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近代以来,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一种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首先是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大规模向全球殖民。

——摘编自白海军《2049,相信中国》

材料二   在这世界里,前所未有地挤满了人——人们在巨大城市的人行道上互相推挤……在这世界里,充满了流线型汽车、有轨电车和飞机;这世界受到了来自传声筒的唱声的干扰,遭到了新闻标题以及电影和电视中的不断变化的镜头的攻击。这世界是工业文明统治的一部分,它不但为西欧诸民族所分享,也为俄国人、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分享,甚至还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人和印度人所分享。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他们)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客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以上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任选角度提出一个与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的观点,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6-19世纪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统计表

时间全球人口与经济趋势
约1500年欧洲人口达8000万
18世纪欧美城市化进程加快;多数工业集中在南亚和东亚
1750~1800年印度工业开始衰落
1750~1850年中国人口翻番;美洲人口增长6倍
1784~1814年英国从中国进口3亿镑茶叶
18世纪晚期奥斯曼帝国失去对造船业的控制
1795年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首次出版
1796年爱德华·詹纳研制出天花疫苗
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原理》出版
约1800年欧洲人口达1.8亿

——[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人口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时期相 关现象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符合主题,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3-08-23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这一重要论断揭示出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本质特征。他在论述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时,还特别提到中国历史上对民族地区的治理:“秦代设置南海郡、桂林郡管理岭南地区,汉代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新疆,唐代创设了800多个羁縻州府经略边疆,元代设宣政院管理西藏,明代清代在西南地区改土归流,历朝历代的各族人民都对今日中国疆域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摘编自史金波《略论中国历史上民族政策演变趋势》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演变提出一个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模式,即“阶级斗争模式”和“技术进步模式”。

模式阶级斗争模式技术进步模式
内容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的发展是通过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而实现的。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性质,而直接劳动则被贬低为只是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创造较少取决于劳动的时间和所耗费的劳动量,相反地取决于一般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
依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大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

——摘编自安维复《马克思关于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模式》


上述材料是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两种模式的定义和阐释。据此,结合世界近代史相关知识,提炼出世界近代史发展的其它模式,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炼出一种模式,且不与材料中的两种模式重复,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11-03更新 | 783次组卷 | 10卷引用:云南省德宏州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中国历年GDP(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单位:亿美元)

195119581962196619691976199220012018
美国380446725856787898461825363377101280204940
中国3285294657567841516488013248134073

——摘编自世界经济信息网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任选一个时期(由表中任何两个相邻或者不相邻的时间点作为起止),概括比较这一时期美国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释。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从上古时代起,就是由水稻、小米、牛羊多种生产与生活方式,由辽河红山文化、南方良渚文化等不同类型文化共同构成。到了春秋战国,更把这一文化拓展到黄淮江汉,形成一个共同体坚实的核心。到了秦汉时代,则以“天下格局”不断吸收和消化外来文化,终于奠定“中国共同体”。到了隋唐时代,新的大一统王朝吸收了南北两方面的新成分,又一次开启了具有“天下”格局的“中国共同体”。疆域更广阔、族群更复杂的蒙元时代,过去的宋、辽、金、西夏都已融汇在这个庞大的帝国之中,因此蒙元时代可以把《宋史》《辽史》《金史》都算入“中国史”,不分彼此,一起修撰。明王朝使得南北经济重心彻底逆转,带动了西南边远地区的开发,强化了中国核心区域的文化同一性。到了清代,台湾并入州县,西南改土归流,回部、西藏、蒙古等族群和区域重新纳入版图,使得“华夏/中国”真正成为一个疆域辽阔、族群众多、文化复杂的大帝国。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材料中提及的重要历史时期,概括其在“中国共同体”形成中的作用,并加以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连贯成文)
2024-01-15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世界大变局】

材料   变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常态,存在着一个从不断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大变化,大变局的发生,则有赖于能引起全局变化的大事发生。因此,当我们观察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王少可以从五百多年以来的世界历史发展的长镜头回看中,去寻找导致或促成历史发展不断量变和质变的一些重要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

——摘自徐蓝《500年世界历史史迁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世界大变化、大变局”,任选一个角度,自报论题并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美学思想的演变(节选)

中世纪
515世纪)
宗教和神学统治了意识形态领域,艺术和美被认为是属于感性世界的享乐,因而被当成异教的东西,受到排斥和打击
文艺复兴
1416世纪)
最根本的特点是从神学的迷雾中走出来,面对现实的人,歌颂人的理性、智慧和力量,歌颂人的世俗的美和欢乐
启蒙运动
1718世纪)
在相信普遍人性的同时,也时常强调人类的不断进步,以及审美趣味随时代、民族和人情风俗而变化

——摘编自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任意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工业革命”这个词有三层含义,首先它指工具改良和非生物动力在生产中的运用;其次它指劳动组织、工业结构及整个经济活动方式的转变;最后,它指由此产生的社会变化,指社会整体变革的过程。也就是说,“工业革命”是指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导致工业化社会的诞生。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选取典型史实,对工业革命的三个层次展开说明。(要求: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022-08-29更新 | 246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20世纪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国的胜利、多国的壮大、苏东剧变,社会主义的每一次变动,都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由此我们得到以下两点启示:

首先,历史上漫有任何一种社会制度比社会主义的生存和发展更艰难的,也没有任何种社会制度比社会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的贡献更巨大的了。

其次,社会主义在世界格局中处于何种位置,固然受许多国素的影响,但其中最为重要的、起决定作用的是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

——曹胜强等:《二十世纪国际关系史论》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其中一点启示的内容,自拟命题,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坚持史论结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