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5 道试题
1 . 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早期人类社会,各地劳动人民创造出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文化在传播与交流中不断发展。某学校准备举办主题为“世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的展览活动。
(1)根据展品信息,将下列展品匹配相应的展馆。(填写字母)

A《十二铜表法》

B汉谟拉比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阿兹特克太阳历

E有“0”数字符号的手稿(3世纪)

F东汉织锦新疆博物馆藏

G记载金字塔建造的莎草纸

H玉米彩陶(7世纪)危地马拉出土

(2)造纸术的出现与传播,促进了文化的发展。根据以下材料的提示,画出“中国造纸术的传播演变示意图”。

材料   从考古可知,在西汉已有植物纤维(麻类)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中国造纸术在2世纪便已传到越南,7世纪,通过朝鲜传入日本。丝绸之路是造纸术西传的桥梁,3世纪纸已传到西域地区,8世纪,中国造纸术传入中亚地区,后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欧洲。

人类交往的过程也是不同文化汇聚,升华的过程.西部亚洲,中部亚洲在东方与西方文化交流事业中一直扮演着“桥梁”的角色.这些“桥梁”不仅传送东方文明到西方,而且也传送西方文明到东方;同时,“桥梁”自身独特的文化对东西方文明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是属于“桥梁”木身的各文明之间也是互动的,从而产生了独特而灿烂的各种文化。

——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


(3)概括上述《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材料中阐述的文化交流特征
2022-06-20更新 | 121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2 . 众说秦始皇对历史人物的看法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秦始皇的评价即是一例

材料一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志,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汉)贾谊《过秦论》

材料二   三代至秦,混沌之再辟者也,其创制立法,至今守之以为利,史称其“得圣人之威”周王道穷也,其势必变而为秦,举前代之文制,一切铲除之,而独持之以法。

——(明)张居正

材料三   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的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翦伯赞(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


(1)上述材料中涉及了秦始皇哪些方面重要事迹?
(2)材料二所说的周王道穷的主要表现是
A.华夷交融   B.礼崩乐坏   C.百家争鸣   D.平王东迁、西周灭亡、东周开始
(3)材料三认为秦始皇“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倾向”,谈谈你对当时“中国历史发展倾向的理解”。
(4)三则材料分别对秦始皇作出了怎样的评价?
(5)为什么三则材料对秦始皇有不同的评价?
3 . 村落、集镇城市与居住环境
(1)根据提示,将相应内容填写在框内横线处。

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2)西汉长安城复原平面图

①观察图片,你认为长安城的城市布局有何特点?
②你认为导致长安城形成这种布局的原因有哪些?

近代上海城市化进程

材料一 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成时间表

项目区域
租界华界
第一条马路18461897
第一盏路灯18651873
第一次供水18831902

材料二 上海有三个城市管理机构,三个司法体系,三个警察局,三个公共交通系统,三个水厂,还有三个发电厂。电压在法租界是115伏,而在公共租界是220伏。有轨电车的路轨宽度也不相同。

——石海山等著,朱荣法译《挪威人在上海150年》

材料三 外国人声称,中国人划租界给他们居住,是因为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不受欢迎。他们被丢在这块沼泽地,并且被告知说随他们在这里怎么过。外国人花了五十多年时间把这块沼泽变成了一座令人赞叹的城市。很清楚的是,他们被限定住在那里,也就是说那里是他们的聚居地,事实也正是这样。没有人管他们。这座令人赞叹的城市的建成,中国当局并未出过力。


(3)①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上海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
②为什么近代上海的基础设施建设会呈现上述特点?
③你如何看待上述外国人的观点?
2022-06-19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5月线上模拟历史试题
4 . 户籍制度与基层治理
(1)将下列内容填入相对应的横线上。(填字母)
A.县   B.“为户籍相伍”   C.“诸色户计”   D.主户与客户
E 什伍组织   F保甲制   G“黄册”   H 邻保制度
I 户籍制度
(1)中国古代制定户籍,始于战国时期。公元前375年,秦献公________。
(2)秦汉开始,户籍成为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宋朝户籍分为________。
(3)元朝的户口按职业区分,称为________。明朝继承了元朝做法,户籍册称________。
II基层组织
(1)从秦汉到明清,________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乡和里。
(2)中国古代注重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秦汉时期的________、唐朝的________、北宋的________和明朝的十家牌法都是典型代表。
(2)中国历代政府重视户籍管理与基层治理的原因有哪些?
(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存在“皇权不下县”和“乡村唯自治”的现象。你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2022-06-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4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5 . 文学中的历史

(1)请将上述文学作品在世界地图中进行空间定位(填写字母)

