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拓跋鲜卑成“五胡”中最迟进入中原的北方民族,在其他民族已融舍入汉族的情况下,鲜卑面对的已不是如北方那样与自己语言、习性相似的人群,而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体。这个交融体迥异于自己,鲜卑完全成为交融体圈外的人。在这样一种统治压力和环境变化的情况下,北魏政权只有采取汉化道路,才可能赢得汉族地主的支持,也更容易为比鲜卑更早进入中原的北方其他各族接受,民族矛盾也因此暂时会淡化,北魏政权或许可以维持下去。正基于此,北魏孝文帝在进行其他方面改革时,也以积极的态度,对北魏民族关系进行调整,促进了拓跋鲜卑的土建化过程,便利了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摘编自赵野春《鲜卑汉化——论北魏孝文帝改革对民族关系的调整》


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主题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023-12-01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

全球物种大交换过程中,土豆传入欧洲。18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亚瑟·扬游历英格兰东部时看到了一个即将进入新时代的农业世界。因为土豆如此高产,以食物热量的标准来衡量,其最实际的结果就是令欧洲的食品供给增加了一倍。在土豆种植国,常常发生的饥荒几乎消失了,一条长达2000英里的种植带从西边的爱尔兰一直延伸到了东边俄罗斯的乌拉尔山脉,土豆的到来终于使这片大陆能够为自己供应正餐了。

在亚瑟·扬之后数年,亚当·斯密注意到,爱尔兰人除了土豆没有什么可吃,却依然能够保持身体健康,因为吃土豆,他们也是欧洲营养状况最良好的人,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的人们,不再会轻易被那个年代最大的杀手——传染病——害死了。亚当·斯密得出结论:“同样数量的耕地将会养活多得多的人口,人口将会增加”。事实证明,土豆被引进欧洲一个世纪后,欧洲人口总量大概翻了一倍。后来有经济学家说:“土豆的引进对近代时期的影响堪比蒸汽机的发明”。

——摘自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土豆VS蒸汽机,哪个更伟大?”提出自己的见解,并加以说明。(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下图为中国国家图书馆一角
   
提取材料信息,从公共设施的角度对图书馆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要求:逻辑清晰,表述明确。)
2023-06-1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3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

材料二 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


结合中外古代史的有关知识,提取材料中关于世界文明的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中外结合,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04-25更新 | 174次组卷 | 37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第四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阶段(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国家博物馆曾展出大英博物馆(该馆建于1753年)的100件世界文物,各具代表性的文物引起大家的关注。关于大英博物馆的价值或影响,学者间出现了不同见解。普罗克特认为:“大英博物馆有着浓重的殖民主义思想体系”;乐晓君在《大英博物馆——藏品中的人类发展史》中提出;“大英博物馆的每一件藏品都在讲述人类文明发展的故事”;谢小琴、洪霞在《现代性视野下大英博物馆》中讲;“博物馆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帝国的实力是大英博物馆发展的基础”。

《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下)》目录(摘编)

章节标题代表性文物举例
第十五部分现代世界的入口(公元1375 年至公元1550 年)印加黄金美洲驼(黄金雕像,来自秘鲁)明代纸币(纸币,来自中国)
第十六部分第一次经济全球化(公元1450 年至公元1650 年)双头蛇(马赛克装饰小塑像,来自墨西哥)柿右卫门瓷象(陶瓷雕像,来自日本)
………………
第十八部分探索、剥削与启蒙运动(公元1680 年至公元1820 年)阿坎鼓(制于西非,发现于美国弗吉尼亚州)澳大利亚树皮盾牌(来自澳大利亚)
第十九部分批量生产,大众宣传(公元1780 年至公元1914 年)小猎犬号上的精密计时器(来自英格兰)维多利亚早期的茶具(瓷镶银茶具,来自英国)
………………
从对大英博物馆评价的三个观点中任选一个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6 . 图甲、图乙、图丙是古今中外三个历史时期的法律文件。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甲                              图乙                       图丙
分别提取图甲、图乙、图丙的信息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历史地位。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2-11-25更新 | 2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代(960-1279年)处于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造就了辉煌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成就。它不仅拥有丰富卓越的文化成果、叹为观止的思想成就,更拥有充满活力的经济以及生机勃勃的都市文化。有学者认为,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地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转变的可能首先来自于宋代经济的强大与活跃。两宋在历史上虽然一直被称为.积贫积弱”,但仔细考究之下,我们发现这种说法其实是个美丽的误会。

——摘编自厉文君《宋代经济开发与社会转型考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其中一个角度自拟论题,并就论题展开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望在中国实施的共和政治,是除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外还有考选权和纠察权的五权分立的共和政治……考选权和纠察权本是我中国固有的两大优良制度,但考选制度被恶劣政府所滥用,纠察制度又被长期埋没而不为所用,这是极可痛惜的。我期望在我们的共和政治中复活这些优良制度,分立五权,创立各国至今所未有的政治学说,创建破天荒的政体,以使各机关能充分发挥它们的效能。

——19061115日孙中山与鲁学尼等人的谈话

材料二   所以将来中华民国宪法,必要设独立机关,专掌考选权。大小官吏必须考试,定了他的资格,无论那官吏是由选举的抑或由委任的,必须合格之人,方得有效。这法可以除却盲从滥举及任用私人的流弊。中国向来不铨选,最重资格,这本是美意,但是在君主专制国中,黜陟人才悉凭君主一人的喜怒,所以虽讲资格,因为是虚文。至于社会共和的政体,这资格的法子正是合用。因为那官吏不是君主的私人,是国民的公仆,必须十分称职,方可任用。但是这考选权如果属于行政部,那权限未免太广,流弊反多,所以必须成了独立机关才得妥当。

——摘自1906122日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

材料三   查国家建官分职,惟任贤选能,乃懋厥职,古今中外,周越斯旨。第考选之法,各有不同,尚公去私,庶无情弊。今当民国建立伊始,计非参酌中外,询事考言,不足以网罗天下英才而裨治理。该部所请,诚为当今急务,应候令行法制局,将文官试验编纂草案咨交参议院议决后,即日颁布施行可也。

——1912214日孙中山批复“内务部呈请令法制局迅速编纂文官试验草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孙中山现代文官制度的构想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美国学者奥斯古德曾说:“国家利益被理解为一种只对国家有利的事态。导致人们追求这一目标的国家利己主义动机,是以只关心一国自己的福利为标志的,它是国家集团自私的表现。”美国政治学教授詹姆斯·罗森奥在考察国家利益这一概念的历史时写道:“国家利益的概念,在政治分析和政治行为这两种意义上均被加以使用。作为分析工具,它用描述、解释或估价一国外交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作为政治行为的手段,用来为某些政策进行辩护,提出谴责,或加以肯定。”

——摘编自蔡华堂《论国家利益的实质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现代史相关知识,围绕“国家利益”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论证。(要求:表述清晰,论题正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