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59 道试题
1 . 【官员考核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战国时期出现考核官员的“上计”制度,主要考核仓库存粮、垦田数、户口、赋税数及社会治安等内容。秦代的政绩考核更加完善,对各级官员都要考核,制定了《课律》等法令,以考课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黜陟。汉代在继承秦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对官吏的考核,逐渐形成了两个方向的两个考绩系统制度。一是纵向的,即中央考核郡、国,郡、国考核县,县考核乡、里、亭,称为“上计”制度;二是横向的,即中央各部门的卿令,地方的郡、国、县的长官各课其掾吏属官,称为“考课”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升降赏罚的依据,考课由丞相和御史大夫两府主管。

——摘编自刘承《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及其借鉴意义》

材料二   较能体现宋朝官吏考课制度特点的,一为考课法,二为磨勘法。考课法,是指官员在任职期间的考评。每年一小考,三年一大考,神宗元丰年间,采取“四善三最”之法考核地方州守县令。“四善”是“德义有闻、清慎明著、公平所称、恪勤匪懈”。“三最”是“狱讼无怨、催科不扰为治事之最;农桑垦殖,水利兴修为劝课之最;屏除奸盗,人获安处,振恤困穷,不致流移为抚养之最”。磨勘法在考课法的基础上形成,所有文武官员,凡经过三年和五年规定的年限,都可以申请叙迁。故当官只要任内不发生过错,到年限便可升迁,这就使许多官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使考课实际上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摘编自赵玉霞《中国古代官吏考核制度述评》


(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至秦汉官员考核制度发展的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宋代的官员考核制度。
2023-08-04更新 | 186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古代雅典学者伊壁鸠鲁(约公元前342—前270年)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是由无数的原子所构成,原子解散时人的生命就会消失,根本不会有任何感觉,所以死亡毫不可畏,人也不用恐惧神的处罚。伊壁鸠鲁的这种观点(     
A.是对自然界的科学认知B.具有人文主义特点
C.过于强调人的主观感受D.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3 . 下表为唐代部分官员履行职责时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据此可以说明唐代(     

部门

职责

所需知识

兵部

掌天下武官选授及地图甲仗之政令

地理、数学、冶金

礼部

掌天下礼仪祭祀享贡举之政令

天文、数学、医学、农学、地理

工部

掌天下百工屯田山泽之政令

数学、农学、建筑、水利

A.自然科学的进步B.官员综合素质提升
C.官僚政治的发展D.儒家思想受到冲击
2023-08-0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图是出土于今甘肃地区的一方金印,该物品能够印证(     

A.世家大族对曹魏政权的影响较大B.曹魏沿用汉朝的边疆治理措施
C.该地区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加快D.曹魏对甘肃地区政治影响增强
2023-08-04更新 | 115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5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15年3月,法国政府宣布:“尽可能利用妇女劳动力代替可服兵役的男子劳动力。”法国军备部在公开声明中敦促妇女为了前线士兵的生命安全,到工厂去工作:英国政府号召妇女作为“暂时替代者”到工厂、社会去工作,其口号是:“代替前线的男子,奉献你的那份力量。”这一局面(     
A.助推了英法产业结构的调整B.促成了男女平等的最终实现
C.解决了各国劳动力短缺问题D.有助于提升妇女的社会地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亚历山大远征时带着许多学者,这些学者跟随他的军队来到东方各地,开始从事学术考察,他们沿途研究地形,搜集各种动植物标本,亚历山大还经常派人把这些标本送回雅典供亚里士多德研究,这一举措(     
A.提升了马其顿人的科学素养B.推动了世界各地的物种交流
C.有利于欧亚大陆的文化交流D.丰富了欧洲民众的饮食生活
2023-08-03更新 | 12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石市有色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据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的《姑苏志》记载,苏州府所属各州县的市镇十分稠密。吴县有六镇一市,长州县有三镇五市,昆山县有五镇四市,常熟县有五镇九市。吴江县有四镇三市,嘉定县有八镇九市。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时苏州地区(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B.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
C.区域间有不同的市场需求D.商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8 . 为了抢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受垄断资产阶级支配的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广袤的亚洲、非洲及星罗棋布的太平洋岛屿,则成为列强争夺的对象。这一现象(     
A.说明资本原始积累已经完成B.推动了全球化分工的发展
C.反映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普及D.加剧了世界的危机与冲突
9 . (楚武王)三十五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选自《史记·楚世家第十》司马迁)材料反映(     
A.分封制度受到挑战B.宗法制度受到挑战
C.礼乐制度得到维护D.分封制度得到维护
2023-07-27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古代军队建设

材料一   (西周)被封者率本族人到封地后,首先建立军事据点,由点向面扩展。这种据点称为“国”,“国”以外称为“野”。国、野的居民称为国人、野人。前者是以周部族为主体的统治部族成员,承担当兵作战的义务;野人是被征服地区的传统居民,是井田制下的劳动者。

(秦汉)在郡县在籍男子承担徭役的基础上,普遍征发丁役当兵。如汉代男子在23﹣56 岁之间,必须服兵役2年。汉武帝时还从熟悉胡、越情况的汉族、匈奴族平民中募兵,以应战争需要。

——摘编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材料二   官府经营贸易称回图贸易(简称回易)。在两宋时期,军队广泛从事回易活动。宋初,太祖特许将领在“所部州县,笼榷(指盐铁酒等商品专卖)之利悉与之,恣其回图贸易,免所过征税”。中央政府为军队回易广开绿灯最直接目的是补贴军费,但将领“名为赡军回易,而实役人以自利”。由于回易的普遍,大量士兵不参与训练,军中有“匠民、乐工、组绣、机巧,百端名目,多是主帅并以次官员占留手下,或五七百人,或千余人”,所制产品多为将领回易赢利。“诸军屠酷(指经商)城市,日夺官课,重载络绎,不税一钱”“且是挟朝廷之势,以争利于市井”。

——摘编自李洪《宋代军队回易述论》等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到秦汉兵源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变化的背景。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评述宋代军队回易盛行的现象。
2023-07-27更新 | 80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