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 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根据材料,提取一个胡适关于“规则和道德”的错误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规则和道德”或其中一部分,从立德树人出发,提出一个新观点并阐释。(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4-05-28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内江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 -高中历史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27年,上海《时事新报》的综合性学术副刊《学灯》对近代家庭生活变迁的抽样调查

1赞成完全采用传统大家庭制者。29%
2赞成欧美小家庭制可采用,但祖父母(父母)由子孙轮流同居奉养者。64.7%
3赞成欧美小家庭制可采用,但祖父母(父母)生计由子孙承担,但不同居者。61.8%
4赞成完全采用欧美小家庭制者。40.5%
5赞成维持而加笃祖先祭祀者。14.5%
6赞成绝对废除祖先祭祀者。72.6%   

——中国政法大学赵晓华《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


选取上表中一种或多种调查结果,形成一个关于“近代家庭观念”的观点,并结合史实简论。(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陈克文(18981986),广西岑溪人,历任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参事、立法委员、立法院秘书长。交谊甚广,与不少学界、文化界人物相熟,因此其日记中对事件的记载和评论,为我们观察当时中国的社会面貌提供了独特视角。

陈克文日记(节选)

时间日记内容
1937720蒋院长今日所发表之演说词,真是全中华民族所要说的,理直气壮的说话。这一篇演说词已经将全民族置于一道战线之上,以夺敌人之魄矣。
1937813闻对日作战人人兴奋,天时地利人和,我皆有之,胜算决不是绝无把握者。
1937927平绥线前数日虽在平型关获大胜,平汉、津浦两线都节节失败,保定、沧州均陷敌手。幸淞沪坚持,敌难发展。持久战之形势似可造成,前途不至无望也。
1937129这一次战败,国民党恐怕再也不能抬头了……许多人仿佛都在说,国民党不成了,共产党快要起来了!
1938825做大官的优厚薪俸之外,一切的私人用度还要仰给国家,薪俸似乎是另有用途的。并且这私人用度又漫无限制,这也是目前一种大不合理的政治现象。
19381020共产党的朋友说,必须到了这样的田地,抗战的最坏阶段才算到了顶点。过了这一阶段,才能入到逐渐变好,逐渐变强,逐渐得胜的时期。
1939611回到(重庆)寓里,厨房和楼上的屋顶都穿了一个大孔,满地的玻璃碎片、石灰、瓦片、木片,散了一地。大概是附近飞来的弹片或碎石的结果。
1940216我和之迈先赴潘伯膺的约,然后再到五芳斋……还有乃光的约,几个约会都碰在一个时候……五芳斋吃过了,又到某一家咖啡店里闹了一两小时才回到寓所来。
1940730克宁代乳粉是买不到了,勒吐精(代乳粉)也卖到二十四元一磅,比战前大约贵了十倍上下。
1943827和龙大均吃晚饭于上清寺的小馆子。最简单的吃法,竟化(花)一百元,战前最多化(花)一元而已。
194496我们过去几年的军事行政不只是有问题,而且是腐败得不堪……说到责任,不只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的何应钦要负全责,委员长本人也不能置身事外。
1945810十日傍晚,日本请降的消息,竟突然而至……消息传来之后,全市狂欢,澈(彻)夜不眠。

——摘编自陈方正编辑、校订《陈克文日记》

注:据学者统计,19371945年,陈克文的饭局共950次,平均每年约136次,折合2.61次,其中“被请”次数居多,饭局中的参与者多为国民党中高级官员。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知识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阐述有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殖民化之前的欧洲,负债累累、战乱频仍,为了应付内部危机,欧洲人积极寻找通往东方的新贸易路线及开拓殖民地。欧洲人在新大陆进行掠夺和开垦,开展极为血腥和残暴的奴隶制“三角贸易”,为产业资本的急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欧洲人虽然在其本土发展了少数人享有的平等、自由、民主等理念,却在其他大陆复兴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残酷奴隶制,对其他民族和国家进行无情的侵略和剥削,甚至大规模杀戮。即使在欧洲,他们也奉行双重标准——“人生而平等”的前提是白人基督徒,且在很长时间里必须是男人才能享有权利。欧洲内部诸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在欧洲大陆甚至世界各地引发了无数战争。

——摘编自温铁军《全球化与国家竞争;新兴七国比较研究》


提取材料信息,从欧洲近代历史发展的特点角度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合理并有史实依据,逻辑通顺)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是由无数个片段组成的,每一个片段都不是完美的,都是复杂多面的,但是它们对整个历史都有其阶段性的价值。特别是那些形成历史逻辑的关键环节,应当予以必要的肯定。当我们批判历史上的每一个不完美的片段时,都不能完全否定它在历史链条上的价值,甚至也需要找出它之所以发生的“理由”。这历史尽管不是笔直的,但却是进步的;尽管是非线性的,却是螺旋上升的。我们只有深入当时的历史条件找出造成历史灾难的因素,也找出曾经的思想闪光,尽管这些思想成果并不完美,甚至当时也未能达到社会共识,但也是我们不断认清事物的一个过程,否则不可能一步达到真理。历史研究也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在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找到可以借鉴的东西,从而最大程度地避免曾经发生过的社会灾难。

——(杨利川《我对保守主义的思考》)


依据材料所述,从所学知识中提取一个“历史发展片段”,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对片段的提取符合材料主旨,阐释充分且多角度,语言表达简练)
2023-07-21更新 | 152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神州天立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6 . [新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

材料   土地高度集中是在近代中国的土地制度下存在的一种极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到南京国民党政府建立时,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趋势非但未能遏制,反而逐渐加深。国民党在执政中试图改变这种土地高度集中的社会现象,出台了土地法令和《细农保护法草案》,提出“佃农缴纳租项等,不得超过所租地收获量的百分之四十”。中国共产党也在根据地和解放区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的土地政策和法令,并不断根据中国革命的实际适时进行调整。两党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平均地权”,旨在实现“耕者有其田”,但两党的土地政策所取得的成效有很大的不同。

——摘编自廖光珍《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土地政策的比较)

根据材料,围绕“国共两党的土地政策”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西方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学说主要围绕“如何发财致富问题”进行探讨,在注重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主张国家对经济活动进行保护和干预。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和实践为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直接的前提。17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的经济在资产阶级革命的配合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克服重商主义缺陷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主张个人可以在摆脱封建经济制度残余和重商主义那样的国家干预情况下,实行自由经营,政府应当在保证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前提下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态度,让市场机制自动地调节经济,配置资源。但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观点也存在着某种片面性。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古典经济学时期之后,又产生了一个新古典经济学的时期。

——摘编自顾钰民等《西方经济学流派》


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逻辑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以生产组织方式的变化考察人类文明形态的演化。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仍处于“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其建立在阶级社会的分裂和对抗之上,人类文明还没有完全超出其范畴。在中共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提出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文明观”。

——摘编自《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历程》


问题:根据材料马克思“人类文明形态”理论,就“内在分裂的文明形态”整体或其中一个阶段,或就这一阶段中的小段,提出一个具体的文明形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要求:提出文明形态准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3-01-07更新 | 124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高中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部分)学术观点

历史学家学术观点
刘世华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大力倡导实业救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黄兢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志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尤其是孙中山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就不会有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传播,中共也就难以找到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李文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人,或者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或者受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正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论结合,行文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5世纪后期,北魏鲜卑族在孝文帝的领导下,大力地推行了一场学习汉族先进文明的改革。这场改革引起了不少的争论,有人认为这场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巨大进步,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有人认为这场改革导致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请你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并用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必须写出选择的观点,史实要准确,论证要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