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的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革命中跨越】
甲: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技术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大发展,……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摘自沃尔特·拉菲伯《美国世纪》)

(1)材料甲中美国的“革命性进展”得益于哪一次技术革命?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这次技术革命的经济影响,并写出美国进行这次技术革命的政治条件。
【改革中前进】
乙: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力……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摘自1921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议(节录))丙:1933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所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的基本原则,实现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摘自《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2)写出材料乙反映的核心史实,并概括苏俄采取此措施的作用。根据材料丙列举新政在金融领域采取的举措。
【合作中共赢】
丁:在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意、日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部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美国海报上的文字写着“团结,我们就能获胜”。(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
(3)写出材料丁中“日本偷袭珍珠港”对二战进程的影响。根据此材料,概括盟国最终获胜的关键。
2022-07-0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_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相对封闭的区域性为主的发展状况被打破,首先是以西欧为主导的全球性殖民扩张建立起地理上的全球联系.随之,海路大通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陆路交往,世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进程.全球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商业贸易、人口迁移、宗教文化等出现了空前"哥伦布大交换".

——摘编自白小红《从生态环境视角看新航路开辟后世界的变化》

材料二   据统计,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1640年,西班牙从美洲掠夺走的黄金约875吨,白银45000.16世纪末叶,世界贵金属的开采量83%归西班牙所有.西班牙人采用极其野蛮残忍的手段对付印第安人任何反抗,据西班牙人自己估计,16世纪前半期,他们在美洲杀死的印第安人约有1500万人.为了弥补劳动力的不足,从1501年开始,从非洲往美洲贩卖黑奴.贩卖黑奴的利润一般都在十倍至几十倍.贩卖黑奴的罪恶贸易最早从西班牙、葡萄牙开始,后来英、法、荷兰也都先后参加了这一血腥事业.这样,从16世纪开始,非洲的黑人源源不断地运到了美洲.

——摘编自刘景珍、傅利华《新航路开辟殖民掠夺与近代欧洲初期社会经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历史发生变化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产生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385年,阿维斯骑士团首领诺奥由三级会议推举为国王,称诺奥一世,他创立了葡萄牙阿维斯王朝,葡萄牙国家由此形成。此后,葡萄牙在获取海外资源、黄金和香料以及寻找“教士约翰的基督教王国”的物质和宗教双重驱动下走上海外扩张之路。1415年,葡萄牙国王诺奥一世命亨利王子攻占北非摩洛哥北部商业和军事要地休达城,自此揭开其持续海上扩张的序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葡萄牙开辟了好望角航线,闯入了印度洋。

材料二16世纪初,葡萄牙人通过武力征服破坏了印度洋原有的贸易秩序。在葡萄牙人到达印度洋之前,阿拉伯、印度和中国的商人和商人团体已经在此建立了较为成熟的贸易体系。印度洋贸易的参与者通过和平的商业竞争控制贸易;印度洋贸易城市的生存依赖自由贸易;贸易商船不装载大炮,自由地航行和停靠。但是在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后,国王曼努埃尔宣布了对海洋的占有,并以此为根据垄断印度洋的航行和贸易,使要塞成了储存货物的货栈。除非经国王批准,否则商人是不准参与竞争的。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婧《葡萄牙帝国对印度洋贸易体系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葡萄牙人“闯入印度洋”的历史因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6世纪初期印度洋贸易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万两千年之前,人类在广袤的地球上的网络联系非常松散。农业发明之后,形成一些比较紧密的区域性网络。大约6000年前,演变出以城市为中心的都市网络。距今2000年的时候,出现了最大的一个网络——旧大陆网络(包括欧亚大陆和北非),这里是文明最发达的中心地区。500多年前,海路大通,大大小小的各种网络结成一体,形成整体性的世界网络。世界各个角落的人们,命运开始被编织在一起。最近160年,世界性网络的联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交往迅速电子化。

——摘编自麦克尼尔《人类之网》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2023-01-04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九校2023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西方女权运动】

材料一  1792年英国妇女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出版了第一本女权主义理论著作《维护妇女权利》。1848年,美国妇女运动领袖伊丽莎白·凯蒂·斯坦顿起草了《观点宣言》。19世纪末女权主义理论家夏洛蒂·珀金斯·吉尔曼运用社会主义理论分析美国妇女的从属地位与经济上依赖男性的内在联系,描绘了使妇女获得经济独立的蓝图。

——摘编自王政《美国妇女运动起因初探》

材料二  18487月的《妇女伤感宣言》的发表,标志着西方第一次女权运动开始。从1890年起,美国女权主义者将矛头指向那些将妇女排斥在受教育权、就业权、参政权以及其他权利之外的国家法律。19678月,“新左派”女性成员在芝加哥举行大会,发表了“告左派妇女书”,号召姐妹们团结起来,开展一场新的“妇女解放运动”。这就是美国的第二次妇女运动。这场运动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斗争涵盖政治、经济、教育、文化诸多领域,涉及社会、家庭和学校等诸多方面。

