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1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在十七、十八世纪,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传入中国的同时,中国的物质文化,艺术文化和精神文化也传到了欧洲形成了另一东学西渐的潮流。它构成了中国之道影响法国启蒙运动,或法国启蒙运动接受中国思想的壮阔的历史背景。这主要是因为:(     
A.跨国文化交流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B.人民主权学说与儒家民本思想趋于一致
C.启蒙思想家借助外来学说抨击宗教神学D.理学传入欧洲奠定了理性主义思想基础
2024-03-25更新 | 22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永川双石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024·河北·二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格劳秀斯认为,人们既然是为了保护自己而订立契约,组成国家,那就要给国家足够的主权。这种主权,“其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其主要观点是(     
A.主张社会契约论B.倡导人民主权说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D.启蒙运动的影响
2024-03-25更新 | 219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十一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中国古代的翻车与筒车。这些工具(     
A.缓解了洪涝灾害的危害B.推动了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C.得益于劳动者实践创造D.体现出我国灌溉技术领先于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茅亭客话》
A.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顺平县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5 . 香港的割让源于清朝的国力衰落,香港的回归则基于国家的发展,而今天香港在国际上享有的地位则与当前国家的崛起与民族的复兴密不可分。这反映了(     
A.维护国家主权与香港繁荣稳定自相矛盾
B.“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事关民族复兴
C.“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伟大构想
D.国家统一、国家治理和民族复兴不交叉
2024·浙江·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书》录有《太史公》一百三十篇(《史记》的初名),其中十篇有目录无书。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十篇未成有录而已,元、成之间(司马迁死后)褚先生更补其缺”,“其后刘向,向子歆(刘歆)及诸好事者若冯商,……相次撰续,迄于哀平间犹名《史记》”。南宋学者叶大庆在其学术笔记《考古质疑》中谓《司马相如传》乃班固所作,而《史记》则称太史公作。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指出刘歆窜改《史记》是为伪古文经制造依据。由此可知(       
A.文献并不能作为历史研究的第一手史料
B.辨伪考证是历史文献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C.考古新发现进步有助于破解历史研究的争议
D.历史研究利用历史文献只能采信其原始版本
2024-03-22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自汉武帝始,西汉向西北边区有数量可考的移民即达 82.5 万,到元始二年,这 80 多万人的后裔已达 120 万,加上零星小批移民和罪犯,内地移民及其后裔至少有 150 万。屯田区行政宽厚,吏政不苛刻,这里“吏民相亲”“少盗贼,有和气之应,贤于内郡”。这表明(     

A.汉对西域以军事管理为主B.社会各阶层间流动加强
C.移民实边促进了西北开发D.扩大了汉朝的统治疆域
8 . 西周春秋时期“士之子恒为士,农之子恒为农”,战国以后形成“士农工商”的四民社会,庶人可以通过工商致富,富贵不再合一。这种局面(     
A.导致士阶层丧失政治优势B.使得社会成员实现身份平等
C.有利于构建中央集权体制D.使工商业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2024-03-21更新 | 19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河间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1914年以后,火柴进口不断下降,1923年的进口量只有战前的8%左右,尤其是以往进口量最大的日本火柴,1923年的进口量还不到1919年的3%。由此推知,这一时期(       

A.中国火柴工业的发展速度持续加快B.五四运动推动了火柴进口量锐减
C.辛亥革命直接促成火柴工业的发展D.国产火柴品质高于外国进口火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以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遗址群为中心的红山文化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考古发现其中的 2 号建筑址总面积达十余万平方米,以山体岩石为基础,以土石混合料、石块砌筑而成,部分夯土厚度超过 5 米。这反映了红山先民(     

A.初步建立等级秩序B.尚未进入农耕文明
C.阶级分化日益明显D.组织动员能力强大
2024-03-21更新 | 211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颐和中学2024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