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013 道试题
1 . 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其第二十一条   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推行和实施(     
A.对公务员队伍结构的变化影响不大B.避免了腐败现象的滋生和恶化
C.从源头上提升了公务员队伍的素质D.极大地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
2023-10-05更新 | 353次组卷 | 48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第二十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对“义”的解释。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解释
《庄子·人间世》臣之事君,义也
《墨子·天志下》义者,正也……然而正者,无自下正上者,必自上正下
《商君书·画策》所谓义者,为人臣忠,为人子孝,少长有礼,男女有别
A.儒家道德观念已被普遍接受B.知识阶层注重追求有序社会
C.法家理念渗透到各家思想中D.各家社会责任意识普遍提高
2023-10-05更新 | 158次组卷 | 2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据此可推知(     
A.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B.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C.地理环境决定了法律体系的特点D.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
2023-10-03更新 | 652次组卷 | 65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复习试题
4 . 1648年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使欧洲新涌现的大国如瑞典和荷兰共和国,得到了诸如法国和奥地利等老牌大国享受的礼遇。条约规定,凡是国王,一律称为“陛下”,凡是大使,一律称为“阁下”。这彰显了(     
A.自由民主的启蒙观念B.主权国家平等的理念
C.欧洲国家至上的原则D.否定等级制度的思想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特意主持编撰了祖训用于训诫子孙后代,即《皇明祖训》,图2所示是《皇明祖训》的第四条内容。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第四条)
四方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来扰我边,则彼为不祥。彼既不为中国患,而我兴兵轻伐,亦不祥也。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但胡戎与西北边境互相密迩,累世战争,必选将练兵,时谨
备之。
今将不征诸夷国名开列于后:
东北:朝鲜国
正东偏北:日本国
正东偏南:大琉球国       小琉球国
西南:安南国       真腊国       暹罗国       占城国
苏门答腊       西洋国       爪哇国       彭亨国
白花国       三弗齐国       浡泥国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10-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保守派早在1781年《邦联条例》生效之前,就起来反对它。他们认为在《邦联条例》下,各州各自为政,各州都有关税壁垒,币制不统一,市场也不统一,国内贸易将会受到阻碍。软弱的邦联政府也无力在国外保护美国商人的利益。保守派认为州宪法的民主成分太多,这会使得各州的民主力量得势。美国为了削弱各州的民主力量,必须强化中央权力。当时美国是一个新生国家,欧洲大国对其虎视眈眈。英国承认美国独立是被迫的,故总想伺机寻衅。驻在美国西北边境内的英军,在战后仍不肯撤走,并且勾结印第安人不断地骚扰美国居民。美国南部以及西部与西班牙属地毗邻,西班牙也敌视美国,时常怂恿印第安人侵袭美国居民区。这些情况都使美国有识之士忧虑。如此一来,强化中央权力便成为保守派及爱国人士的一致要求,而且这个要求到18世纪80年代上半期已成当务之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建国之初邦联体制的特点,并指出由此带来的弊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美国政客们为解决上述弊端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3-10-0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德国宗教改革旨在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拯救人的钥匙不操纵在教会手中,而掌握在人的自身,只有人的自身以及由人自身而获知的信念才是拯救人的力量……。材料体现的观点是(     
A.否定了宗教信仰所具有的作用B.永生与永罚等都是教会决定的
C.肯定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D.提倡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2023-10-02更新 | 121次组卷 | 36卷引用: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汉武帝时期,虽然主父偃、终军、东方朔、司马相如等人出身微贱,但是他们或因上书对策,或因明经善赋,都为汉武帝所重用。这些人常以中大夫、诸郎等身份用随在皇帝身旁,形成“内朝”官。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选官方式满足统治需要B.唯才是举是选官的唯一原则
C.察举制已丧失了选官功能D.铲除朋党是选官的主要目的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进程,起源于近代的工业革命。城市化作为一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态,和工业化似乎是一对“孪生子”,它们就像两个车轮,承载着人类社会滚滚向前发展。在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推动下,1851年英国的城市化水平就超过了50%,率先进入成熟的城市化阶段。法国、德国、加拿大等国家相继启动了城市化进程。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产业革命在美、德、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兴起,使得重化工业取代纺织等轻工业而成为主导产业,西方国家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速。

——摘编自周跃辉《西方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有着一系列的局限。一方面,由于城市变革更多的属于外力冲击下的被动过程,缺乏足够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加上持续动荡的社会环境,因而始终徘徊于传统与近代之间,只能说是“半截子”近代化;另一方面,近代因素在中国社会的渗透和扩散,在地域空间上很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与西部内陆地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口岸地区与非口岸地区,在近代化形式和发展水平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更进一步讲,中国近代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外力强制的移植,必然与中国社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从而走上一条扭曲的道路。

——摘编自陈国灿《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历史透视和现实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城市化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存在的明显不足及其原因。
2023-09-29更新 | 178次组卷 | 30卷引用: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佳合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农牧业的产生提供了稳定的食物来源,要求更细密的社会分工,这促进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进而出现剩余产品、社会分化和阶级。为了控制生产资料和剩余产品,国家开始产生。材料旨在说明(     
A.人类文明产生具有曲折性和长期性B.农牧业是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C.阶级和国家出现是文明产生的标志D.生产力的发展是文明产生的根源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