(2)有同学结合文学作品的内容,对其反映出的社会风貌进行了解读,请你判断该同学解读是否准确。(正确的打正确,错误的打错误)
①从《源氏物语》的记载中课件,该地区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②《梨俱吠陀》中提到的婆罗门,指的是以国王为首的武士集团
③《尼罗河颂》赞颂的是尼罗河孕育了该地区文明的发展
④从《雾都孤儿》中,可以窥见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
⑤《登科后》描绘的是作者来到国际大都会长安看到的繁荣景象
⑥林肯总统认为斯托夫人写的《汤姆叔叔的小屋》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3)文学《雾都孤儿》描写的是英国工业革命时的社会状况,工业革命带来生产工具的改变和劳作方式的改变分别是什么?对人类社会带来哪些影响?
(4)林肯总统评价斯托夫人是“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22-06-1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4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6 . 熊猫外交大熊猫作为中国特有的物种,其黑白相间的毛色和亲善可爱的外表深受人们喜爱,在国际舞台上逐渐成为中国形象的重要代表,在外交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材料一   美国热心人士赠送之药品及其他物资,悉能由滇缅路源源进入,不特每日有之,日以继夜,不绝内运。……故仍望美国友人能继续援助,兹中国为表示感谢此种友谊起见,特将新获之熊猫相赠。

——《熊猫赠送式在渝举行》,《申报》,1941年11月7日

吾人于显微镜、X光机及其他许多医疗必需品,则不能以其他物品代替,此等物品,则非仰赖外国不可。……美国绝非法西斯国家之以残害弱者为乐者,美国之支持正义与人道,正与为维持正义人道苦战四年余之中国相同。

——《熊猫赠送仪式昨晨在渝举行——蒋孔夫人向美广播格拉罕报告捕猎经过》,《申报》,19411110


(1)根据材料,概括1941年国民政府赠送美国熊猫的原因与目的。

材料二   1949年至今《纽约时报》有关熊猫报道的摘编

时代报道内容摘编
第一阶段
19491971 年)
1958711 日:大熊猫因来自共产主义中国而被禁止进入美国。196958 日:伦敦动物园今天试图繁殖在西方仅有的两只大熊猫。
第二阶段
19721980 年)
1972417 日:两只熊猫(注:玲玲和兴兴)是中国带给美国的 礼物。
1979930 日:为什么日本人将中国的友好大使(注:指熊猫)如此重视?
第三阶段
19811992 年)
198991 日:它们自 1972 年来到这里以来一直是国家动物园的 明星。
第四阶段
1993 至今)
201746 日:习主席正在芬兰旅行,两只租借的熊猫作为北京 魅力攻势的一部分,这是中国的软实力资源。
(2)材料二,①就研究美国外交舆论宣传而言是________
A原始史料/   B非原始史料)。
②就研究中国外交政策而言是________
A直接证据/   B间接证据)(在答题卷上涂选)。
(3)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熊猫形象有何变化?试分析原因。

材料三   在北京举办的1990年亚运会、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都使用了熊猫造型的吉祥物。尤其是冬奥会期间,冰墩墩引发了海内外网友的热烈追捧,网络社交平台话题火热,周边产品“一墩难求”,并由此向世界充分传递了“一起向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团结、和平、进步、包容的共同心声。



                         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对熊猫外交历史变迁的认识。
2022-06-19更新 | 21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7 . 寻找霸陵

20211214日,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了线上会议,公布了关于“汉文帝霸陵位置”的重大考古发现。

材料一   治霸陵(汉文帝)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孝文帝本纪》

高祖薄姬,文帝母也。……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近文帝。孝文窦皇后,景帝母也。……元光六年崩,合葬霸陵。

——《汉书·外戚传》



(1)历史上,古代皇帝有年号、谥号、庙号等称谓,材料一中的文帝、高祖、元光分别对应的是哪一个?(在答题卷上涂选)
①年号   A文帝
②谥号   B高祖
③庙号   C元光
(2)从材料一和地图来看,霸陵的修建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文化?(不定项选择)
A.民本思想   B.恪守礼制   C.推崇孝道   D.天人合一

材料二   东汉应劭为《汉书·文帝纪》作注时,因汉文帝曾说“以北山石为椁”,就作了霸陵“因山为藏,不复起坟”的注释。元代骆天骥《类编长安志》记载:文帝霸陵在京兆通化门东四十里白鹿原北凤凰嘴下。由于凤凰嘴的整个山形很像帝陵封土,在地势加持下,明清多位君主来凤凰嘴纪念汉文帝,并在山前立满碑石:“康熙二十七年御制碑”、“雍正元年祭祀碑”等。20世纪上半叶,多名中外学者先后到凤凰嘴考察,都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


(3)依据材料二,说明后人认为凤凰嘴就是霸陵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2017年开始,考古人员对距离凤凰嘴两公里处的江村大墓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发现了大量线索。

