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黄宗羲提出“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顾炎武倡导“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由此可知,黄宗羲和顾炎武思想主张的共同之处是(   
A.主张分化事权反对君主专制B.仿行西方民主制度
C.小国寡民以维护天子威严D.民主选举以实现地方自治
2 . 有些理学家认为只有深刻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达到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这种“认识论”称之为(     
A.格物致知B.致良知C.知行合一D.自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成语“守株待兔”,讽刺了那些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的人。战国时期用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他人的思想家属于(     
A.墨家B.儒家C.法家D.道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a处:秦朝“焚书坑儒”的影响B.b处:西汉“尊崇儒学”的影响
C.c处:佛教、道教冲击儒学D.d处:明、清时期思想批判的推动
5 . 历史学家认为,特定历史时期会有特殊的时代内涵,时代内涵又可用关键词总结。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它的时代关键词是(       
A.秩序与法治B.守护传统与华夏认同C.纷争与变法D.民族交融与皇权至上
2023-02-25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鞍山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顾炎武著作颇丰,多为研究“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而作。据此可知,顾炎武(       
A.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B.具有经世致用的精神
C.主张重建儒家信仰体系D.改变了学术发展的方向
2023-02-2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是指(       
A.诸子百家争鸣B.分封制崩溃C.商人地位降低D.“学在官府”
2023-02-25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观点中,属于孔子学说的有(     
①兼爱、非攻、尚贤   ②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③隆礼重法                 ④不学礼,无以立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23-02-2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主城区七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秦朝灭亡后,儒学的复兴虽有其思想与社会的内在之势,但史学家吕思勉认为,“其得政治上的助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政治上的助力”应是指(     
A.汉承秦制B.无为而治C.设立中朝D.尊崇儒术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李贽认为,“夫道者,路也,不止一途”,提倡每个人“就其力之所能为,与心之所欲为……则千万其人者,各得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李贽的这一观点(       
A.彰显了发展个性的愿望B.摆脱了传统思想的束缚
C.强调万物存在对立统一D.阐明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