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廷于18988月发布上谕,宣布“广开商埠”,“欧洲通例,凡通商口岸,各国均不得侵占,现当海禁洞开,强邻环伺,欲图商务流通,隐杜觊觎,唯有广开口岸一法。”并解释“自开商埠,与约开通商口岸不同,其自主之权仍存未分”……190512月清廷与日本订立日俄战后《东三省事宜条约》,“日俄两国军队退后,从速将十六处地方自行开埠通商”。



——摘编自《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中国近代经济思想资料选辑》等

材料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一个重要的经验就是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协同发力,使中国更深度融入世界经济。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网站统计数据等


(1)根据材料一,指出清政府“自开商埠”的空间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自开商埠”的原因。
(2)指出材料二图表的核心观点,结合1992以来改革开放的史实概述中国经济对世界贡献水平增长的原因。
2022-05-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及选考科目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大转变的过程,……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原发型,指的是西欧和北美,主要是内部因素,积累,自发转变;一种是传导型,大多数国家都是,主要不是内部因素,是外部刺激,是回应和学习。

——杨宁一《现代化理论》

材料二   估量整个民族工业,则其先决问题又当别论。于此吾人应特加注意者,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县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例如上海之我国纺织业与缫丝业,虽曾盛极一时,而其前途仍至渺茫。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莫定民族工业之基础。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条件)日民族独立,曰政治清明,曰农村繁荣。

——陈翰笙《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提》


(1)结合史实分析“现代化”过程中,中国近代经济结构有哪些“转变”?并以史实说明这种“转变”产生的政治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昙花一现”的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甲午战后,随着铁路的兴建,促进了贸易地区的扩大。进口的工业消费品应有尽有,出口的农矿副产品包罗一切,甚至清政府禁止出口的粮食及豆类也被大批掠夺出口。……进口方面,消费资料占70%至80%以上,出口方面,农矿原料及手工业品占80%。据1910年统计,进口商品中,消费资料占82.4%,其中直接消费品又占65.4%,而生产资料只占17.6%,机制品仅为6.8%。在6.8%的机器制品中,大部分还是外资工厂的产品。

——摘编自廖良辉《晚清对外贸易研究》

材料二   1956年,生产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4.86亿美元上升到14.32亿美元,占比相应从83.4%提高到91.6%,其中机械设备进口,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22.5%上升到53.6%,生产原料进口占比由1950年的60.9%下降到38.0%。生活资料进口由1950年的0.97亿美元增加到1.31亿美元,但在进口总额中的比重由16.6%下降到8.4%。

——摘编自李钢主编《中国对外贸易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的变化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895年8月,给事中褚成博上奏朝廷∶"请招商承买各省船械机器等局"。对此,户部奉旨议奏,认为"中国制造机器等局不下八九处……糜帑已多,未见明效,如能仿照西例改归商办,弊少利多"。清廷随即接受这一建议,开始推行改制、劝商、保商政策,除了动员商人集资创办新厂之外,对于旧有洋务派官僚所创办的官办和官督商办企业立意改归商办。到1903年,清廷议设商部。1904 年又奏定《公司律》和《公司注册试办章程》,前者规定了公司的组织形式、创办呈报程序、经营管理方式、股东权利、董事会的组成和权限等;后者规定∶"无论现已设立与嗣后设立之公司及局、厂、行、号、店、铺等,均可向商部注册,以享一体保护之利益"。洋务派创办的企业在改归商人承租经营或完全商办后,企业经营状况逐步改善。如张之洞在甲午战争前后创办的湖北纺纱、织布、缫丝、制麻四局,初创时均为官办或官商合办,到1902年即因经费不足、严重亏损等原因,不得不租给广东商人韦紫封、邓纪常组织的应昌公司承办,企业性质转变为商办商营,并逐渐扭亏为盈,到1907年获纯利近 15万两。

——摘编自虞和平 吴鹏程《清末民初轮船招商局改归商办与官商博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官企"改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末的"官企"改制。
5 . 商业组织与经济发展。

材料   中国商业组织在近代最显著的变化是商会的产生。中国传统的商业组织,不论是按照行业形成的行会,还是按照地域形成的“帮”,主要关心的是地域的利益,而较少考虑社会整体的利益,面对西方经济势力的挑战,这类工商组织显然不能应对。据初步统计,到1904年中国商会诞生之前,外商已在中国的广州、上海、香港、天津设立了6个商会。1904年商部开始劝办商会,颁布《商会简明章程》26条,规定凡属商务繁富之区,不论省垣或城埠,宜设商务总会;商务稍次之地则设分会。商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实质上也是商人对商会宗旨认同的过程。20世纪初,社会上逐渐形成了“实业盛则国势盛,实业定则国势定,实业有进步,则国势有进步,实业甲全球则国势甲全球”的舆论。到1912年,中国已成立大小商会近千家,商会会员总数共196636人。民国初年,工商部颁布《商会法》,明确商会的职务为“研究促进工商业之方法”,“调查工商业之状况及统计”,并调处争议等;关于工商业法规及有利害关系的事宜,商会“得陈述其意见于行政官署”。1914315日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商联会代表大会,正式宣告全国商联成立。到1919年时,全国商会会员总数已达25万户左右,其中从事商业的店数起码在20万户以上。