发现一江村大墓是一座有四条墓道的特大“亚”字形竖穴木椁墓,地面没有封土,在外藏坑里发现了大量陶俑、陶器等。
发现二外藏坑出土了几枚直径不到 1 厘米的印章,分别刻有“中司空印”“车府”等 字样,是明器官印的象征,具有官署机构的性质,相当于 100 多个官署机构围绕墓葬分布。
发现三窦皇后陵位位于江村大墓东北,墓葬也是呈“亚”字形竖穴扩木椁墓,一条东 西长约 1200 米左右,南北宽 860 米左右一圈的夯土围墙,把江村大墓和窦皇后陵合围在一个大陵园内。江村大墓西南约 3 公里处是薄太后南陵。
(4)结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三个重大的考古发现。
2022-06-19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2届高三仿真模拟历史试题
8 . 百年昆曲昆曲发源于14世纪的苏州昆山,唱腔婉转细腻,被称为“水磨调”。历经600余年盛衰沉浮,流传至今。

材料一   清末民国以来,昆曲日渐衰微,几近消亡。1956417日,改编自清代传奇的的昆曲《十五贯》在北京首演,引发轰动,并受到毛泽东、周恩来赞赏,一时间“满城争说十五贯”,这一现象被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

第一,昆曲的改革可以推动全国其他剧种的改革。第二,《十五贯》是从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改编的,改得切合了历史主义的要求。第三,《十五贯》具有强烈的民族风格,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第四,《十五贯》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树立了良好榜样。第五,《十五贯》的思想性很强,反对主观主义,也反对官僚主义。

——周恩来1956517日在关于《十五贯》的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个剧种的兴亡衰替,决不应该决定于一出戏,然而“十五贯”的演出,竟然使这句话有了根据,这就看出我们的戏曲工作中确实存在着问题了。

——人民日报1956518日社论《从“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谈起》


(1)明末清初,昆曲盛极一时,有“家家收拾起,处处不提防”之称(“收拾起”“不提防”为《千忠戮·惨睹》和《长生殿·弹词》两折昆曲唱词的首句)。昆曲有此盛况的原因有(________)(在答题卷上涂选)
①商品经济繁荣   ②士人阶层活跃   ③思想专制加强   ④江南文化兴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根据材料一,符合对昆曲《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这一文化现象认识的是(________)(在答题卷上涂选)
①政策扶持   ②保留传统   ③与时俱进   ④民众参与   ⑤传承艰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材料二   1986年,上海昆剧团根据莎翁悲剧《麦克白》改编排演了昆曲《血手记》,这是昆曲首次排演莎士比亚的戏剧。19878月《血手记》赴英国演出,一时间盛赞如潮。


(3)结合材料二,昆曲《血手记》的排演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不定项选择)
A.丰富了昆曲的表现形式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迎合了西方的审美情趣   D.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4)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近年来,随着“戏曲进校园”等活动的推广,昆曲的受众群体日趋年轻化。从百年昆曲的兴衰沉浮来看,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
21-22高一下·上海浦东新·阶段练习
名校
9 . 中国古代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以下是小辛同学整理的中国古代先民的物质生产方式,请按照其最早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A.种植水稻              B.渔猎采集              C.铸造铁器              D.火药配方
E.制造纸张              F.冶炼青铜              G.引种甘薯              H.活字印刷
(2)列举青铜器和铁器在古代中国社会各一项主要用途。
(3)不同的生产方式可以作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载体。
选择CF,可以研究古代中国_________________;选择____________,可以研究古代中国粮食作物的多样性;选择____________,可以研究古代中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技术支撑。
2022-06-15更新 | 8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阶段反馈历史试题
10 . 从史料中探寻历史真相

材料一:匡济(即匡互生)从西院窗口将铁栅扭弯了两根(匡在年少时就练就了一手好内功……),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从缺口爬进去,摔开守卫的警察,将大门打开,群众便蜂拥而入。

——夏明钢《五四运动亲历记》

材料二:我身材较高,就踩在高师同学匡互生的肩上,爬上墙头,打破天窗,第一批跳入曹贼院内。我和同学把大门门锁砸碎,打开大门,于是,外面的同学一拥而入。

——陈尽民《回忆我在五四运动的战斗行列里》

材料三:当时与警察争执之际,竟将电灯打碎,电线走火,遂肇焚如。

——《字林西报》(1919年5月10日)

材料四:群众找不着曹汝霖更加气愤,有人在汽车房里找到一桶汽油,大家高喊“烧掉这个贼窝”。汽油泼在小火炉上,当时火就烧起来了。

——范云《五四那天》(发表于《北京日报》1957年5月4日)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关于火烧赵家楼,有不同的记载。从上述材料中找出不同点。
(2)出现这些不同记载和观点的原因是什么?
(3)要真正厘清这些细节的历史真相,我们该如何运用相关的史料?
2022-06-15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上海市华东政法大学附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