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国主要商业中心的演变

战国出现了商业区“市井”
西汉都市商业繁荣
王莽新朝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
唐代长安、洛阳、扬州、杭州、湖州
两宋汴京(今河南开封)、临安(今浙江杭州)、建康(今江苏南京)、鄂州、江陵
明清北京、苏州、湖州、杭州等传统大都会盛泽镇、佛山镇、景德镇、汉口镇、朱仙镇等若干市镇

——据邹逸麟《中国历史人文地理》整理


阅读上表,从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古代商业中心”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要求:史实调用准确,层次清楚,逻辑清晰)
2023-09-24更新 | 164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歌剧艺术与中国社会
时间中国歌剧的发展
20世纪20年代黎锦晖以民主与科学为内容,以真善美为主题,创作出一种既不同于西洋歌剧又不同于传统戏曲的儿童歌舞剧,可以说是中国歌剧的雏型。
20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扬子江暴风雨》《军民进行曲》《台儿庄》等反对帝国主义的作品,用“话剧加唱”的模式进行歌剧的创作,通俗易懂,适于流传,配合了救亡运动。
20世纪50年代中国歌剧迎来了一次发展的春天。许多著名音乐家从国外归来,一起加入到中国歌剧的创作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等作品,这个时期歌剧的题材转向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喜爱。
80年代末90年代初歌剧《原野》曾到美国、法国、荷兰成功演出,成为第一部叩开西方歌剧宫殿大门的东方歌剧,向世界人民传播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国歌剧上划时代的杰作。
阅读上述材料,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时代背景阐释中国歌剧的发展演变。要:提取信息充分,史论结合,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2023-01-12更新 | 6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级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辛亥革命影响的(部分)学术观点

历史学家学术观点
刘世华辛亥革命推翻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了传统社会的总体危机。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大力倡导实业救国,这有利于促进民族资本的发展,进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
黄兢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志士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尤其是孙中山追求社会主义理想,就不会有五四运动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迅速传播,中共也就难以找到科学理论武装自己。
李文海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活动家和领导人,或者直接参与过辛亥革命运动,或者受到辛亥革命的重要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正是从辛亥革命出发再继续向前迈进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这个主题,提出一个观点,并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史论结合,行文逻辑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一统”所包含的具体内涵随着历史的演进而有所丰富和发展。在秦汉时期,其地理概念是指国土统一,所谓“天无二日,民无二王”。政治概念是指全国上下高度一致,听命于量高毓治者,即所谓“天下若一”“夙夜匪解,以事一人”。时间概念是长久统一,千秋万代江山永固,即所谓“至尊休德,传之亡(无)穷,而施之罔极”。到了宋代欧阳修、朱熹等人那里,又将“正统”说纳入“大一统”理论体系之中,强调“大一统”要以“正统”或“有德”者为中心,以弥补早期“大一统”说之不足。

——摘编自黄朴民《论秦汉文化的时代精神》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秦汉时期的历史,对材料中的内容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5世纪后期,北魏鲜卑族在孝文帝的领导下,大力地推行了一场学习汉族先进文明的改革。这场改革引起了不少的争论,有人认为这场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巨大进步,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有人认为这场改革导致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请你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并用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必须写出选择的观点,史实要准确,论证要充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中为四组与民主观念和道路相关的历史人物与概念。

风向标人物同道者核心概念支撑性词汇
王韬郑观应、薛福成、马建忠等君民关系君主之国、民主之国、君民共主之国、议会
梁启超康有为、严复、黄遵宪等民权民权与民智、民族国家、自由、权利与义务、宪政
孙中山邹容、宋教仁、胡汉民、陈天华、朱执信等民权共和革命、民主、共和、五权宪法、国民大会、直接民主
李大钊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等庶民主义大众民主、劳工神圣、翻身解放

——摘编自闾小波《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有关知识,运用表中两组及以上信息,围绕“民主观念和道路”拟定论题,并进行阐释(论题明确,论据准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概况
1844年宁波女塾开办,这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
19世纪60年代初至1876年教会学校数量增多,女生在学生中的比例增多。教会学校开放女子教育,促进了女子入学,实现男女教育平等。
早期改良派在近代西方男女平权观念的影响下,最早开始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倡导女子教育。
维新派康有为主张男女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女子应该上学。
梁启超重视女子教育,系统论述了女性受教育的必要性。
1898年梁启超、经元善创办经正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国人自己创办的正规女子学校,起到了开风气之先的作用。
1902年,蔡元培开办上海爱国女学。此时的女性学堂多为私人兴办,未获统治者的直接肯定。
1907年清政府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及《女子师范学堂章程》,中国女性教育正式被纳入中国教育制度的范畴。
1912-1913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教育段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段专门设立女子中学校,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1920年,北大校长蔡元培贯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原则,开创了我国公立大学招收女生的先例,不分性别进行教育。
1929年,中华民国政府颁布《中华民国教育宗旨及实施其方针》,这是中国政府在历史上第一次对男女受教育机会平等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是中国女性教育的第一份法律成文。

―-摘编自徐颖《一文纵览中外女子教育的发展》 


该表反映了近代中国女子学校教育不断发展,指出其中一种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2022-10-27更新 | 657次组卷 | 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以来,煤炭成为人类主要能源之一。下表所示是史学界关于煤炭与工业革命研究的三个维度

维度概述
社会—经济史维度英国工资相比于其他国家较高,且英国拥有十分丰富且廉价的煤炭,于是社会兴起了利用煤炭带动机械以取代人工劳动从而节省成本的热潮,这最终促进了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煤炭被广泛运用于生活,还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
生态—环境史维度工业革命之前的英国经济主要是以依赖动物、植物等有机物能源为主的“有机经济”,但有机物能源依赖土地供应,因此“有机经济”的发展是有限度的;煤炭作为一种矿物能源,在英国不仅丰富廉价,而且能比有机燃料提供更多的热量,煤炭在工业中的广泛使用提高了动力的效率,降低了成本,还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使英国进入“无机矿物经济”的时代;但煤炭的使用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全球史维度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经济发达,但煤炭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煤炭资源分布远离工业中心;英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的煤炭为蒸汽动力的普及提供了条件,这使英国最先开展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整理自裴广强《工业革命史煤炭问题研究中的三个维度》


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维度,围绕“煤炭与工业革命”提炼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清晰)
9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将百年党史划分为四个历史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时期伟大成就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任选一个或多个时期,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实,以“飞跃”为题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2-10-13更新 | 287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遂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论述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历史发展中,个人际遇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李大钊的人生履历表

时间活动
1889出生于河北乐亭县。
1907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东渡日本,就读于东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
1916回国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兼任经济学教授。
1918在《新青年》上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9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每周评论》撰文怒斥英、美、法、日等国为“强盗世界”。
1920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1中国共产党成立,李大钊负责党在北方的全面工作。
1922三临洛阳,争取吴佩孚对工人运动的支持;参加西湖会议,主张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
1923李大钊参与组织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罢工运动遭到北洋军阀的残酷镇压。
1924李大钊出席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与大会宣言的起草。
1925五卅运动爆发,李大钊在北京组织五万余人的示威,支持上海人民的反帝斗争。
1926领导“三一八运动”,反帝反军阀,由此遭到北洋军阀的仇视和通缉。
1927奉系军阀张作霖不顾社会舆论的强烈反对,杀害李大钊。

从“时代与个人”关系的角度,解读李大钊的人生之路。
2022-09-24更新 | 187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华达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