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格局先后发生了三次重大变化,见下表:


变化情况

第一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

一战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欧洲帝国主义列强力量削弱,但仍企图支配世界;美国和日本崛起,也要分享世界霸权。因此,帝国主义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雅尔塔体系是美苏等世界大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和战略需要,根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起来的新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是建立在美苏实力均势基础上的,其实质上是划分了美苏的实力范围。由于雅尔塔体系以美苏两极对抗为主要特征,因此又被称为两极格局。

第三次:世界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1991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两极对立的世界政治格局随之结束;在冷战结束以后,世界上各种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分化组合促使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摘编自百度


围绕材料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情况(任意一点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1-05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中、南宁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联考文综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世界多极化进一步发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崛起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另一方面,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文明冲突论、文明优越论等错误论调不时沉渣泛起。合作还是对抗?对话还是冲突?开放还是封闭?互利共赢还是以邻为壑?中美两国都作出了选择:

美国的选择(部分)

中国的选择(部分)

1999年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绕过联合国先后发动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
2017年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2017年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017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全球移民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联合国安理会核可的《关于伊朗核计划的全面协议》;
2018年美国退出《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关于强制解决争端之任择议定书》;
2018年美国退出万国邮政联盟;
2019年美国退出《中导条约》;
2020年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
1997年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机制建立;
2000年建立中非合作论坛;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正式建立;
2003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
2015年第70届联合国大会讲话中,中国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5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建立;
2016年主办G20杭州峰会;
2017年主办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18年主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2019年举办亚洲文明对话大会;
2020年发起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
用据材料整体或局部的信息,自拟一个论题予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朱峙三(1886—1967年)湖北鄂城县人,1904年参加科举考中秀才,1905年考入一年制武昌县师范学堂,1906年秋考取两湖总师范学堂,直至1911年10月毕业。朱峙三一生留下60多年的日记,作为一名普通的读书人,朱峙三的求学经历与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的教育大变革相始终,从他留下的日记可见一斑。如:

1901年10月4日的日记里,朱峙三写道:“朝廷近日已下诏改科举制度,不用八股诗赋取士师命以后每夕读《古文观止》。”

“前日(1905年9月2日)报载有上谕,立即停止科举……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吾邑成内人一入学便自大。不读书,预料科举不久即度,欲求时务之学,自以住学堂为有出路。”

“(两湖总师范学堂)下午第一、二堂物理学……教习三泽力太郎,日本博士也……因余为初听物理学之人,甚快意,笔记特详。“予前住速成师范,无理化二科,今日初看试验,颇感兴趣。”“余喜音乐课,余时觅风琴练习之”“今日上课,堂中授三角。去冬几何已教完,小代数亦快教完,以后或可教大代数。予每以算学为苦。”

——摘编自胡香生辑录、严昌洪编《朱峙三日记(1893—1919)》


作为历史的亲历者,朱峙三的日记有何史料价值?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晚清教育大变革的认识。
2022-12-06更新 | 243次组卷 | 4卷引用:广西三新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刚刚过去的一百年里,中国同世界的总体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20世纪前半叶,中国处在不稳定的世界体系的底层,中国人追求的是恢复在19世纪失去的独立和主权。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习和探索如何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同现存世界打交道,以便更好地维护本国利益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两极格局中,中国同美苏这两个世界的主宰者抗争,向现存的世界秩序发起挑战。在 20 世纪的最后 20 年,根据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和世界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分析我国面临的威胁,开启了自觉加入世界体系的过程,并利用现行规则适时地调整外交政策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促进本国的发展。

——摘编自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的历程与经验》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20世纪后半叶中国外交历程”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所谓“崛起困境”,通俗地讲,就是 崛起国在崛起过程中所面临的日益增长的体系影响力需求同其他国家对其制衡不断加强之间的矛盾。“崛起困境”出现的原因无非两点:一是崛起国权力的增长。国家从“富起来”到“强起来”,这是大国崛起的一般规律。作为“强起来”的标志,大国在国际体系中须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影响力。而这必然被主导国视作挑战,引起主导国反制。因此,“崛起困境”更容易出现在崛起阶段的后半程,即崛起国具备挑战主导国的实力之后。二是大国制衡的存在。国际关系的均势理论认为,在无政府状态下,如果一国之崛起打破了现有的均势体系,其他大国将制衡该国,并使国际体系的实力分布重新恢复到大致均衡的状态。

——摘编自中国日报网《中国会不会陷入崛起困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大国崛起困境”自拟-一个论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史论结合)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商人社会流动一览表

流动途径

现象描述

科举入仕

科举入仕向普通民众的开放实际上是国家把政治权利这样一种社会稀缺资源从贵族官僚手中向下移动的结果,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最大受益者。宋朝社会逐渐出现了“士商对流”的局面。

