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42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

——何顺果《美国史通论》

材料三   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材料四   马克思说统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积极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5)如果将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该组材料确定恰当的研究主题。
2022-04-04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尚德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它们源于同一单词modemization,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婴标志。在中国,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伴随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

材料二   民族工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是空前的。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堪称民族资本发展的黄金时代”。在这种政治和经济背景下,海外华侨抓住这个时机,踊跃向国内投资。仅在19121919年间,华侨投资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房地产业多达1042家,投资金额达7100万元。

——摘编自苏文菁主编《商发展史·总论卷(近代部分)

材料三   今革命之事毕矣,而革命之目的则尚未全达,是何也?不良之政府虽倒,而良政治之建设则未尝有也。故民国成立,己届年余,而政治之纷扰,无一定策划如故也,政治之污秽,无扫荡方法如故也。以若斯之政府,而欲求得良善之政治,既不可能,亦不可望矣。

——宋教仁《代草国民党之大政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所起到的作用。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2-1919年间,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到来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
3 . “随着生产工具的进步和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生产力得到进一步发展,男子成为经济生产的中坚,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因而他们在财产的分配上就具有较大的发言权。男子必须确认自己的子女,并按男性世系,将财产传给自己的亲生儿子。男女在生产中所处地位的变化,导致父权制最终取代了母权制。”上述材料阐述的是
A.母系氏族社会产生的背景B.父系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
C.母系氏族社会的特点D.父系氏族社会的特点
2022-03-22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大安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知识竞赛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嘉靖年间,一些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他们在接受中国传统风俗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传播西方近代的地理、天文、历算和医药等科技知识,逐渐为一些中国人所接受。而此时,明朝政府面临着复杂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急切需要一剂"救世良药”“一些正直和大度的人,关心对一种没落和腐朽的政权进行改革”。于是,西方传教士和中国的一批开明的士人走到了一起。

——摘编自彭勇《明史》

材料二   西学东渐是件好事,它曾促进中国科学文化的发展。但是如果把这一文化交流过程看作是单方面的西方文传入中国而使中国人民受益匪浅,也是不全面的。因为这一文化接触本身也是中国文明传入西方的过程,也可以称“它“中学西渐”。事实上,随着欧洲人来到远东,反映中华文化高度发展的大量物品如丝绸、瓷器等被不断运往方,极大丰富了西欧人的生活。他们所寄回的关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情报令欧洲人耳目为之一新,使西欧无论官民僧俗都能对遥远的中华古国有了生动而深刻的认识。尤其是这一时期大量中国图书被带到欧洲其种类之丰、涉及范围之广令人惊叹,为欧洲人研究中国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科。

——摘编自徐均平《试论明末西学东渐的背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末西学传入中国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末“中学西渐”的原因。
2022-06-1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货币简表

时间标志
战国赵、齐、楚等国分别使用布币、刀币、蚁鼻钱等
秦代秦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汉武帝时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
唐高祖时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
宋代纸币交子在四川地区诞生

材料二   明初,流通中铜钱与“宝钞”并行,禁金银交易,但江南商贾“不论货物贵贱,均以银定价”。嘉靖初(1522年),“钞久不行,钱大已壅”,朝廷遂“弛用银之禁”。到万历九年(1581年),“一条鞭法”把丁役、土贡等归于田亩,“计亩征银”,白银发展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等

材料三   “入篮”


注:SDR,亦称“纸黄金”,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行,根据会员国认缴的份额分配,可用于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一样充当国际储备。2016101日之前,SDR货币篮子里只有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


(1)根据材料一,概括归纳我国古代货币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代白银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中国人民币成功“入篮”的背景及其影响。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和海外殖民地的开辟也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新的植物、新的动物、新的恒星甚至新的人们和新的人类社会的相继被发现,所有这些都向传统的思想和设想提出了挑战。与之相似,商业和工业的发展导致技术上的进步;技术进步转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受到科学的促进。远洋贸易引起对造船和航海业的巨大需求……出现了一批新的,有才智的,数学上受过训练的工匠。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牛顿的伟大科学成就的根本实质,就在于他自觉和不自觉地依托了他所处地社会条件,认真地和彻底地刻苦学习前人各方面的成果,特别是先进的和前沿科学的新知识。敢于思考怀疑和突破。提出新的观念和严格论证的新的理论,形成新的理论体系,然后从视野和观测上予以论证和实现。

