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战国至秦

官吏俸禄形式主要以斗发给粟米

西汉

官的大小和俸禄级别以“石”表示,俸禄以斛为计量单位,按月发给粟米;汉宣帝时因“小吏皆勤事,而俸禄薄,欲使其毋侵渔百姓,难矣。其益(增加)吏百石以下俸十五”

魏晋

帛、粟、钱各占⅓

唐代

唐初大体沿隋,俸禄有粟、田、钱,俸禄依官的品级九品正、从分为十八级。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将各种粮钱合为一起,以月俸为名,随月发钱

宋代

官员的俸禄丰厚,名目繁多,如最高文散官除每月给俸钱120贯钱外,还有绢绫罗锦以及职钱、公用钱、出差费和仆人费用等

元代

俸禄支付纸钞,也叫俸钞

清朝

在京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白银,二品155两白银,以此减少。京外文官俸银与京官相同,但没有禄米,而武官的俸银减半。雍正帝,七品知县每年只有45两俸银,“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因此,推行养廉银制,其数目大大超过各级官员的俸银

——摘编自曾宪阳《浅议古代官吏的俸禄》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官员的俸禄”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 . 宴会是唐朝的一种社会生活现象,皇帝赐宴是宴会的一种重要类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时期赐宴对象赐宴地点
唐太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均参加)群臣、五品以上官员、三品以上官员、突利可汗、武功父老、近臣、东宫官署、岐州父老、蛮夷酋长、长安父老、洛阳父老、吐谷浑王、诸蕃使、并州父老、长孙无忌等数十人、洛州父老、契丹首领、军士、太原父老、铁勒回跎、四夷君长等。显德前殿、中华殿、林光殿、芳华殿、临华殿、武德殿、百福殿、丹霄殿、两仪殿、乾元殿、贞观殿、观德殿、相思殿、弘教殿、仪鸾殿、飞霜殿、芳兰殿、天成殿、嘉寿殿、紫微殿等。
唐德宗时期(大多数赐宴皇帝不亲自参加)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山南西道节度使严震与神策金吾六军使、六军及神策神威诸将、宰臣与北军诸将、左神策军、武臣及勋戚子弟、百僚、中书门下及两省供奉官、宰臣及两省供奉官(唐代皇帝左右之近臣,包含部分宦官)、翰林学士、宰相及常参官等。麟德殿、玄英门、曲江亭(国家风景胜地)、马嶙池亭。

——摘编自黄正建《走进日常:唐代的衣食住行

提取材料信息,分析说明唐朝皇帝赐宴变化所反映的时代变迁。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20年1月12日,在北京政府教育部的推动下,白话文正式进入小学教材,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发展进程。汉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黎锦熙对此出力甚多。表 2 为黎锦熙在当时的部分言论。
表 2
中国向来革新的事业,不经过行政方面的一纸公文,在社会方面总不容易普及的。
这样的民智实在太赶不上这样的国体了,于是想凭借最高教育行政机关底权力,在教
育上谋几项重要的改革。
自己做的这些文章,都还脱不了绅士架子,总觉得“ 之乎者也” 不能不用,而“ 的么
哪呢” 究竟不是我们用的,而是他们——高小以下的学生们和粗识文字的平民用的。
——摘编自黎锦熙《国语运动史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白话文进入小学教材”这一历史事件。
2024-06-02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高三最后一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下表为不同时期端午节的演变历程:

时期演变发展与传承
先秦端午节由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历法有关,尚未有固定的日期。
魏晋南北朝端午节习俗与防避战争灾害有关,同时将端午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此时端午节基本定型。
隋唐端午节成为全国性的大节日,节俗内容越来越丰富,且更具娱乐性。
民国传统节俗遭到否定和打击。南京国民政府曾规定“废除旧历,普用新历”,将端午挪到公历五月五日。1940年端午节前一日,国民政府在重庆举办水上运动会,“借此机会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纪念为抗战而牺牲的同胞”。
.中国成立后端午节习俗的内涵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政府倡导强国强民,具有体育元素的龙舟竞渡被加以引导。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摘编自费伟健《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的演变发展与传承》

