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理学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北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先生语五》记载:“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其求理的方法是
A.致良知B.内心反省C.心即理D.格物致知
2 . 张载强调:“君子以振民育德”,“君子以居贤德善俗”,“今欲功及天下,故必多栽培学者”。这说明他认为在社会建设中
A.必须由道德素质良好的人来领导B.从社会风气的根本入手调节才能有效
C.教育是决定社会治理水平的要素D.知识分子群体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二程遗书》中记载:“万物能有是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这体现了
A.理是万物的本原B.知行合一的主张
C.工商皆本的观念D.经世致用的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鹅湖之会后,朱熹赋诗一首,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撤B.大同小异C.水火不容D.大异小同
2020-01-29更新 | 106次组卷 | 22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王守仁说:“良知只是一个天理……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怜悯之心)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兄便是悌。”由此可见,王守仁认为
A.致良知是个体自觉自愿的行动
B.格物致知才能真正体悟天理
C.致良知须经历循序渐进的过程
D.发明本心要抛弃“三纲五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四书集注》构建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它为中华文明的自我理解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促成这一可能性的主要原因是
A.朱熹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理学走向成熟
B.《四书集注》宣扬继承了儒家“仁、礼”的核心思想
C.朱熹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儒家伦理道德
D.《四书集注》完成了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
7 . 宋明理学家倡导的“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或“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由齐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论,均以(     
A.研究以天人关系为核心内容B.认识自然发展规律为导向
C.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D.关心社会进步为前提
2018-10-01更新 | 455次组卷 | 105卷引用:辽宁省大石桥市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某学者认为:“若其心正、正事善,虽不曾识字亦自有读书之功。其心不正、其事不善,虽多读书有何所用?用之不善,反增罪恶耳”。根据材料,此学者认同的是
A.墨家学派B.程朱理学C.陆王心学D.经世致用思想
2018-04-17更新 | 9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营口开发区第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儒学既是伦理学,又是政治学,更是教育学。两千多年来,儒家的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充实,下面各项属于明朝以来形成的突出教育思想是(   
A.有教无类B.因材施教C.格物致知D.知行合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认为儒家有天然干预政治的权利,儒生读书为官的目的是 “致其君为尧舜之君”。为此,朱熹认为儒学应该致力于(  )
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
C.“正君心”D.“致良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