——摘编自胡康华《论牛顿科学发现的社会背景》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近代科学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指出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
(2)根据材料二,概述牛顿取得伟大成就的主观原因。结合所学,列举牛顿继承了前人的哪些成果。
2022-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建议始皇采取强硬措施:“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乐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从而造成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空前浩劫。战国时代蓬蓬勃勃的自由学术空气被窒息,广袤的思想原野上,万马齐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四   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在整个社会全面铺开,孕育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同时也在基层民众中浇灌出以奢侈和时髦为导向的欲望之花。对“人欲”的肯定成为这个时代精神最突出的标志。庶族地主和富裕农民的心声体现在士大夫们“农商皆本”的舆论中,李贽对程朱理学大加鞭挞,称“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通过对人之私欲的肯定,明朝人否定了皇帝一己之私的所谓天理之公。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文化反思派对君主进行了最严厉的批判,提倡君臣平等,主张限制君权。

明清思想家的主张,由于阶级和历史的局限,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文化的束缚,最终在文化专制政策的高压下黯然失色。

——摘编自李宪堂《明清思想的背景、线索与问题》


(1)材料一、二反映了当时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自战国到西汉,为了实现思想统一进行了哪些努力?这些努力的目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四概括明清思想家的基本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022-02-12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关于中国古代边疆治理阅读材料

材料1   汉王朝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治理,在秦王朝治理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在中央,形成了一套管理边疆少数民族事务的官职和机构;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属国”,实行军事性管制,并派驻属国都尉为属国最高军政长官。汉王朝统治势力能达到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要征收少量租赋,统治势力不能及的僻远少数民族地域,则听其贡献土特产,以象征归附。

——摘编自龚荫《汉王朝对边疆民族治理述略》

材料2   清代维正年间,由于国家实力大增,国家“一统大下”的砍望增强,中央政府就把实施大规模改土归流提上了议事日程。在改土归流大潮中,一些上司识时务而自请改土归流,清政府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迁徙、给房、给田的处置:部分土司因利益受损引起不满,走上与中央政府对抗的道路,导致清政府不得不以战争的形式完成改土归流。

——摘编自李良品等《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视域下改土归流的历程、原因及作用》


(1)依据材料1概括汉朝管理少数民族地区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背景。
(2)依据材料2概括清朝实行“改土归流”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其作用。
2022-02-1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密云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陆军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1934年英国国防需要委员会向议会提交第一份《弥补国防缺陷报告》,指出需要陆军建立一支远征军,用以保护低地国家,履行“大陆义务”,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几个月,“大陆义务”才被英国政府正式接受。首相张伯伦对于英国承担“大陆义务”是极其勉强的,他表示,“我相信如果只要外交部多加重视,重整军备与同德意搞好关系的双重政策能够使我们安全度过危险时期”。当时英国社会普遍认为,陆军的领导者应该为一战期间西线发生的恐怖杀戮负责。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陆军始终难以发展壮大。有人指责政府和害怕遭受空袭而偏宠空军,实际上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状况不允许三个军种都得到同样的待遇。英国政府一直存在这样的想法:法国要承担陆地上的义务,英国主要承担海上和空中的义务。然而,英国政府绝不会想到法国会像后来现实中那样迅速的溃败。

——摘编自耿志《“大陆义务”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的陆军战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英国陆军难以发展壮大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英国陆军政策。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百家争鸣。执政者不但不禁锢思想,反而着力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自己则对救时主张择善而从。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

——北京大学教授袁刚《思想市场会使中国更有前途》

材料二   近一个半世纪(从1840年开始)中国变乱的性质,就是两千年一遇的“社会文化大转型”现象,期间死人如麻,痛苦至极。不过,不论时间长短,“历史三峡”终必有通过之一日。从此扬帆直下,随大江东去,进入海阔天空的太平之洋……

——唐德刚《从晚清到民国》

材料三   “孔教”本失灵之偶像,过去之化石……妄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迄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否则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1916年)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五四时期“思想市场”中的“救时主张”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年代之前仁人志士为通过“历史三峡”所做的探索。
(3)据材料三,概括陈独秀对“孔教”的基本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陈独秀这种思想态度形成的背景。
2022-02-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长垣市宏力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