从表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准确,逻辑严密)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广州国民政府时期,孙中山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参加文官考试的人员素养作出了具体规定。1924年广州国民政府公布了《考试院组织条例》《考试条例实施细则》,在实施细则第二十条中规定,荐任文官考试者必须满足:一、本国国立大学或者高等专门学校习各专门学校学科三年以上者;二、经政府认可之外国大学、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科学习三年以上者;三、经政府认可之本国公立、私立大学或高等专门学校习各专业学科三年以上毕业者;四、委任文官考试及格后,在行政官署服务三年以上者;五、习政治、经济、法律之学与第一款至第三款各学校毕业,有同等之学力,并有荐任以上相当资格,经考试院甄录试验及格者。

——摘编自杨芳《孙中山的文官思想》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就孙中山的文官思想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成文。)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以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政治危机和民族危难,许多仁人志士围绕着救国、强国的大议题,参考世界上种种思想学说加以研究、选择,认为其中比较适用的思想学说,拿来向国人宣传,互相推引,互相激励,更加发挥,演而成潮。如进化论、民族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等,来寻求救亡图存。

一一摘编自耿云志主编《中国近代思想通史》

结合材料和中国近代史知识,选择一位重要历史人物或一个社会群体对应上述所列某一思想学说,自拟题目如“严复与进化论”“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民族主义”等,并简要阐释该"人物或群体所宣传的思想学说在中国的实践。(要求:题目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不得照抄设问中题目)
2024-05-1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福建省宁德市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立博在解释现代世界的起源时,将视野放宽到亚欧非这样一个广阔的地区,时间从1500年往前提到了1400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印度洋贸易体系。印度洋贸易体系大概始于公元650年,在其运转的漫长过程中,唱主角的是印度、中国和阿拉伯的商人。这期间,世界经济的引擎也在这个地区。而欧洲人之所以有地理大发现,是因为他们想与这个地区开展贸易,获得他们所需要的东西。

——摘编自《对谈:刘新成、夏继果〈全球史如何解释现代世界的起源〉》

请参照马立博解释现代世界起源的研究思路,从时空维度解释英国工业革命的发生。
2024-04-23更新 | 135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部分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三模历史试题
8 . 下列文物见证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物信息介绍
“书同文字”木方该木方用诏令使用的篆字写成,其内容说明秦朝在全国范围内规范了文字的字形与字体,以及官职、法律等方面的用语。
上林三官五铢钱铜范古代铸币模具称为“钱范”。西汉初年,私铸钱盛行。汉武帝“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此文物是武帝时期实行货币专铸政策的实证。
唐景龙三年尚书比部符该文物是唐代尚书省向各州府下发执行的政务文书,文书中载“牒奉者:今以状下,州宜准状。符到奉行”。
大元帝师统领诸国僧尼中兴释教之印八思巴受封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政府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此后,元朝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帝师制度。此印为元成宗赐给第五任帝师的印信。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编《文物中国史》等


根据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拟定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运用至少2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2-03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大历史视角考察世界国家治理模式可以发现,世界上并不存在统一的国家治理模式,有古代西方国家的“良法之治”到“权力制约”治理模式,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的“中国之治”,有近现代资本主义国家治理模式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模式。每个国家在每个阶段需要根据所处的治理环境选择或创立有效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王芳《比较视角下的国家治理模式及其理论建构》等


结合所学知识,就某个国家某一阶段治理模式进行典型特征概括,并根据具体史实加以论证。(国家治理模式特征概括明确,阐述充分,论据准确,逻辑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今天我们身处的世界,乃是近五百年来演变的结果:因为那个过去的时段,正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发扬蹈厉,建设一个以上帝恩赐个人福祉为主题的世界的时候。到今天,这个西方基督教文明独擅胜场的时代,其动力却在变质。而且,这种独擅胜场的局面,福山(注:即日裔美籍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著有《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等书)他们居然认为是“历史的终结”。为此,他们尽了一切努力,鼓吹要预防其他文化体系的崛起,以免自己的霸权被终止。

——摘编自许倬云《经纬华夏》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西方基督教文明发展的“动力变质”进行评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