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今(唐代)所货木棉,特其绷紧者尔。当以花多为胜,横数之得一百二十花,此最上品。海南蛮人织为布,上出细字,杂花卉,尤工巧,即古所谓白叠布。这一记载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A.棉布成为人们主要衣料
B.纺织工艺技术水平较高
C.棉纺织业代替了丝织业
D.纺织领域吸收外来技术
2018-08-01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现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是北宋最早发行纸币的直接史料
B.说明北宋时期已经废除郡县制度
C.有力佐证了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
D.体现了北宋活字印刷的高超水平
2018-08-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宋朝海外贸易的推动下,南海、印度洋沿岸地区、东北亚之间有了稳定而密切的贸易联系。这一区域的贸易形成了以中国出口品为主的手工业商品与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生产的香药珍宝为主的资源性相互交换的互补性贸易的市场关系。阿拉伯商人和中国商人成为这一区域并驾齐驱的最重要的贸易力量,东南亚、日本、高丽等地的商人也积极参与贸易,共同维持这一区域的贸易运行。可以说,这一区域贸易已经具备了独立运行的稳定的基本要素,已经形成为一个明确的贸易体系。在这个贸易体系中,南海地区是最重要的中心,其中的中国是推动贸易发展最主要的力量,东南亚是联系这一区域贸易的最重要枢纽,因此我们可以称这一贸易体系为南海贸易体系。

—《唐宋时期的对外贸易》

材料二:夫兵战之日短,商战之日长。兵战之亡速而有形,譬如风吹灯灭。商战之亡缓而无形,譬如油尽灯灭。有形者易备,无形者难防。而人反畏兵战而不畏商战。吾知二十世纪因商战之败而亡国者,必较兵战为尤胜。……故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倍克,敝国无形。我之商务一日不兴,则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纵令猛将如云,舟师林立,则彼族谈笑而来,鼓舞而去,称心厌欲,孰得而谁何哉?吾故得一言断之曰:习兵战不如习商战。

—摘引自郑观应《盛世危言》

材料三:1913——1919中国进出口状况统计表

年份进出口总额(海关千两)总指数出口指数进口指数
1913973469100100100
191492546895.188.399.8
191587333785.71103.979.7
1916998204102.5119.590.6
19171012451104.0114.896.4
19181040776106.9120.597.3
19191277807131.3156.4113.5

—海关总署办公厅《中国旧海关史料(1859—1948》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南海贸易体系的”特点。

(2)材料二的主张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提出的?

(3)材料三的外贸数据说明了什么?这种局面的发展对当时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游日记》中记载“汾平两郡(汾州府和平阳府),多以贸易为生。利之十倍者,无如放官债,富人携资入都,开设账局。”咸丰三年(1853年)王侍郎奏:“闻账局自来借贷,多以一年为期。五六月间,各路货物到京,借者尤多。每逢到期,将本利全数措齐,送到局中,谓之本利见面。账局看后将利收起,令借者更换一券,仍将本银持归,每年如此。”

——摘编自黄鉴晖《山西票号史》

材料二   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于1606年经市议会批准,1609年正式开始营业。这家银行接受存款、转账、开发汇票的业务,它还有权兑换货币、买进金银和外国铸币、铸造法定货币等。当时规定所有价值在600弗罗林以上的票据只有通过银行才能办理,所以几乎每个商人都在银行开立账户。但是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不向客户提供任何个人贷款,也不允许私人账户透支。存入该汇兑银行的存款由阿姆斯特丹公司担保,一直到1683年,该银行都为票据交换提供免费服务。尽管类似的银行迅速在汉堡、米德尔堡、纽伦堡等城市建立(据估计,到1697年欧洲已有25家公共银行),但是没有一家银行具有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这样的信用和实力。1721年,该行共有2918个账户,价值共达28886000弗罗林。阿姆斯特丹的汇票是万能的通行券,几乎在世界各地都能承兑。

——摘编自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设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1879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银行”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日昇昌”、钱庄“福康”等)而没有“银行”字样的历史。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到1936年,中国金融机构相对完善,出现了除银行外,还有信托公司、储蓄会、保险公司、钱庄银号、典当等多种类型的金融机构,且资产总额创历史新高,达到了82.06亿元。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账局和阿姆斯特丹汇兑银行的不同之处。
(2)据材料三概括近代中国以银行业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发展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中国近代金融业发展的有利因素有哪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约合23亿元成交;2010年11月11日,在伦敦Bainbridges33拍卖行,清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最后以5541亿元拍出,是当时全球最值钱的十大文物中价值最高的:2014年,香港苏富比春拍,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亿港元的天价,刷新了香港瓷器拍卖史上的最贵纪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瓷器的经济、使用价值远大于文化价值
B.粉彩瓷器开始于康熙,顶峰于乾隆时期
C.艺术品的天价是人类创造力和审美的物化
D.拍卖成交的天价瓷器均来自于官窑的精品
6 . 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几三十载”。下列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A.明朝民间的海外贸易走私情况较为严重
B.明朝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朝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朝政府倭寇猖獗,故限制与日本的贸易
7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始农业的耕作方式是:
A.刀耕火种
B.石器锄耕
C.个体农耕
D.铁犁牛耕
2016-12-12更新 | 195次组卷 | 2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宁夏平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8 . 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
A.铁制工具
B.曲辕犁
C.风力水车
D.石刀石斧
9 . 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2019-08-14更新 | 313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宁夏银川普通高中高三4月质检文综历史试卷
10 . 汉武帝时期,政府打击私商,培养官商;王安石通过官营商业增加政府收入,南宋以后对私人商业很少压制,并且商业税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反映出
A.统治者认识到商业的重要价值
B.“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有效落实
C.官营商业成为商业发展的主流
D.商业的繁荣主要由统治者推动
2019-10-12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第一中学 2018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历史月考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