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对于工业革命的起点,学术界曾有两种观点比较流行。一种是汤因比的观点,他将1760年代定为工业革命的起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另一种观点关注1780年代,罗斯托等学者持有这种观点。但目前更多学者将起点视为更为模糊的时段,他们将18世纪中期作为工业革命的开端。

历史发展往往是一个变革与延续的过程。从这一角度,结合18世纪英国历史的重大史实,评析材料中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样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英]狄更斯著,罗稷南译《双城记》


依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内容,围绕工业革命,从整体或局部提炼一个论题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愈来愈大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予以阐述。(要求:主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人物形象比起西方器物更能直观、多维度地反映一定时期中国人看待西方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下表内容为20世纪初期部分作品中所反映的西方人物形象。

书名作者对西方人物的态度
《新中国未来记》梁启超视西方硕学鸿儒为中国人学习的典范重点,通过对西方名人的崇尚和敬仰之情,寄托了作者本人的政治理想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吴趼人
对于西方人物基本上还原本来面目居多
《孽海花》曾朴对于西方人物形象的描写呈现英雄的倾向
《黄绣球》颐琐采用仰视的角度书写小说中的西方人物形象,以西方女杰为视点

——摘编自邹小娟《190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西方形象》

注:材料出处中的“1900年代”应写为“20世纪初”,为尊重原文,此处不做改动。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学术界关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的价值评价

序号

价值评价

“哥伦布发现新世界的首要意义,在于结束美洲与世隔绝的状志”“西应牙人和葡萄牙人的来

到,并不是一钟破坏性征服,而是欧洲人把旧世界的文明传播到新世界过程的一部分”

“(哥伦布等殖民者)对拉美金铁资源的疯狂掠夺和对拉美人民的残酷屠杀,使拉丁美洲的社金

经济和文化遭到严重的破坏,甚至毁灭“(哥伦布等人绝不是)传播了文明,而是毁灭了文明”

——摘编自洪国起《哥伦布“发现”美洲价值判断体系初探》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部分或整体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屈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奋斗的历史。所谓屈辱主要体现在历史的“沉沦”时期,所谓奋斗,主要体现在历史的“上升”时期。这不是说历史的“沉沦”时期没有奋斗,那个时期中国人民有过不少次的奋斗,但是,由于觉醒程度不够,物质力量不够,斗争经验不够,那时候中国人民的奋斗还不足以制止中国社会的“沉沦”;在历史的“上升”时期,不是没有屈辱,但由于中国人民空前的民族觉醒和空前的艰苦奋斗,终于制止了帝国主义使中国滑向殖民地的企图,中国社会避免了继续“沉沦”。


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轨迹像一个元宝形,开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光明。

——摘编自张海鹏翟金懿《简明中国近代史读本》


根据材料,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朝代时间主要制度
西周到春秋约公元前1046年一公元前476世官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一公元前221举荐、军功授爵
公元前221年一公元前206“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代公元前202年一公元220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一公元581九品中正制
隋——清公元581年一公元1912科举制

——编自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选官制度的变化与古代中国的社会变迁的关系,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8 . 纵观人类科学史,一些重大科学发明不仅改变了科学进程,更使人类文明产生了巨大飞跃.下列科技成果对人类进程或思想观念有重大影响,阅读材料:
名称内容及意义
血液循环理论17世纪英国科学家哈维提出:人体有固定量血液在人体内循环,为人们充分了解人和动物的生理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三大运动定律17世纪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详细介绍理物体运动的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次理论大综合
微生物理论19世纪巴斯德提出了疾病的微生物理论.使医学攻克了多种疾病.
电磁感应定律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会产生电流.使人类从此迈进了电气化时代
生物进化理论1859年达尔文发表的<物种起源>揭示出地球上生命的动态性质.把神从有生命的领域驱逐出去.
相对论和量子力学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论,1905--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和广义的相对论.这对现代科技产生巨大作用.

问题:从表格材料中提取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成果,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论题,用史实论证)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所示为中国古代对“开阡陌”的记载比较有影响力的两种观点。

代表人物主要观点
(东汉)班固、(唐)杜佑、(唐)白居易等“开”为“开置”,“阡陌”为田间的道路,持此论者普遍认为商鞅变法创立了阡陌
(西汉)司马迁、(南宋)朱熹等“开”为“开辟”",有破坏划削之意,“阡陌”代指夏商西周的井田制度,持此论者多认为“开阡陌”是由于当时道路沟洫占地太多,必须划削为耕地

——整理自徐喜辰《“开阡陌”辨析》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谈谈你对“开阡陌”的认识。(要求:赞成材料中的解释或另有解释均可,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64-1914年间中国“民主”一词使用数量统计图(使用数量)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国1864-1914年间任一时段对“民主”一词的总体使用情况并分析原因。(要求:提取信息准确;分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