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世界诞生了多个重要的国际组织,下图为部分国际组织的标志。

国际组织体现了国际局势的演变趋势。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一类国际组织,概括国际组织体现的国际局势,并进行阐释。(要求:明确写出选择的国际组织和体现的国际局势,阐释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4-3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欧洲“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他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认为西罗马帝国的灭亡标志着古代史的结束,开启了另一个新的时期,即中世纪,它的历史绵亘千年,至14世纪初文艺复兴时代的来临。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将中世纪称为“黑暗时代”,浪漫主义学者以及19.世纪以来的一些历史学家则认为中世纪并不黑暗,它对人类文明同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摘编自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中世纪”历史的评价进行论证探讨。(说明:在材料中任选一个观点进行论述,也可以提出新的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2024-03-24更新 | 230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创新班)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

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按照土地多少和土质好坏征收赋税;鲁国“初税亩”,规定按土地田亩面积实数征税。
西汉汉初,田租为十五税一,统治者多次减免田租,奖励农耕,或减轻自耕农的负担。汉朝是中国完整的封建赋税制度开始形成的时期。
初唐在均田制的基础之上,实行租庸调法。规定:受田男子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做“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叫做“庸”。
宋朝王安石实行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意服役的人户,收取免钱役,雇人服役。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明朝“一条鞭法”,把田赋与各种杂税合而为一,计亩征银。
清朝雍正实行“摊丁入亩”,把替代徭役的丁银摊入田亩,与田赋一体征收,废除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
根据材料,选取其中至少两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1-18更新 | 179次组卷 | 1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20世纪中国学界对科举制度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著述颇丰,很有参考价值,如韩国磐的《唐朝的科举制度与朋党之争》、关履权的《宋代科举考试制度扩大的社会基础及其对官僚政治的影响》、张希清的《论宋代科举取士之多与冗官问题》、何忠礼的《科举制度与宋代文化》及姚大力的《元朝科举制度的行废及其社会背景》等。这些文章反映了作者对时代发展的理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明清时期的制度构建,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时代发展的文章名称,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说明。(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0-0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宁冈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9年格劳秀斯发表了《海洋自由论》,提出了海洋自由原则

1625年格劳秀斯发表《战争与和平法》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

1708年英国通过了《外交优惠法案》,提出了外交官执行公务时不得加以阻碍的条文

1815年维也纳会议正式通过了《关于外交人员等级的章程》,规定了大使、公使、代办三级外交代表制度

1856年签订了《巴黎海战宣言》

186412个国家签署了《改善陆军伤员境遇公约》(又称《日内瓦公约》)1909年在伦敦签订《海战法规宣言》

1920年签订了《国际联盟盟约》

1928年在巴黎签订了《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非战公约》)1942年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943年中国、美国、英国在埃及签署了《开罗宣言》

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会议上,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19458月在德国签署了《波茨坦公告》

194510月《联合国宪章》生效

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决议

1973年联合国经济与社会理事会又通过了《发展中国家对其全部自然资源有充分行使永久主权的不可剥夺的权利》

1974年联合国大会又通过关于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与《行动纲领》,以及关于《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19824月联合国通过了《海洋法公约》

——摘编自杨泽伟《国际法史论》


根据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题准确,紧扣材料,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2023-10-04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空观念是将所认识的史事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是重要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要求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构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把握历史上的变化和延续,并据此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下图中的历史事件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从上图所示②④⑥序号中任选一个填写历史事件。依据图示事件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所提炼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3-10-02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宜丰中学(创新部)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不同社会应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的治理组合。如图1所示,我们将自治、法治与德治画在一个三维坐标图中。S坐标代表自治,L坐标代表法治,V坐标代表德治,三者构成社会治理的“三轴”。SOL是“自治×法治”,SOV是“自治×德治”,LOV是“法治×德治”。其余分布在空间中的组合就是“自治×法治×德治”,在不同社会治理中,自治、法治与德治存在程度上的差异,有的自治水平高,有的法治水平高,等等。我们可以用“自治指数(SelfgovemanceIndex,SGI)法治指数”(RuleofLawIndex,RLI)“德治指数”(RuleofVirtueIndex,RVI)来刻画一个社会的治理水平。

——郁建兴、任杰《中国社会治理中的自治、法治与德治》



根据材料,从中选择一种社会治理组合模式,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史内容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合理)
2023-08-26更新 | 278次组卷 | 24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见证者,是中国文化重要的表征和载体。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表:长城历史发展概况

时期发展概况
秦朝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驱逐匈奴,并重新修筑春秋战国时期的长城,其“延袤万余里”。
明朝“终明之世,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峪,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张家口一带“苏杭绸缎铺……各行交易,铺沿长四、五里许”。长城沿线出现了“塞上物阜民安,商贾辐轿,无异于中原”的兴旺景象。
民国1920年,《申报》刊登广告:“长城为御敌而设,长城牌香烟为保护利权而作”,引起国人广泛关注。之后许多民族企业都以长城命名自己的产品。1933年,宋哲元率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在长城喜峰口等地英勇抗日,重创日军。
新中国1987年,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被选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吸引了世界各地游客前来长城旅游观光。

——摘编自赵现海《中国古代长城的历史角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至少两个时期,依据史实,论述长城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角色的演变。(要求:角色定位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8-01更新 | 151次组卷 | 20卷引用:江西省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明代是一个传统与创新交织、保守与开放并存,表现出明显“转型”趋向的时代,但因其新生因素远未达到全面突破传统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程度,故最终随着明朝的灭亡而宣告“转型”的失败。完整地讲,明代政治既有积极力量,又有腐败力量,二者并存,此消彼长。明前期的休养生息政策,明中后期持续不断的改革,都是积极政治力量,它们在与腐败力量的斗争中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入明中后期以后,政治腐败日渐突出,贪贿公行,士风败坏;荒淫怠政,玩忽职守,党争不息,纪纲不振;兼并土地,富者愈富,贫者愈贫,民不堪命。

——郭培贵河南师范大学教授

材料二:总结清代(近代前),真正实现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民族及其疆域的“大统”。故可以认为,清史者,大一统也!当然,到了近代,清朝走下坡路,积弱成弊,在西方列强的淫威下,中国失去了很多。如,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丧权辱国,割地赔款,中华民族为此蒙受奇耻大辱。自乾隆后期,约当18世纪末,中国亟需变革、开放,与世界对接时,清朝一概拒绝,连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被拒之门外!在延续百年后,一场救亡图存的变法运动,竟被打入血泊之中,清朝丧失了最后一次挽救自己的机会,只有等待辛亥革命把它打倒!

——李治亭,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研究员


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能够反映明清时代特征的主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3-07-01更新 | 136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1981917日,深圳市蛇口工业区在《广州日报》登载了一份人才招聘启事。

为适应我区建设发展需要,经上级批准,拟在广州招收一批有志于企业管理的技术人才,进行企业管理、外贸业务和商业英语等知识的培训,为期一年。结业后,由我区统一分配到区内各企业工作。

凡符合下述条件的职工均可报考: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好,谈吐及待人接物坚持“五讲四美”;

2.大专院校理工和财经专业毕业,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

3.具有初等英语基础;

4.有一定的社会知识和中文水平;

5.年龄在45岁以下,身体健康。

       ——居南兆旭《深圳记忆:1949—2009

结合材料,以“深圳·窗口”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3-06-21更新 | 4902次组卷 | 25卷引用:江西省赣州中学蓉江校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