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下列图示描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见下图)。



结合上述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冲击”“反应”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阶段划分进行阐述,也可以对材料观点进行否定、修改或补充,要求论题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120字左右)。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多数人认为18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存在着如下图所示的特点。


——摘编自彼得·迪肯《全球性转变——重塑21世纪的全球经济地图》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图示的特点进行探讨。(说明:从图中提取经济发展的一个特点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冲击—反应”曾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从19世纪中期开始,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发生剧烈变化。有人据此图示中国近代历史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2016-11-18更新 | 5800次组卷 | 28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二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贯穿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过程,最能体现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下面图示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中华文化的创新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观点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图示中的一个或多个角度进行探讨,也可以对图示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16-12-13更新 | 1175次组卷 | 25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中海示意图
材料 以“陆地之间”的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围绕历史上的地中海世界,选择某一称呼或者自拟一个称呼,并运用世界史具体史实,予以论述(要求:以称呼为题,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2-06-10更新 | 5708次组卷 | 5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成立前后,政协会议(制度)几次实现历史性转型,如北平政协会议相较于重庆政协会议、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人民政协职能和性质的转变等。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前后政协会议演进示意图。



根据材料,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20世纪四五十年代我国政协发展的史实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论述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如图是中国共产党建立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间部分重要会议示意图

从图中任选两次会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两次会议间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并说明其原因。(要求:明确列出两次会议,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06-08更新 | 8856次组卷 | 47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9 . 图1、图2分别为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建立的根据地分布示意图。


        图1


        图2
对比图1、图2,提炼出一个论题,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12分)
2020-10-11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0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列两图为我国古代部分朝代疆域示意图


材料二:开国议政

假设你是宋初的决策者,需要做出一项重要的决定——是否大力推行科举制。决策之前,你需要考略的因素如下:

……唐代设置科举,人才汇聚,享国三百年

……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定国是,提高士大夫的参政意识,王朝便能更稳固了

……唐代有人认为朝廷的显要官员必须是公卿的子弟,他们从小就有机会学得各种做官的知识,而以科举入朝的布衣之士则缺乏此类经验

……开过之初,国家百废俱兴,亟需大量富有实干经验的官员来应对政治挑战,仅通过科举制度选官难以满足这个需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1反映的政治制度是什么?从对象的角度分析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2)图2推行的地方政治制度是什么?与图1相比,这种制度在管理形式和官员任命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3)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科举制相比之前其他选官制度有何进步?假如你是宋初的决策者,你会做出怎样的决策?理由是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