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9 道试题

1 . 小周同学在学习明朝“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后,围绕主题“郑和下西洋”进行了研究性学习。



1.根据上图,他写下了郑和的航行路线:
起点:__________,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远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
他继续阅读相关书籍,搜集到以下材料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7次率领船队出海,最多时有200多艘船,最少的一次也有60多艘,随行人员一般两万多人。而哥伦布1492年首次远航只有三艘船,船员80多人。麦哲伦的船队也只有五艘船,200多人。

2.他赞叹道:郑和下西洋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依据是____________
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产生了一个疑问:既然当时中国能够创造如此壮举,为何郑和之后中国再无“郑和”?为解决疑惑,他求助历史老师,获取了两则材料:

欲耀(炫耀)兵异域,示(显示)中国富强。……首达占城,以次(顺序)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赏赐)其君长……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

——《史史.郑和传》

有贡,即有赐……计其贡物,时值甚廉,给之太厚……

——《大史宗睿皇皇帝实录》卷十四

3.阅读这两段材料后,他明白了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下西洋”中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综合上述材料,小周发表了对郑和下西洋的看法。
2024-02-2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综合上述材料,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资料来源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某学者观点老人并非正式官吏却也可直接将地方官员不良行为面奏朝廷
A.优抚政策B.基层治理C.律令儒家化D.户籍制度
2023高一下·四川·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参观博物馆后,以南北朝时期胡人穿汉服陶俑、汉人奏胡乐陶俑为研究对象拟订了一个研究题目,该题目最有可能是(     
A.中国汉服之美B.南北朝民族的交融
C.古代民族乐器D.南方经济的开发
4 .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主题是“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下列项中完全符合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选项

史实

《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孔子改制考》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徐继畬、李鸿章、康有为、宋教仁、陈独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扶清灭洋”、“民主与科学”

A.①B.②C.③D.④
5 . 小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如下资料,该资料可以用来佐证我国古代(     
制作材料由骨、竹、石、蚌到青铜、铁等金属材料
制作方法由原始的打制、磨制到金属冶炼、铸造
牵引动力主要由人力到畜力再到自然力
农具种类由单一性走向多样性,包括耕作、灌溉工具等
A.机器生产改变人们生活方式B.高产作物促进人口规模增长
C.工具改善影响农业生产效率D.种植规模推动农业世界领先
6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序号内容
《汉书·西域传》记载: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
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
《后汉书·西域传》: “(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
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
7 .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习的核心素养之一。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古代集镇和城市课题时,找到如下史料,哪一项是最为可信的(  )
A.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原始村落遗址想象图B.中国河姆渡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C.《宋史》关于宋代商业市镇的记载D.亚马孙雨林印第安人的居所遗存
2023-06-10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华中学高一年级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探讨这一专题作了如下搜集:

资料一

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两个方面。

专制主义是中央领导机构的决策方式,是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它具有世袭性、独断性和随意性。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

资料二

形成、发展和演变过程

(1)初步形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

(2)正式建立—秦朝: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3)巩固—西汉: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实行刺史制度;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完善—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5)加强—北宋:“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将地方行政权、财政权、军权、司法权全部收归中央。

(6)新发展—元朝:行省制度

(7)空前强化—明清:明朝废丞相,清朝设军机处。

(8)消亡—中华民国:1912.2.12清帝退位。

资料三

基本矛盾及发展趋势:

两大基本矛盾: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发展趋势: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



班上同学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问题展开研讨,形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一种认为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说明:可以选取一种观点作答,也可以另有其他观点,只要有理有据,史论结合即可。)
2023-03-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下堡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有同学对如表内容展开研究性学习,他所确定的最合适的研究主题是(     
时间主要思想
嘉庆、道光年间魏源提出“利国”“利民”“利官”“利商”
19世纪50至60年代洋务派提出“官督商办”
19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早期维新派提出“商战”“农商俱利”“工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步知识分子提出“实业振兴”“棉铁主义”“收回利权”

A.近代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重商思想的深化与变异
C.“商战”与“工战”的论战D.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
2023-01-2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某同学开展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大锅饭”“经营责任制”“按劳分配”“政企分开”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土地改革B.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C.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22-12-23更新 | 115次组卷 | 3卷引用:第2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帮课堂】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讲义(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