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先秦到秦汉之际的史籍形成了一种普遍的倾向,即将传说的古帝王及其他一些有来历或无来历的部族人物,都按血缘关系的远近编制谱系,特别是大量追本于黄帝,以构成自黄帝以来世代相传承的宗法系统。这表明了当时
A.儒家思想影响史书记载
B.统一的意识逐渐形成
C.宗法制维系统治集团稳定
D.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
2018-10-24更新 | 196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宁阳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下列制度中与“祀”联系最密切的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军功爵制
D.郡县制
4 .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一转变的本质特征是
A.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B.从强调礼制到重视法制
C.从无序管理到有序管理
D.从地方自治到中央集权
2018-09-05更新 | 354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周人很早就有建造宗庙的习惯,宗庙安置有代表祖先的木主,里面分建多少个“庙”则取决于宗主的等级地位。宗庙除了祭祀,还可以举行重大典礼、决定重大事情,具有礼堂的性质。与此相关的制度
A.有助于稳定西周社会结构
B.破坏了宗族内部的团结
C.形成了族权高于政权的局面
D.奠定了神权政治的基础
6 . 《周礼·考工记》记述了一套营建国都的规制:“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车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此规制中“左祖右社”的布局
A.体现了家国同构与家国一体B.确立了森严的宗法等级序列
C.消除了贵族世袭继承的矛盾D.标志着王权已初具神秘色彩
7 .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其中“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
B.政权和族权互为表里
C.中央对地方直接控制
D.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
2018-06-27更新 | 226次组卷 | 48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临沂市重点学校高一上期期中四校联考历史试卷
8 .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2018-06-01更新 | 9331次组卷 | 141卷引用: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商朝时期,因人居住于王都之内,但仍然是聚族而居,按血缘形成一定的族邑。因此,商都的居民点多散布于宫殿、宗庙区四周,呈大分散、小聚集的形态。这说明当时
A.城市布局体现皇权至上原则
B.宗法思想直接影响社会生活
C.都城的各功能区已严格区分
D.家族经济水平决定政治地位
10 . 浙江省浦江县的“郑氏义门”,自南宋开始同居共食,鼎盛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其孝义家风多次受到朝廷旌表,明太祖朱元璋亲赐“江南第一家”。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郡县制B.宗法制C.君主专制D.分封制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