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宗法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1 . 《诗经·大雅》祭祀乐歌有谓:“文王在上,於昭于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文王陟(升)降,在帝左右。……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显亦世。”诗文形象地反映了西周的政治风格。下列选项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神权与王权结合   ②“传贤”演化为“传子”
③以旧邦维护政治联系   ④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
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1-09更新 | 6278次组卷 | 3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线上期中考前模拟历史试题
2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专制王权强大
C.家族宗法观念浓厚D.个人观念淡漠
2019-09-29更新 | 3260次组卷 | 146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桓台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3 .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妻妾一般称谓
妻(正室)A.三哥(20岁,弱智)B.四哥(14岁)
妾一(侧室)C.大哥(25岁,聪慧)
妾二(侧室)D.二哥(22岁,残疾)

A.A
B.B
C.C
D.D
2019-08-27更新 | 284次组卷 | 68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某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质量调研(期中)历史试题
4 . 据《国语》记述,有虞氏和夏、商、周三族祭祀的时候,不仅上推到本族的先王、先公,还更进一步把本族来源与黄帝族系联系起来,都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区域间的文化交流频繁
B.孕育了民族文化的认同
C.政治制度具有连续性
D.体现了对祖先的崇拜
5 . 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大、小宗都有血缘关系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被一家一姓所掌控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2019-08-13更新 | 738次组卷 | 61卷引用:2014-2015学年山东乳山市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6 . “国家”一词,最早见于西周文献。在《今文尚书。周书》中,“国家”一共出现过2次,分别出自成王和周公之口其含义与《尚书》《周书》中多次出现的“我邦”“朕邦”“我小国”“我王国”“我家”“王家”等大致相同。这反映出西周时期
A.专制王权得到强化
B.中央集权已经形成
C.贵族等级秩序森严
D.家国同构局面确立
2019-07-10更新 | 854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请仔细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A.一子(2岁)B.二子(1岁)妾一妾二C.一子(20岁)D.一子(18岁)

A.A
B.B
C.C
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019-06-08更新 | 12583次组卷 | 130卷引用:山东省济南第十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形成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
2019-05-26更新 | 20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16-2017学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必须用适当的方法解决。”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
A.分封制
B.世袭制
C.礼乐制
D.宗法制
2019-05-24更新 | 25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5届山东枣庄市第十六中学高三上期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