金缕,银缕、铜缕来缝制玉衣,在探究“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侯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时,有同学搜集并整理了如下史料。

材料一 西汉司马迁的《史记》未见关于“玉衣”的记载。

材料二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旧仪》记载,不仅皇帝的“玉衣”缝以黄金缕,而且诸侯的“玉衣”也“缀以黄金缕为之”。

材料三 记述西汉历史的《汉书》中只见“玉衣”,而无金缕、银缕、铜缕之分的记载。

材料四 记述东汉历史《后汉书。礼仪志下》记载,皇帝的“玉衣”用金缕,诸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用银缕,大贵人用铜缕。

材料五 截至2011年,两汉时期诸侯王墓葬中出土的玉衣统计数据如下表



请就“刘胜金缕玉衣能否作为‘候王僭越’证据”这一主题,谈谈你的看法,并运用以上材料说明理由。
4 . 【找到在世界中的位置】

地理大发现之后,世界日益被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每个国家和民族都要面对整个世界,在世界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一个政府不再仅仅思考怎样治理自己的国家,而且还要思考怎样来面对世界,在这世界历史的转折关头,理智的人们使自己适应于世界,没有理智的人则坚持要使世界适应他自己。


结合所学知识,以18世纪的中国为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2019-11-06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6年高三4月调研测试(二模)历史试题
5 . 转折的年代

有史学家认为:17、18世纪,西方历史继承前一时期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


17-18世纪,西方历史是如何向“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的?
2019-11-01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2015届高三下学期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说:“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一个接一个思潮的相继涨落。”请结合时代背景,以“社会转型”为主题叙述近代思想潮流的演进历程。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学者认为科举制的作用在于“用客观标准挑选人才,消融社会阶级和促进政治统一”。请用所学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说明论证。

2019-09-0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3年上海市奉贤区高考一模历史试题
8 . 儒学的发展

(1)按编号完成上图中“儒学发展”结构示意图相关内容。
(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介绍在此期间儒学地位的变化。
2019-08-2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下面三张图片反映了天安门见证的中国历史巨大变迁。请配上解说词。
2016-11-18更新 | 7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12月调研测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