——摘编自郑学檬《简明中国经济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商会组织诞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民国初期商会的变化及其影响。
2022-05-0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但至甲午中日战争前,历时30余年,民办企业数仅119家,投资总额仅680万元。《马关条约》签订后的四年时间里(1895——1898年),民办企业数达到274家,投资总额达到1432万元……晚清状元张謇更是“捐弃所恃、投身实业”。

材料二:戊戌变法期间,光绪皇帝共计发布各种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对此,时任海关总税务司的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几年吃的东西不顾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美]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材料三: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之戚。

——陈夔龙《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2022-05-02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前半期的20多年间,中国民族资本工业约有160多家,投资额约460.5万元,主要是缫丝、棉纺、火柴等轻工业。又创办采矿业20家,投资额约261万元,以上两项合计,不过721.5万元,民族工业又多半集中在沿海的通商口岸,特别是集中在上海、天津等少数大城市。这种情况,就使民族工业脱离了自己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加深了对帝国主义的依赖。民族工业也不能和封建势力割断联系。

——摘编自《中国近代手工业史》

材料三   “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的统治受到威胁,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力量削弱,蒋介石以为除去了心腹之患。193512月,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提出要把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结合起来,尤其把重工业的建设放在首位。由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加上调整进出口关税,币制的统一,工业,农业,交通等其它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得到了某些发展。抗战爆发打断了这一运动,但它仍为后来国民政府在抗战期间运用行政力量干预经济生活以适应战时需要,提供了某些范本。

——摘编自《中国军事经济全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哪个阶段。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背景和作用。
2022-05-0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土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山东境内近代工业遗产众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刘静、徐苏斌《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及工业遗产的基本特征分析》


指出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2-04-2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至两宋时,国家建立了渐趋完善的商税制度,从而以法律的形式承认了民营商业的存在及其合法性,而商税也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国家维持庞大的官僚机构正常运行和两宋王朝赡军养兵的巨额费用。“以朝廷雄富,犹言摘山煮海,一年商利不入,则或阙军须”。“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方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云:苏常熟,天下足。”同时商业镇市的崛起和繁荣所带来的商税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宋代设镇的标准是“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官府积极促进镇市的设置。“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

——摘编自冯芸、吴臣辉《宋代商税制度的确立与国家商业政策的调整》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新的商业经营形式被引入中国。1864年,英国在香港开办汇丰银行,1865年在上海设立分行,随后又在中国许多城市设立分支行。19世纪70年代,随着官督商办与官商合办的民用股份制企业出现,股票也开始走向市场,其中较著名的有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矿务局的股票。为了适应股票交易的需要,上海出现了最早专营股票的证券机构——上海平准股票公司。洋行总买办徐润于1875年仿照外国保险公司的做法,开办了中国自己的第一家保险公司——仁和水险公司,集股50万两。1897年,盛宣怀奉旨在上海创办的中国通商银行,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先后在北京、天津、重庆等地设立分行。1900年,香港成立了第一家大型百货公司,之后在广州、上海等地也出现了大型百货公司。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期政府商业政策调整的内容与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出现的背景以及内容。
(3)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新的商业经营形式的历史作用。
2022-04-27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金融是货币流通的调节和信用活动的总称。中国古代金融时期上起先秦,下迄鸦片战争,数千年的社会变迁孕育了多姿多彩的古代金融业,创造了举世瞩目辉煌的贷币文化,而金融机构则未能发达。直到清代还仅有典当、票号、钱庄等落后的机构充当金融角色。

——摘编自王超《从封建金融机构到中国近代银行》

材料二   虽然国内有识之士自开埠以来一直有设银行、兴实业的主张,但由于中国的工业化走的是一条特殊的道路,这种主张长期没有得到实现。直到外国银行进入中国的半个世纪之后,中国人才创办了自己的银行,这家银行即中国通商银行(1897年)。中国现代金融业肇始于银行业,而中国银行业不是从传统金融机构钱庄、票号演变过来的,而首先是一种舶来品,之后又仿照西方资本主义银行的模式建立起来。自此后的中国金融业开始了外来金融向本土金融转型。

——摘编自丁骋骋《百年中国金融:转型与发展——近代以来我国金融业三次转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金融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新式银行兴办的背景及意义。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