——摘编自韦冬雪《西方妇女运动特点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女权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材料中两次女权运动的异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518世纪,欧洲的殖民扩张是“以最残酷的暴力方式进行赤裸裸的劫掠”,西班牙在美洲开采矿山,葡萄牙人在亚洲进行欺诈性的贸易,英国人则从事贩卖黑奴的勾当。这一时期,北美沦为英、法的殖民地,拉美则被西班牙和葡萄牙所征服,而亚洲则仅有若干沿海据点被占领,广大内地暂时还没有遭到殖民侵略。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上卷》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英国极力倡导自由贸易,打开了一个又一个封闭国家的大门。英国物美价廉的棉纺织品畅销世界,北美和印度的棉花则大量出口到英国。此时,原本大体独立的亚洲成为欧洲列强侵略的主要对象,印度完全为英国所征服,东南亚大半沦为殖民地,中国则成为半殖民地。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近代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5~18世纪欧洲殖民扩张的特点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欧洲对外殖民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2-07-06更新 | 559次组卷 | 12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四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08年,福特汽车公司生产出世界上第一辆让普通百姓用得起的汽车-T型车,世界汽车工业的革命时代开始了。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又开发出世界上第一条   流水线。这一创举,使T型车生产了l500万辆,创造了一个至今仍未被打破的世界纪录。新的生产方式往往引发文化观念的变革:汽车可以成为大众产品。它不但改变了汽车的生产方式,而且对现代社会和文化起了巨大的影响,因而被称之为“福特主义”。

——摘编自刘忠臣《老福特的T型车与老板文化》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予以评述。(要求:信息提取准确,评述客观,史论结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世界近代史,世界市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正是国际贸易从西欧,从环地中海区域逐渐扩展到非洲、亚洲、南北美洲及大洋洲的历史。15世纪末16世纪初,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国际贸易向世界规模发展的序幕。地理大发现使国际贸易发生革命性突破——欧洲商业革命。国际市场的规模日益扩大为世界市场。18世纪60年代,一场产业革命从英国迅速扩散到欧陆和北美,机器大工业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场联合成为一个世界市场。欧洲的资产阶级,尤其英国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到处扩张、到处创业、到处建立联系,进一步开拓了世界市场。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所以,世界市场是国际市场的总和,是国际贸易发展到全球规模的结果。国际贸易的存在与发展是世界市场形成的基础和历史前提。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摘编自孙明《概述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经济意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不能重复材料。)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初期,由于市场需求量小,物价比较低廉。后来,进入对夏战争之后,生产能力降低且消费人群增长,消费品数量处于求过于供的局面。王安石变法期间农民急于销售农产品,市场上消费品充盈,再加上大量货币流向官府,市场流通量少,物价也发生了变化。从北宋末期至南宋年间,由于战争破坏、自然灾害,特别是盲目大量铸造钱币以致引起了通货膨胀。宋代市民要缴纳的税目繁多,每个层次的市民都要缴纳相应的税收,但赋税的征收通常保持在市民能够承担的范围之内,所以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税收负担尚能支撑。两宋时期,对城市中经济困窘、生活困难的弱势群体阶层,官府采取了很多的救济措施,开办了一些慈善机构,尽最大可能地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也稳定了物价。

——摘编自任野《宋代的物价变动与市民生活》

材料二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严重的通货膨胀,据统计,到1600年,全西欧总价格水平比1500年高出200%~300%,其中西班牙上涨幅度最高,平均达到4倍。法国、英国、德国、荷兰则平均上涨两倍到两倍半。从15世纪中期起,一方面发现大量含银的富铜矿,并且发展起通过铅从富铜矿中分离出银的技术;另一方面发明了有效的排水机器和鼓风炉,中欧实现了采矿业的突破。16世纪开始对美洲的开发使西班牙能够大量得到美洲的贵金属,而且从美洲流入欧洲各国内的贵金属被广泛用于储存和私人奢侈用途,导致贵金属实际上的短缺。而在农业方面,16世纪,欧洲许多地方农业收成欠佳,纷纷改耕为牧,以致许多地区的粮食不得不依靠进口为主。从里格利带领的剑桥人口小组调查可知,欧洲人口自然增长在整个16世纪一直处于上升状态,终于触发了严重的粮食短缺危机。随着城市、贸易的发展,贵金属在欧洲的存量并没有以前预测的那样充斥整个欧洲市场,而是源源不断流向东方,并且深刻影响了中国明朝的银本位制度的变革。

——摘编自朱明《16世纪西欧“价格革命”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物价变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6世纪欧洲发生“价格革命”的原因及其影响。
10 . 纺织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生命力的科学,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在国际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23年,英国允许设立专利权以保护发明者的权利,激励了众多新发明的产生。18-19世纪的英国,棉纺织业是新兴的行业,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相对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特别是海外销量大,手工工场的供应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技术革新和扩大生产规模。在现实存在的需求刺激和各方面条件配合之下,生产一线的工匠们进行了一系列闻名于世的技术发明。这些发明具有极强的实用性,且彼此高度关联,转化为生产力后带来十分可观的利润,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有钱人投资于各种发明创造。最终形成各个行业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摘编自苏保祥《科技金融实践与创新》等

材料二   一五计划期间,纺织工业部通过集中物力和人力,在五年内共建成大中型棉纺织厂60多个,并初步形成了北京等五个棉纺织工业新基地;同时,新建和扩建了一批毛、麻、丝纺织厂和印染厂。这些建设得到了苏联的大力支持与援助,苏联不仅派出了工程技术人员,还提供了大量技术图纸;另一方面,大量留学生前往苏联学习归国后成为各级技术骨干力量。1951年新中国第一所纺织高等学府——华东纺织工学院创办,接着又陆续组建了一批纺织高校。纺织工业部注意总结和推广先进技术,推动全行业先进技术的广泛应用,提高了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个时期,纺织工业生产和建设工作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经验对后来纺织工业的发展部有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中国纺织工业年鉴》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纺织业技术革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英国工业革命相比,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纺织工业技术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
(3)谈谈我国纺织工业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1-07-2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