以富攀贵

宋代门阀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是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宋代婚姻重财,而商人作为财富力量的代表,自然在以财买婚、攀附上层时得以大显身手。“榜下捉婿”之风在宋代盛行。

捐纳买官

捐纳买官是平民阶层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手段与阶梯,官是从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的需要出发,民是从向上登进的富贵实益着想,双方出于各自的需要,形成了一个类似于社会契约式的互惠体系。宋仁宗时商人就开始买官,而宋徽宗时情况更加严重。大观四年臣僚们的奏言中指出:“朝廷以三路财用少乏,边储未丰。近年以来,出颁假将仕郎等告牒,比之往岁,不啻数十倍。凡富商巨贾,乘时射利”。

——据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宋代社会结构变迁》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商人社会流动”进行合理解读。(12分。要求:观点明确、解读合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中国欧美
1750—
1850年
“康乾盛世”下农耕文明到达顶峰;手工工场中的资本主义萌芽依然零星稀疏。清朝的“闭关锁国”态势,强化了“重农抑商”政策,只保留广州一口通商。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中国卷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民族危机加剧。珍妮机问世,揭开工业革命序幕;阿克莱特设立水力纺纱厂标志机器大工厂制度诞生。亚当·斯密主张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瓦特改良的万能蒸汽机,进一步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厂”,加紧对外扩张;工业革命成果开始在欧美各国推广。
1850—
1900年
洋务运动开始,先后创办军用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在沿海通商口岸出现。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出现实业救国思潮,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电器和内燃机的问世和使用,标志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美国和德国成为新的工业革命中心。垄断组织现,推动列强向帝国主义过渡,掀起资本输出和瓜分世界的狂潮。
1901—
20世纪40年代
辛亥革命民国建立,民族资本主义迎来短暂春天。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推行“法币改革”、“国民经济建设动”,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发展。抗战中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摧残破坏,解放战争中陷入困境。欧洲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美国出现“柯立芝繁荣”。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罗斯福新政中政府加大对经济的干预;凯恩斯主义提出。二战后欧美国家普遍加大对经济的干预。
从上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以经济近代化的视角,并结合近代中外历史相关知识,自拟一个观点,予以说明。(说明:可以选取中国、欧美或者中外相关的历史信息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 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竺可桢《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材料二 东汉以后黄河曾经长期相对安澜,到唐代老百姓安居乐业,大规模农田开垦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唐末五代黄河频频决口,北宋接续了这样一种局面。北宋时期黄河向北摆动曾经夺海河口入海;两宋之交,由于人为因素,黄河曾夺淮河口入海。

——邓小南《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我们真的认识宋朝吗?)


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天时”“地利”角度,分析论证宋代“生于优患,长于忧患”这一说法的正确性。
2022-07-08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普通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阶段标注对待秩序的身份行为特点
1840—1911年晚清时期反对者由“闭关锁国”到被动融入世界秩序
1912—1949年民国时期适应者消极参与国际秩序
1949—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革命者努力打破国际旧秩序
19782012年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之前改革者改变自己,影响世界,融入并改善国际秩序
2012年至今党的十八大以来参与者、建设者、引领者积极主动引导与维护国际秩序的发展

——据金灿荣、刘冰若《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演变与发展》
整理上述材料包含了多方面的历史信息。请你依据至少两段材料,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充分,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2-06-0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第十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序号概述
戴震撰写了多本数学著作,如《勾股割圆记》《九章补图》等,将数学知识条理化、简易化,使之更易用于经典解释。钱大昕精通《九章算术》和西洋测量弧三角诸法、梅文鼎等人的数学论说以及《数理精蕴》等知识,大力倡导数学考据法。经学大师焦循,以数学释经,十分注重对数理的论证,大量应用朴素的辩证辽辑与形式辽辑演绎方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会通了中西方数学理念
阎若球在所著《四书释地X释地余论》等书中常以地理学知识,推判古书经典内容的真伪。胡渭作《易图明辨》以大量证据证明宋代以来的河图、洛书等易图并非圣人传授。他还自著(禹贡锥指》,绘地图47幅,并考察了汉唐以来黄河改道的历史。戴震用了10年时间,3次校勘了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还纂修了《汾州府志》《直隶河渠书》等地方志,自制出诸多中国区域地图,运用了明确的比例、方位,距离,地形等表示方法
乾嘉学派对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日食"等天文现象进行了科学解释;系统地分析整理了自上古至清初的主要历法;撰写了《原象》《迎日推策记》《九道八行说》等一大批天文历法学研究专著

——摘编自康字《清代学者经学研究借鉴自然科学知识》


根据材料指出清初经学与科学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022-06-04更新 | 13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来宾市合山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仿真模拟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