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图为东汉山东嘉祥武梁祠前石室画像《邢渠哺父》,描写了邢渠跪身执双箸哺父场面。读图可推知当时
A.儒家伦理对社会生活的影响B.豪强地主庄园基本生活情况
C.儒学出现世俗化思辨化趋势D.国家统一引发社会习俗改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从汉初崇尚黄老之学,到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儒学独尊地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春秋以来思想自由局面的结束B.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利益的冲突
C.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创新D.恢复国力到加强集权的政治转变
2021-10-23更新 | 305次组卷 | 44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后期,诸子已开始尝试以自己的学说统一思想……《吕氏春秋·不二》篇宣称:“听众人议以治国,国危无日矣。”“故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思想大一统被提到了十分醒目的位置。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李斯上奏)“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焚书之命,行偶语之刑”。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三 董仲舒向汉武帝建议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1)三则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思想界怎样的发展趋势?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自战国到西汉先后做了哪些努力?
(3)如何评价秦汉时期推行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1-10-19更新 | 820次组卷 | 4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实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长沙马王堆汉墓(约为文帝时期)出土的帛书中有一篇年表,采用“秦一张楚”的纪年顺序,而司马迁的《史记》中也采用“秦楚之际”的纪年表述,但只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而把陈胜列入世家。东汉班固的《汉书》则将陈胜和项羽都统一编入列传之中。对此变迁的合理解释是
A.史家对秦末史实的考证不断接近真实
B.司马迁对农民起义军有着同情和认可
C.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D.传统史学体例和编年方式逐渐规范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学家顾颉刚在评价汉武帝的某一措施时认为:它和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实质相同,但手段却高明得多。这一措施是
A.推恩令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设立中朝D.盐铁官营
6 . 西汉初年,行黄老之道,无为而治,汉武帝时则实行“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这变化实质上反映了
A.执政治国理念不同B.采用的政治学说不同
C.国家发展需要不同D.要达到的根本目不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清代前期四川绵竹年画《孝行图》画中,汉太后曾病三年,文帝侍奉不怠,衣不解带,汤药必先亲尝后奉母。这反映出
A.教化是清代绘画的主要功能B.汉代儒学备受清廷推崇
C.纲常伦理促进了医学的发展D.传统主流思想影响深远
8 . 汉景帝时,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面临着分裂危险,时任五经博士的董仲舒从他讲授的《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提出了“大一统”论。其主要旨在
A.维护社会稳定B.发展儒家思想C.结束封国制度D.加强中央集权
9 . 建元五年(公元前136年),董仲舒提出“罢础百家,独尊儒术,兴太学”,第二年,武帝接受丞相田纷的奏请罢酷刑、名百家之言于官学之外,只剩下“五经博士”。这表明当时
A.皇帝好恶决定儒学的兴亡B.儒学主流地位的强化
C.董仲舒儒学成就不可超越D.儒学受到高度的重视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宗族制度,到东周时期发生了比较剧烈的破坏。东周大小宗族间展开了长期的兼并战争,许多国家和采邑灭亡了,原来的经济基础变化了。在战争中某些统治者继承西周敬天保民思想,对祀与戎有了新的认识。东周在西周的文化基础上表现出伟大的创造性,产生了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郑国子产创法家,齐国孙武创兵家,鲁国孔丘创儒家,宋大夫墨翟创墨家,诸子百家的多家学派在东周后半期都创始了。

——摘编自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二   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

——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历史背景,并简述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
2019-10-16更新 | 6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